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年一度的三大環賽之一的環意大利自行車賽正在火熱進行中,大家是否有在關注呢?每當我們在觀看大環賽時,總是看到衆多PRO級車手進行爬坡競技,大咖們相互的拼搶和競技的精彩畫面,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畫面。
爬坡在很多車友中間也是鐘愛不以,經常也去這個坡道進行一番挑戰,當你挑戰成功,是不是想要炫耀一下你的成功和你所征服的坡道呢?你是否能夠說将你征服的坡道描述清楚介紹給大家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這點“坡”事吧!
坡度的相關定義
當我們說到坡道的話題時,那就需要明白一些「坡」相關的概念。我們經常被提到的「度」和「坡度」到底有什麼區别,雖然它們聽起來很像,但實際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如圖,我們可以将其描述成
c─斜邊長視為路面,也就是我們真正騎行的部分;
b─為水平移動的距離;
a─高度則為上升的海拔高度,
a─邊所對應的角度為θ,單位為度。
角度:也就是θ值,單位為°,0°為水平,90°為垂直。
标準坡度,為a/b,标準定義的坡度計算,以%表示,0%當然表示水平,角度45°時标準坡度為100%,垂直時标準坡度為無限大。
近似坡度(平均坡度):a/c,亦以%表示,當角度很小(低于20°),數值與标準坡度近似。0%亦表示水平,垂直時為100%。為平常車友所謂的坡度。
通常因為b的距離較難測量,并且坡度會因為路段、路況不同而有很多變化,導緻估算出的b數值有很大的誤差,所以通常會以實際騎乘的距離會以c來推算成一個平均坡度。當θ角度低時兩者數值會十分接近。
角度與坡度的區别
通常我們形容坡的陡緩的程度時,往往是使用[度]和[坡度]來描述,當我們形容一個坡是多少度的時候,這裡的度就是那個角度的意思(角度=θ值)單位使用的是°(度)。
當我們描述一個地表坡度陡緩的程度的時候,通常使用的是%的坡度表示,而不是前面說的角度表示。并且我們常常以平均坡度來代替實際的标準坡度,通常省略的用“坡度”或“坡比”代替。因為獲得這個數據索要的數據是最容易獲得的,并且在角度越小的情況下兩者近乎沒有差别,所以通常我們就用[爬升高度]和[騎行的坡道長度]的一個比值。既[爬升高度]/[騎行的坡道長度]x100%。
角度與坡度的對比
舉例來說,若坡度為3%的坡,就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離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如果15%的坡,實際上角度隻有8.5度,同樣的坡用兩種不同單位來表示數值差是差異很大的。
圖片中是位于新西蘭的鮑德溫大街,街道全長隻有350米。卻被稱為世界上最陡峭的街道,曾獲吉尼斯世界紀錄。其實這個破紀錄的街道坡度也隻有35%的坡度,角度隻有19°。就35%的坡已經這麼可怕了,以後可不能小看這些看似隻有45%的坡,更别說是45度了。這也是為什麼如果弄不清楚這些概念,往往會鬧出笑話來的。
常見騎行坡道
一般普通的交通道路都會控制在10%以下的坡度,針對騎車爬坡來說,隻要大概12%以上的坡度(約角度7°)就需要車友們非常努力踩了,超過20%的坡已經算是超級陡坡,已經不是普通車友可以随便就可以騎上去的坡啦。我們常聽到的坡道大概情況如下:
•武嶺的天堂路(昆陽到武嶺)平均坡度為8.3%,大約是4.5度。
•時代騎輪節的藍色公路坡度最陡在12%,也就是7度。
•日本名勝富士山最大坡度是22%,也就是12.4度。
•北京妙峰山三段爬坡加權平均坡度為4.2%。
其實我們一般在讨論坡道通常會以坡度(%)來表示,一直穩定爬升的坡道和一段平路+一段陡峭的坡道可能會是相同的坡度,所以平均坡度大也不見得表示這段路就一定比較難騎,而同樣的坡道「度」的數值又比「坡度」還小得多,把這兩個單位搞清楚,就可以放心暢談我們的爬坡盛事啦!
搞清楚這些,
大家都能說清楚自己爬過
什麼樣的坡了吧?
可也在留言區說說吧!
......
歡迎留言
圖片及文字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