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了兩篇冷知識小科普,許多朋友留言說很喜歡這類文章。能解開大家的疑惑也是我們想要做的,上次有人留言說搞不清楚該怎樣判斷換機油的周期,隻能聽車行的一家之言,那今天就來聊聊換油裡程的那些事兒。下面将介紹兩種不同的方式,簡單又準确,可以結合起來參考。
相信不少新手朋友提車後對于多久換機油這方面都是任憑商家擺布,這必然有一些利益因素參雜在裡面。還有的去群裡向各路摩友請教,可是口口相傳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嗎?相信大家聽到的換油裡程的版本也是五花八門,礦物油有說1500km的、2000km的、3000km的、乃至更多的,全合成油有說3000km的、4500km的、6000km的。那麼這些所謂的數據從何而來呢?
所謂換油周期是指每兩次更換潤滑油之間的行駛裡程或時間,一般國産車使用說明書中大多推薦2000km左右更換(本文僅讨論磨合期之外的情況),不過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數據。簡單來說,為什麼要換機油?就是機油已經喪失原本該有的作用。我們常見的API機油标準就是以不同工況在150°C下滿載運行壽命大于100小時來劃分的,這也是業内公認的換油标準,即以“發動機運轉時間”來計算,而不是隻看裡程一刀砍。
那麼問題來了,這100小時到底可以跑多少公裡。如果是早晚高峰上下班堵車龜速騎行的情況,15公裡要騎1小時那這100小時就等于是1500km。如果隻跑山平均時速50左右,100×50就是5000km。如果隻跑高速公路一路保持100km,100小時就是10000km(比賽等特殊情況另當别論)。居然相差這麼多,保守的車廠當然是以最保守的數據來建議換油裡程。事實上我們騎車不會隻是全油門爬坡或像送報紙一樣走走停停,一定是混和多種行車情況的,運行溫度也不可能像測試那樣處于150°C下。所以在日本國内本田建議水冷/油冷車6000km~10000km換一次機油,風冷車一律3000km的換油裡程,機油用好一點的使用裡程還會再延長。
當然國内的環境、路況、燃油質量等情況與國外存在差異,且換油周期受車況、路況、行駛強度和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不可簡單一概而論。但知道這個100小時的标準後你也可以針對自己的車輛屬性,先記錄自己每日的用車裡程和時間,用車特性以及機油品質後,對決定自己的換油裡程起到最大的參考作用。計算公式為:自估綜合平均時速:(公裡/小時)×100小時=換油公裡數,全合成機油可以酌情延長。
那麼參考有了,如何判定機油已經喪失原本該有的作用,應該換油了呢?向大家推薦機油定性試紙,專門用來檢測機油是否變質,汽摩通用。某寶上面也非常便宜,十幾塊錢100張。具體的檢測辦法:将機油尺上的機油滴到檢測試紙的中間,試紙水平放置,靜待24小時(最好試紙背面懸空,可将試紙架到杯子上)。之後再通過機油的擴散痕迹來判斷使用情況。試紙上會出現三個環,分别是沉積環、擴散環、油環。根據這三個環的浸透特點可判斷機油的四個等級。
試紙上所呈現的三個油環。
一級:沉積區與擴散區之間無明顯界限,整個油斑顔色均勻,比較通透,說明機油質量良好。
二級:沉積環顔色較深,擴散環較寬,二者有明顯分界線,油環為不同深度的黃色,表明機油已污染,但尚可使用。
三級:沉積環深黑色,沉積物密集,擴散環窄,油環顔色變深,說明油質已經劣化,建議更換。
四級:隻有沉積環和油環,但沒有擴散環,且沉積環烏黑,沉積物密而厚稠,不易幹燥,油環成深黃色和淺褐色,說明油質已經氧化變質,需要更換。
這種辦法都是比較簡單的,如果您相信好的機油能夠延長保養周期,也最好養成定期檢查機油的習慣。學會判斷機油的好壞也好在換機油的時候有所依據。總之,車廠的要求、機油廠家的建議,都值得我們去參考,但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的主觀判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