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鄧宇晨
“中植系”實控人解直锟猝然離世,餘波未平。一個最緊要問題擺上台面——橫跨實業、金融兩大闆塊,管理資産總規模逾萬億的“中植系”,由誰來接管?
劉洋被推向前台。12月20日,中植企業集團(下稱“中植集團”)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暫由劉洋代理主持中植企業集團全面工作,待新領導選出後再行調整。中植集團強調,這一決定受解直锟家屬委托,并經集團管理層讨論。
現年46歲的劉洋,是解直锟大姐的兒子,曾在“中植系”多個不同崗位曆練多年。2009年5月,年僅34歲的劉洋成為中融信托董事長,是主導中融信托從地方小型信托一躍成為行業龍頭的靈魂人物。
2015年6月,解直锟退居幕後,劉洋出任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期間曾短暫卸任中融信托董事長一職,後于2016年3月再度接任至今。時至今日,中融信托仍是“中植系”最為核心的資本運作平台。
“劉洋跟随解直锟多年,是老闆的左膀右臂,深得信任。”12月18日,一名“中植系”内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多名業内人士也評價劉洋,金融履曆豐富,能力極強。
(中融信托董事長劉洋 圖片來源/中國财富管理50人論壇官方百家号)
劉洋暫管萬億“中植系”,這一決定并不出乎外界意料。
12月18日9時40分,解直锟因心髒病突發搶救無效逝世,享年61歲。當天晚間,中植集團發布訃告,宣布成立解直锟治喪委員會,劉洋是治喪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妻子毛阿敏、大哥解植春、侄子解子征均隻擔任委員。
解植春現為中國富強金融(00290.HK)董事會主席,曾任光大證券總裁,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光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2014年4月,他調任中央彙金公司總經理,後辭職。
一名“中植系”内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解家在中植集團内部任職的成員并不多,劉洋和解子征是為數不多的兩位。
和神秘低調的解直锟不同,劉洋曾多次出席信托及金融行業會議并公開發言。
解直锟的離世,加速了解氏家族二代成員走向前台。誰來接班,決定着這個龐大金融帝國的未來走向。
解直锟的“左膀右臂”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植集團初創時,劉洋便已是解直锟的左膀右臂。
出生于1975年3月27日的劉洋,籍貫為吉林德惠。1993年,劉洋考上黑龍江大學英語系,并在4年後獲取文學學士學位。劉洋的大舅解植春也同樣畢業于黑龍江大學。
1998年,剛剛大學畢業一年的劉洋,選擇從“鐵飯碗”工商銀行黑龍江分行國際業務部辭職,轉戰上海,協助舅舅解直锟創辦中植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植科投”)。天眼查顯示,中植科投的法人代表為解直锟,由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公司(中植集團更名前公司名)持股94.38%,于2005年12月注銷。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2001年,劉洋還曾出任盟科置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全國建設了“三十餘個現代化樓盤”。中植集團官網顯示,2003年,中植集團的房地産開發形成品牌優勢,業務遍及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多個城市。劉洋作為中植集團房地産業務的負責人無疑居功至偉。
2001-2009年,劉洋曆任中植集團副總裁、總裁首席執行官等職務。從2008年開始,中植集團開始轉變此前以實業為主的戰略布局,轉而以金融投資業務為核心,着力發展資本市場業務,并在2009年形成了投資、并購、資産管理和産業基金等業務闆塊,定位“類金融投資控股集團”。
時代周報記者獲得的權威資料顯示,在2009年,解直锟将所持中植集團80%的股權轉讓給劉洋。直至2011年,這部分股權才被轉讓給解直锟的大女兒解蕙淯(又名“解茹桐”)。此後,中植集團股權結構發生多次變更,至2015年基本穩定。解直锟全資持股的中海晟豐、劉義良和解蕙淯分别持股76%、16%和8%。
集團整體戰略轉向後,劉洋的職務随之發生變動。
中融信托前身為成立于1987年的哈爾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2002年,中植集團出資1.2億元參與了中融信托的重組,一舉成為第一大股東。當時的中融信托主要以銀信合作業務為主,競争激烈,難以發揮信托公司的制度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會投資、懂實業、善管理”的劉洋成為董事長的最佳人選。
2009年3月,劉洋出任中融信托董事長,着手重點調整業務結構,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率先在業内成立發行部門,創立“中融财富”。2010年前三季度,中融财富募集資金近200億元,引發業内震動。
2010年,由央企中國恒天控股的經緯紡機(000666.SZ)宣布入股中融信托,并成為持股37.47%的第一大股東,中植集團持股32.99%。不過,多名業内人士評價,經緯紡機扮演财務投資者的角色,中融信托仍由中植集團實際控制和操盤。
2015年6月,解直锟隐退,劉洋轉任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中植系”老将範韬接任中融信托董事長。但僅僅不到一年,範韬因身體原因離任休養,在經緯紡機的提議下,劉洋重返中融信托,再度擔任董事長至今。
在劉洋的運作下,中融信托旗下的“中融财富”分化出四大财富管理公司——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和高晟财富。作為“中植系”最重要的融資平台,中融信托為“中植系”在資本市場開疆擴土提供了充足的“彈藥庫”。
有業内人士表示,中融信托及旗下的财富公司發行能力強,渠道鋪得廣。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中融信托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資産總規模為8898.83億元。
不過,在劉洋擔任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期間,“中植系”的日子似乎并不好過。在經曆了“股災”和資管新規後,“中植系”賬面大量浮虧,風險逐漸暴露。2019年11月,解直锟回歸,重新出任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并對中植集團管理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女兒、侄子、礦産和收藏
與劉洋相比,解直锟侄子解子征、女兒解茹桐更為神秘。
解子征在“中植系”的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觑。天眼查信息顯示,解子征現任中植集團董事,并擔任中海晟融董事長、中泰創展控股董事等職。中海晟融由解直锟直接和間接持有全部股權,是“中植系”五大資産管理公司之一。
解子征還兼任西北礦業董事。西北礦業是“中植系”礦産闆塊的核心公司之一,目前,該公司由中海晟融持股65.6%,“新湖系”旗下新湖中寶(600208.SH)持股34.4%。
2013年,西北礦業參與興業礦業(000426.SZ)定增,一舉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9.59%。但截至2021年11月,西北礦業已通過逐步減持的方法消失在大股東名單中,僅持股興業礦業0.26%。
據媒體報道,西北礦業目前旗下擁有六家礦業公司,采礦證多達數十個,礦産資源豐富。依靠農林業起家的解直锟對礦業情有獨鐘。中植集團官網顯示,目前中植集團在全國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45億噸,涉及采礦權、探礦權30多宗,包括主焦煤、配焦煤、無煙煤等,設計産能超過2千萬噸/年。金屬和非金屬礦遍及全國十二個省份,礦床潛在價值1200多億元,包括金銀銅鐵鎢錳锂、砂石骨料等。
解茹桐是解直锟與前妻生育的大女兒,她與“中植系”旗下的藝術品收藏緊密關聯。
時代周報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解茹桐又名解蕙淯,于1986年出生。目前,解茹桐持股中植集團8%,為第二大股東,曾擔任北京藝融民生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藝融民生”)總經理、北京高晟财富公司市場部總監等職務。解茹桐對藝術情有獨鐘,是哈佛大學博物館管理學碩士,還曾在北京大學攻讀藝術史博士,遊學多國名校,旅居倫敦、紐約兩地。
(楓葉教育集團官網截圖)
2013年,中文傳媒(600373.SH)子公司曾投資2億元拿下藝融民生40%的股權,試圖跨界藝術品投資領域。當時,藝融民生由解茹桐完全持股的嘉誠中泰控股,持股比例為74%。但由于3年業績承諾均未達标,最終由嘉誠中泰再度回購全部股份。
除此之外,嘉誠中泰還曾和“中植系”一起參與過對大名城(600094.SH)、美麗生态(000010.SZ)、國華(00370.HK)等上市公司的運作中。
令人意外的是,年已35歲的解茹桐并未出現在治喪委員會成員名單。接近中植集團的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确認,解茹桐并不參與公司業務。
2003年,解直锟與知名歌手毛阿敏結婚,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年紀尚小,尚無接班可能。2004年,女兒解豐鳴(又名解佳桐)出生;2006年,小兒子出生。2021年,解豐鳴參演電影《中國醫生》。該電影由“中植系”間接參股的博納影業出品。
“毛姐(毛阿敏)不插手集團的工作。”前述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金融轉戰實體
“中植系”所涉産業龐雜多元、規模巨大,但管理結構并不複雜。
“集團在解總領導下,形成了一套成熟高效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目前,集團各級管理團隊團結穩定,各項業務正常開展,生産經營活動平穩運行,發展勢頭良好。”中植集團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
中植集團内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植集團有“七大首席”,他們各自分管一塊業務,獨自向解直锟彙報。他們分别是首席經濟學家王允貴、首席運營官牛占斌、首席風控官顔茂昆、首席财富管理官武建華、首席資源官羅音宇、首席人力官王钰和首席财務官馬紅英。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上述七人也都是治喪委員會委員。
中植集團官網資料顯示,目前,中植集團在實業和金融闆塊均有所布局,控股10餘家上市公司,同時控股或參股6家持牌金融機構、5家資産管理公司和4家财富管理公司。
在整套“中植系”的資産運作鍊條中,以地産、礦産品和藝術品為代表的原始資産仍然扮演重要角色。據2017年方正證券對中植系投資模式的梳理,原始資産通過融資中介進行第一次金融化後,再通過上市公司實現第二次金融化。這套投資模式被稱為“X 中融信托 上市公司”的金字塔資本運作模式。
2016年以來,以中融信托為核心的金融資産頻頻“踩雷”。解直锟複出之後,順應趨勢,向實業化轉型。
近年,“中植系”重點培育半導體、新能源等産業,并在2021年啟動獨角獸計劃。Wind數據顯示,目前,A股有8家上市公司實控人為解直锟,涵蓋電器、幼教、畜牧等行業,分别是康盛股份(002418.SZ )、美吉姆(002621.SZ)、凱恩股份(002012.SZ)、宇順電子(002289.SZ)、ST天山(300313.SZ)、融钰集團(002622.SZ)、美爾雅(600107.SH)、準油股份(002207.SZ)。
“下一步,集團将按照解總确定的發展戰略,堅持實業與資管雙輪驅動,進一步突出發展實體産業,做強做優資産管理,發揮綜合經營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中植集團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