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在世界上所頒獎領域内最重要的獎項,是各個國家在一領域重要的實力體現。
今天我們先來看各個國家獲諾貝爾獎者的數據:
第一名:美國377人;第二名:英國130人;第三名:德國108人;第四名:法國69人,第五名:瑞典31個;第六名:日本28人。
以上是獲獎數量超過10人的所有國家,從中可以發現,前十名中,除了日本,都是歐美國家。今年的諾貝爾獎也剛剛公布,除了和平獎由菲律賓和俄羅斯人,文學獎由坦桑尼亞人獲得外,其他的物理、生物、醫學、化學都由美國、德國和意大利人獲取。
或許有同學要問了:我們中國排在多少位?
我隻能委婉地回答你,除2012年的莫言和2015年屠呦呦外,如今有好幾年沒人獲此獎項了!
為什麼亞洲鄰國日本有這麼多人獲諾貝爾獎呢?今年的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又分别被日本、德國、意大利獲得。
早在2001年,日本曾提出了一個諾貝爾獎計劃,表示日本要在未來50年内拿到30個諾貝爾獎。當時不管日是日本人,還是我們都認為這是一個笑話,覺得日本是在“吹牛”,沒想到近19年,日本一年一個,連續獲得了20個諾貝爾獎,當年的狂言正在變成現實!
通過數據統計,自1901年到2021年這120多年間,日本是歐美之外獲獎最多的國家,共計28人,其中物理學獎12人,化學獎8人,生理學和醫學獎5人,文學獎2人,和平獎1人。其中有3人在獲獎時已經轉籍,即南部洋一郎、中村修二、真鍋淑郎取得美國籍。
如果從2000年算起,日本人在諾貝爾獎的獲取上更是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在21年間已經有20位日本人獲獎,幾乎是年均一個。
從2000年到2021年,日本進入了諾貝爾獎的獲獎高峰期,所獲獎項都集中在化學、物理、生理學和醫學這幾個高新技術領域,相對于文學和和平獎更具有含金量。這樣的結果,讓我們看到了日本人在科研技術領域深厚的實力,也讓我們看到了日本人實施計劃的決心和底氣。
也許有人會說,獲諾貝爾獎不能代表什麼,甚至認為諾貝爾獎評選不公平。但作為一項衡量基礎學科實力的重要獎項,還是具備較高的量度水準的!
我們知道,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都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可日本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具備了這樣的實力,能夠在這些領域邁入世界前沿,獲得這麼多的成果呢?而且還能夠在20多年前就制定這樣宏大的奪諾獎目标。
其實,早在半個世紀之前,日本還處于工業初期之時,日本就開始加大對教育的投入。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中,日本大學從525所增加到了921所,大學生數量也近乎翻了一倍。随着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大學,并且有針對性地向基礎科學專業傾斜。到了1982年,日本在基礎科學領域的論文數量,一年就達1萬多篇,排在美國之後,居世界第二位。
随着教育和科研資金的投入,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國立大學發揮着重要的科研作用,比如,京都大學、名居屋大學、東京大學、九州大學等。他們在二戰時就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具備科研基礎,80年代後,随着科研資金的到位,這些知名大學的科研人員就開始成長起來了,他們之中不少人成為最近20年日本諾貝爾獎的主要獲得者。
講到這裡,我們扪心自問,我國為何在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獲得的諾獎這麼少呢?
在諾貝爾獎120年頒獎曆史中,共有621名獲獎者,而中國的獲得自然科學家獎項的僅1位。我國諾貝爾獎得主楊振甯教授曾經說過:“知識要儲備,尖端人才更要早些培養!”我們心裡要清楚,在基礎物理學領域,我國與世界大國還有差距。
發展需要時間,特别是數理化這些基礎學科更是需要時間的積累。
同時,數理化的學習,方法更重要。我們知道,中國的孩子要到初二才開始學習物理,初三才學化學。與世界發達國家在3歲以後就進行物理啟蒙教育不同,我們的孩子接觸物理化學整整晚了近十年,錯過了兒童最佳的科學啟蒙期。
讀過書的知道,到了初中,在中考壓力之下,我們學習物理化學,更多的是唯分數論。老師和家長大多數讓學生采用“背公式,背定律、方程式”的方式進行學習,不僅讓原本生動有趣的物理化學知識變得乏味無趣,還讓很多原本對物理化學有興趣的孩子産生了逆反厭學心理。這種唯分數論的教育和學習自然讓孩子們無法真正愛上數理化的學習,更别說提高成績了!
欣慰的是,最近幾年,我們也意識到了數理化教育的薄弱,以及基礎科學的重要性!
為此,央視财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還專程為全國的家長和孩子們推薦了一套少兒科普漫畫讀物《這就是物理》,這套書是美國最負盛名的World Book出版社聘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等一流高校教授選材編制,被入選為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參考書”的少年科普書籍。
這套書與傳統教材不同,它采用生動有趣的漫畫,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将枯燥無味的公式和定律悄無聲息地展現出來,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物理知識。目前,這套圖書已被清華附小列為“課外必讀書目”。
對于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培養興趣遠比家長和老師的強制學習更有效。央視早在去年就開始推薦這個系列的科普圖書,适合5歲到15歲的孩子,正好是小學到初中的學習年齡。
截止2021年,《這就是物理》系列書籍暢銷全球,銷量已經超過8000萬冊。内容涵蓋了國内中小學85%以上中學物理考點,包含力、運動、聲音、電、磁、引力等10個主題。書中内容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成了中小學生的必讀書。
3-14歲是孩子科學啟蒙最好的時候,無論是我們生活中使用的數碼産品,還是生活中見到的各種現在,這些東西都離不開數理化,曾經民間也流傳着一句話,叫做: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事實确實如此,學好“數理化”對于小到個人的生活起居常識,大到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都至關重要。
随着教育“雙減”的出台,很多家長也如夢初醒,認識到未來時代絕不是應試教育的天下,而是素質教育的舞台。與其狂補英文,不如樹立學霸思維,從掌握科學之門入手。
《這就是物理/化學/地理/科學/數學》 《大語文那些事》 《新科技駕到》讓孩子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了解物理的本質,學習更加透徹,理解性記憶成績自然會更好。現在這套書已經在平台上線了,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的鍊接下單,整套更優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