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景物形象練習?專題二十二·鑒賞詩歌形象,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高考詩歌景物形象練習?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專題二十二·鑒賞詩歌形象
考點1 鑒賞人物形象
微點1 鑒賞人物形象
1.(2019·廣西梧州市摸底調研考試)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狂 夫
杜 甫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筿①娟娟淨,雨裛②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③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①筿(xiǎo):細竹。②裛(yì):沾濕。③故人:指嚴武。詩人初到成都時,曾靠嚴武接濟,分贈祿米。
詩中的“狂夫”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詩中的“狂夫”窮困潦倒,但放達樂觀。詩的前半部分通過對優美景緻的描寫,表現了狂夫雖飽經磨難卻還能興緻勃勃欣賞美景,熱愛生活的樂觀;詩的後半部分對“狂夫”潦倒生計的描述,表現了狂夫在歲月流逝中面對嚴酷現實愈加頑強的放達。
【譯文】
萬裡橋西邊就是我的破草房,沒幾個人來訪,百花潭與我相伴,随遇而安,這就是滄浪。和風輕輕擁着翠綠的竹子,秀美光潔,飄雨慢慢洗着粉紅的荷花,陣陣清香。當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闊就變臉,早與我斷的來往,長久饑餓的小兒子,小臉凄涼,讓我愧疚而感傷。我這老骨頭快要扔進溝裡了,無官無錢隻剩個狂放,自己大笑啊,當年的狂夫老了卻更狂!
微點2 鑒賞景物形象
專題微評 |
積累微彙 |
小題微練 |
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詩中的景象是詩人為抒發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設計的。一般有: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場面描寫(農事、戰争、狩獵、離别等)、色彩描寫。“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現。所以我們在鑒賞景物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系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緻的。 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産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
景物形象描寫常見手法 1.各種修辭手法 比喻的作用為更形象生動;比拟的作用是把事物人格化;反問為了強調;誇張是為了強調和突出;對偶是為了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 2.動靜結合 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态與靜态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 3.虛實結合 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像、實事、實境,“虛”是想象的情景。 4.色彩渲染(繪色繪聲繪形或多種感官相結合) 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思想的感傷。 5.觀察角度的變化 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态,變化萬千。 6.白描工筆 描寫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簡潔、質樸的語言,粗線條地勾畫景物輪廓的方法。 工筆是指對事物注重細部,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 |
1.西 樓 曾 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 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鈎疏箔①, 卧看千山急雨來。 【注】 ①鈎疏箔:把簾子挂起。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象?分别是從什麼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譯文】 海上滔天的巨浪,像雲彩般高漲,湧過去了,又急急退了回來;強勁的北風刮着,夾雜着數聲轟雷。 我站在樓上把四面的簾子高高挂起,然後靜靜地躺下,欣賞着暴雨,欣賞着雨中重巒疊岫的風采。 答案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之際,浪起雲湧,風号雷鳴的壯美景象。一、二兩句分别從視覺、聽覺的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展現了雄偉的氣勢。 |
1.(2019·湖南省長沙市期中考試)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問題。
鹧鸪天·離恨
納蘭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将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
雲淡淡,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本詞“何時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對這句詞作簡要賞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詞人運用想象,描繪了一幅與情郎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圖畫,創設了一個甯靜、溫馨的優美意境,表達了女子渴望與情郎相會的期盼之情,反襯出女子的離恨之苦。
【譯文】
女子背向着盈盈而立,故意作出含羞的姿态,手中揉搓着梅花的花蕊,任其打落在肩頭。想要找到她的郎君,将離别的愁怨向他訴說,等到郎君歸來,她的愁怨卻消散無蹤。
白雲安靜地漂浮,江水閑适地流動,一聲橫笛,笛音幽怨空靈,凝滞在那寂寞的空樓。想着何時才能在春溪的明月下共同泛舟,卻隻能望着江邊堤岸低垂的楊柳下那一葉孤舟。
微點3 鑒賞事物形象
專題微評 |
積累微彙 |
小題微練 |
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賦予事物以人格化。從全詩來說,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節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人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他的品格節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 事物形象分類: 1.具有象征意義的形象:詠物詩運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義的形象:古詩詞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義,比如:柳,諧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懷遠之意。 |
事物形象描寫常見手法 1.整首詩。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就是詩人把自己的某種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種具體事物,就是物與志的結合。 2.局部。 (1)比喻。寫物的特征時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動。“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賀知章眼中,高高的柳樹像碧玉裝扮成,萬千條柳枝都垂下綠色的絲條。 (2)拟人。常常會使物帶上人的色彩。如:“烈火焚燒若等閑”表現了石灰臨難不懼、處變不驚的非凡氣度。 (3)對比、襯托。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詠之物跟其他物進行對比,或者用其他物來襯托所詠之物。李商隐的《柳》:“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把春日之柳和秋日之柳進行了對比,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襯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現出作者對秋日之柳的悲歎之情。 (4)環境烘托。寫到物生長的外部環境往往就是用環境來烘托物的品質。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以冰雪林烘托梅,突出梅的堅毅耐寒;“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來烘托青松。 |
1.詠山泉 儲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澹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麼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怎樣的情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譯文】 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詢問這股泉水叫什麼名字,卻沒有人知道。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個地面的顔色和天空的顔色是一樣的,泉水從高高的山崖上飛流直下如雨聲作響。 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漲滿了一條條山澗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滿了一個個小池塘。這股泉水的清靜和淡泊沒有人看見,但不論怎樣,這股泉水年複一年地依舊是那麼清澈。 答案 ①這首詩在表現山泉得天地之聲色,具滿澗平池之能的同時,又表現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②詩人借詠山泉表現了自己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 |
1.(2019·重慶市重點中學第一次考試)閱讀下面這首律詩,回答問題。
野 菊
[宋]楊萬裡
未與騷人當糗糧①,況随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 ①糗糧:幹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颔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自減其香,不為外部環境而改變内心的高潔。
【譯文】
不給文人騷客做幹糧,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陽節被俗人賞識。正因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為無人,減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時分,在綠色的半山腰中與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黃的野菊。野菊花也許會冷笑那些家養的菊花,因為家菊們竟然向陶淵明尋求恩寵。
【真題演練】
一、【2020·遼甯省高三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感舊
陸遊
當年書劍揖三公,談舌如雲氣吐虹。
十丈戰塵孤壯志,一簪華發醉秋風。
夢回松漠榆關外,身老桑村麥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峽骨,燈前慷慨與誰同?
[注]奇士:指陸遊在巴蜀結識的好友獨孤策,此時已故去十年。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首聯回憶當年,緊扣詩題,其中上聯的“揖”字生動描摹動作。寫出了詩人年輕時英武潇灑的形象。
B.頸聯中詩人寫自己在夢中回到昔年縱橫馳騁的邊塞,借夢寄情,表達了對戎馬生涯和塞外奇絕風光的深情懷念。
C.尾聯使用問句,表達了詩人内心強烈的感情,同時也讓讀者感知到故友慷慨豪邁,卓爾不群的形象。
D.本詩整體風格蒼涼悲壯,這種風格的形成與全詩所表達的沉痛情感有關,也與詩人所選取的典型形象相關。
2.這首詩中的詩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
【譯文】
當年文武雙全、能與貴族和大臣們平起平坐,談吐間壯志淩雲、氣勢如虹。
戰場上戰鼓雷鳴、煙塵遮天也毫不畏懼,現在卻因時光流逝,自己也漸漸年邁,白發叢生。
夢中回到了當年守護的邊疆戰場,實際上自己現實卻生活在鄉野居中與田地山野為伴。
我的好友獨孤策已經埋骨在遠方,我也想與他一樣,可是誰能和我一同前往?
【答案】
1.B
2.①壯志難酬。年輕時豪邁灑脫、如今仍渴望建功報國,卻無奈在“桑村麥野中”中老去。②遲暮悲傷。“一簪華發醉秋風”描寫白發蕭疏的垂垂老态,寫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獨寂寞。尾聯直接抒發對故去的友人強烈的思念,表達了苦無知音的寂寞心境。
二、【2020·浙江省高三零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衡陽與夢得①分路贈别
柳宗元
十年②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③行。
伏波④故道風煙在,翁仲⑤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⑥招物議,休将文字⑦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别⑧,垂淚千行便濯纓。
(注)①夢得即劉禹錫。安史之亂之後,唐政權動蕩,國勢衰落。柳、劉二人受政敵排擠連遭貶谪。②十年:柳宗元參與“永貞革新”後湖南。③嶺外:指五嶺以南地區,比永州更遠。④伏波:指東漢伏波将軍馬援,其抵禦外侮、平定叛亂功勳卓著。⑤翁仲:指伏波将軍廟前的石像。⑥慵疏:懶散粗疏。⑦文字:劉禹錫曾寫詩暗刺朝廷政治危機及得勢新貴。⑧臨河别:化用李陵贈别蘇武詩中的“臨河濯長纓,念别怅悠悠”兩句。
3.首聯中“秦京”代指___________,頸聯中“物議”指___________。
4.結合全詩,分析探究尾聯中“垂淚”的多重意蘊。(★)
【譯文】
永州十年艱辛,憔悴枯槁進京;長安三旬未盡,奉旨谪守邊庭。踏上漢時故道,追思馬援将軍;昔日石人何在,空餘荒草野徑。你我無心攀附,奸佞诽謗忠臣;詩文竟緻橫禍,勸君封筆隐名。今日生離死别,對泣默然無聲;何須臨河取水,淚灑便可濯纓。
【答案】
3. 唐都長安 權貴的批評指責
4.①首聯:為宦海沉浮,前途渺茫而垂淚;②首聯:為志士失路,報國無門而垂淚;③颔聯、頸聯:為奸佞弄權,國勢日衰而垂淚;④尾聯:為好友惜别,内心悲苦而垂淚。
三、【2020·惠來縣第一中學高三其他】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各題。
點绛唇·高峽流雲
[清]王國維
高峽流雲,人随飛鳥穿雲去。數峰着雨。相對青無語。
嶺上金光,嶺下蒼煙冱。人間曙。疏林平楚。曆曆來時路。
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高峽流雲,人随飛鳥穿雲去”寫出了一種類似杜甫“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的那種攀登到半山高處所特有的景象。
B.“數峰着雨,相對青無語”,人在雨裡攀登,靜靜地看着“着雨”的青山,凄苦之情難以言表。
C.“曆曆”,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樣子,同時也是對往事和過去的回憶,用在這裡具有一定的哲理的味道。
D.本詞前半寫景,後半抒發感受,詞的境界中都含有對人生之了悟的成分。
6.詞的最後三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
【譯文】
高峻的峽谷中,煙雲缭繞活動。人的眼光随着峽中飛鳥,穿雲而去。幾座經曆風雨的青峰,相對而立,寂然無語。
朝陽照在峰頂上,深谷中蒼煙凝結,雲霧缭繞。随着太陽升起,幽暗的山谷景色漸漸能看清了,剛才攀登過的路徑現在都已經在自己的腳下了。
【答案】
5.B
6.①意為随着太陽的漸漸升高,黑暗山谷中的景色也漸漸能夠看清了,剛才攀登途中所經過的那些高高低低的叢林,如今都已落在自己腳下。②表達了詞人憑高遠望的感受,即經過艱苦的攀登穿越烏雲見到光明時的回顧和反省。
四、【2020·河北省張家口一中高三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喜遷莺·暑風涼月
辛棄疾
暑風涼月。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笑蓉花發。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添白鹭,晚晴時,公子佳人并列。
休說,搴木末;當日靈均①,恨與君王别。心阻媒勞,交疏怨極,恩不甚兮輕絕。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
(注)①靈均:屈原的字。
7.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詞上片首句點明時令,“愛”字引出下面對芙蓉的描寫,又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B.“掩冉如羞”三句,運用了拟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芙蓉花綻放的圖景。
C.“添白鹭”三句,寫傍晚雨晴,有白鹭飛來與芙蓉為伴,還有公子佳人并肩賞花。
D.結尾句唯求對花痛飲,一醉忘憂,緊扣詠荷題目,又含蓄地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8.詞的上片吟詠芙蓉,下片為什麼寫到“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别”“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
【譯文】
暑風吹拂,涼月灑輝。那無數荷葉亭亭玉立,似綠衣使者帶着傳達命令的符節。荷花如少女含羞,掩映在綠葉之間,參差錯落,似懷妒意而争美賽豔。羞與潘妃為伍,遠勝六郎高潔。白鹭飛來與芙蓉為侶,晚晴時刻,似公子佳人并肩而立。
不要說去采陸上長的香草,緣木去摘水中開的芙蓉會有收獲。當年屈原恨與君王離别。雙方心有阻隔,媒人徒勞無功,即便勉強結合,也因情淺而易決裂。《離騷》千古流芳,至今未歇。一切休問,但舉杯暢飲,如露荷翻葉。
【答案】
7.C
8.①屈原有與芙蓉花一樣的高潔節操,《離騷》中有“集芙蓉以為裳”等之類的句子,引發作者産生聯想。②借屈原的遭遇、感受,以及《離騷》中的高尚情懷,來寄托自己的高潔情操和懷才不遇的憤懑。
五、【2020·陝西省高三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少年行
[唐]王昌齡
西陵①俠年少,送客短長亭。
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
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陉。
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
(注)①西陵,因漢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長安西北,故有此稱。相傳其地多富貴遊俠之徒。
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這首古體詩“借漢寫唐”,塑造了一位奔赴國難、不計功名的熱血遊俠少年的形象。
B.詩歌第一句開篇點題,“西陵”暗示少年的社會地位;“俠”表明少年具有俠義情懷。
C.“西陵”“單于”“井陉”“燕山”等詞語的運用,使全詩呈現遒勁高古的風格特點。
D.第八句反用東漢窦憲追擊匈奴單于到燕然山勒石記功的典故,翻出新意,饒有興味。
10.“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這兩句詩有什麼含意?在詩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答案】
9.C
10.第一問:①在那青槐夾道的驿路上,一匹白馬如同流星一樣飛馳而過。②這兩句詩通過描繪白馬在驿道上奔馳的畫面,暗含邊疆形勢危急。第二問:①第一二句描寫遊俠少年“送客”時輕松悠閑的畫面,而這兩句詩描寫的是一個風風火火的緊張畫面,與上文形成文意轉折。②這兩句詩引出五六句“白馬如流星”的原因——胡人侵擾邊疆,同時為遊俠少年慷慨赴邊報國作鋪墊。
六、【2019·雲南省昆明一中高三其他】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下面小題。
三十年前好用工
吳澄①
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兒何者為英雄?
世間有事皆當做,天下無堅不可攻。
萬裡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
拳拳相勉無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
(注)①吳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學者。弟子甚多,從學者不下數千百人,平時結草廬而居,人稱草廬先生。
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詩題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詩人剛剛到三十歲,思想開始成熟,已具有獨立的見識。
B.首聯即開宗明義,并用設問的句式總起下面的詩句,設問的方式能引起讀者的深思。
C.中間兩聯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如果沒有經過長期的培育積累,是絕難辦到的。
D.全詩首尾照應,語言平實,态度真摯,表現出了老師對學生殷勤勖勉的深情。
12.在詩人看來,成為英雄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
【答案】
11.A
12.①對國家、社會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獻身精神。②面對困難毫不畏懼。③有踏實認真、耐心探索的精神。④克制自己私心,不以惡小而為之。
七、【2020·天津高三三模】閱讀下面的古詩,按要求作答。
感遇(其一①)
張九齡
蘭葉春崴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栖者,聞風坐相悅。
蘋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古風②
李白
孤蘭生幽園,衆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晖,複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豔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注]①《感遇十二首》系張九齡遭讒貶谪後所作。②《古風》大約作于李白應诏人長安的第二年秋天,此時由于一些人的挑撥,唐玄宗開始疏遠李白。
13.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張詩首聯對偶整齊,寫出了蘭桂的特點。
B.張詩用“誰知”一詞,隻為表明“林栖者”是少人知曉的隐居山林的名士。
C.李詩中的蘭在惡劣的環境中生長,雖有香氣卻無清風助力。
D.兩首詩語言質樸,用詞貼切;詩意溫雅深邃,耐人尋味。
14.這兩首詩中,蘭的共同點是什麼?
15.兩首詩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表達的感情卻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譯文】
《感遇十二首·其一》
春天裡的幽蘭翠葉紛披,秋天裡的桂花皎潔清新。世間的草木勃勃的生機,自然順應了美好的季節。
誰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聞到芬芳因而滿懷喜悅。草木散發香氣源于天性,怎麼會求觀賞者攀折呢!
《古風》
孤獨的蘭生長在幽深的園子裡,各種雜草一起把它掩沒。雖然春日陽光曾将它關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傷。秋霜雨雪打着翠葉紅花,蘭的生命怕是就要結束了!若無清風來吹拂,蘭又能為誰而香呢?
【答案】
13.B
14.共同點:生長在幽僻的環境中,依然保持高潔品質。其他如孤獨、美麗等等都可以。
15.①張詩寫蘭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潔,這是它們的本性,而并非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賞。詩人用蘭桂比喻賢人君子的潔身自好,表達了不慕求虛榮、不求人知的品質及孤芳自賞,潔身自好,堅貞清高的氣節,展現了恬淡從容、超脫物外的襟懷。②李詩借蘭花生于幽園、被荒草埋沒、環境惡劣,無人欣賞的處境,表達了自己空有才華和抱負卻無人賞識的憂歎。
八、【2020·四川省高三二模】閱讀下面這首清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秋日田家雜詠(節選)
黃燮清①
嗟彼豪華子,素餐厭膏粱。
安坐廢手足,嗜欲毒其腸。
豈知民力艱,顆米皆琳琅。
園居知風月,野居知星霜。
君看獲稻時,粒粒脂膏香。
[注]①黃燮清:晚清詩人,少以貧四處充任幕僚,有短暫的從政為官經曆。
16.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詩歌前兩句對“豪華子”發出感歎,諷刺他們生活奢侈無所事事,态度立場鮮明。
B.百姓生活艱辛,糧食來之不易,與“豪華子”的“安坐”“嗜欲”形成強烈反差。
C.七八兩句詩人對比自己舒适的園居生活和農民艱苦的野居生活,内心覺得很慚愧。
D.詩歌就稼穑之事發出議論,流露出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和同情,具有積極意義。
17.詩歌最後兩句“君看獲稻時,粒粒脂膏香”中的“君”指代的人不同,情感表達也會有差異,請對此具體分析。(★)
【答案】
16.C
17.①可以指代“豪華子”,詩人告誡“豪華子”不能奢侈浪費,要珍惜農民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②可以指代“為政者”,詩人提醒為政者關心民生,尊重勞動;③可以指代讀者,詩人面向讀者描繪豐收場景,表達詩人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和對勞動的贊美。
九、【2020·蚌埠第九中學高三其他】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官池春雁(其一)
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歸飛隔暮雲。
兩雁
陸遊
兩雁東西來,合群以南翔。
鏡湖接天台,海闊天茫茫。
冥飛遠矰弋(1),長路谙冰霜。
君看此氣象,豈複謀稻粱。
正爾下杜陵,已複掠潇湘。
超遙萬裡程,燕雀安能量!
注釋:(1)矰弋:射鳥用的箭。
18.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 )
A.杜詩第四句中“隔暮雲”寓意歸鄉之途充滿艱險。
B.陸詩中“鏡湖接天台”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
C.陸詩“冥飛”兩句寫雁克服了長路中重重的艱難險阻。
D.兩首詩分别用“鸂鶒”和“燕雀”來反襯雁的形象。
19.劉熙載《藝概》說:“詠物隐然隻是詠懷,蓋有個我也。”兩首詩中都有“我”,你更欣賞哪個“我”的形象?請簡要說明原因。(★)
【答案】
18.B
19.我更欣賞陸詩中“我”的形象,雖然曆經千難萬險,依然初心不改,志存高遠,不屑與小人為伍。杜詩中的“我”雖然也不屑于與小人為伍,志存高潔,但因現實中志向不得申,便陷入了矛盾與痛苦,可以理解,卻不值得學習。
十、【2019·陝西省鹹陽市實驗中學高三期中】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後面問題。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驿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宿漁家
[宋]郭震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
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20.下列對兩首詩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兩詩均為七言絕句,詩歌内容都是寫詩人夜宿他鄉的情景,第一首詩寫夜宿邯鄲驿站,第二首詩寫夜宿海邊漁家。
B.“冬至”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這是一個重要節日。此時,詩人白居易卻羁旅在外,更顯示出他對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詩的後兩句,從側面來寫“思家”,夜深時詩人抱膝燈前,直接抒發了想到家裡人應該同樣還沒有睡,在“說着遠行人”的無限深情。至于“說”了什麼,則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D.第二首詩的首句疊用兩個“涯”字,把生涯與海涯聯系起來,音節樸實流暢,形成樸實中見巧思的妙處;而“蘆花”意象,簡潔準确地勾勒出漁家的生活環境。
21.兩首詩都寫到了“燈”這一意象,請聯系詩歌的内容,分析這個意象在兩首詩中的不同表現。(★)
【答案】
20.C
21.①白詩中的“燈”是思念之燈,通過冬至佳節的反襯,抱膝細節的刻畫,以及三、四句“對寫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燈”的意象表現了詩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怅惘和孤寂思家之情;②郭詩中的“燈”是溫暖之燈,通過蘆花意象的襯托,“笑說”一詞的點明,明月送歸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燈”的意象則表現了詩人住宿在漁家所感到的溫馨、愉悅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