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一年畢業季,新一輪的秋招也即将開始,又有一大批小夥伴将離開校園踏進職場,成為一名真正的“社會人”。
我希望能借此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在職場一年,由于沒有徹底擺脫學生時代的思維定式而走的一些彎路。
01
觀察别人的處事方式
學生時代我們被教導的至上真理是:”隻要努力就會有回報。”,可在職場裡卻恰恰相反。
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抱着“是金子總會發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信念,勤勤懇懇加班加點工作,可最後他會發現自己換來的不是前輩的稱贊或是上級的關注,很大概率上則會是莫名其妙越來越多的工作。
在職場裡,傻傻努力隻會被人當成可以使喚的蠢驢——根本原因是職場跟校園最大的區别是,校園于我們僅僅是學習的場所,而職場則是工作和人際交往的綜合舞台。
這就意味着我們需要推翻在學生時代建立起的處理事務的方式。
而在職場每個同伴同時也是我們的競争對手,沒有人會來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觀察别人的處理。
就好像林黛玉初入賈府,處處仔細觀察,開始說自己讀過四書五經,後來又改口隻識得一點字。
哪位領導不好惹,哪個前輩好說話,什麼時候該出風頭,什麼時候該保持沉默,這都是觀察可以教會我們的。
除了處事方式,我們還能在觀察中學到更多,比如目标。
在開始工作之後,大部分小夥伴都會感覺到迷茫,失去方向感。我們先前的人生,讀書,考高中,考大學,甚至是考研,這都是按照長輩告訴我們的既定路線走下去的,可工作之後就會失去了下一步的軌迹,長期找不到提升自己的方向。
這時候不妨通過觀察前輩給自己定下目标,比如找一個大自己三年的前輩,觀察自己與前輩之前的差距,尋求提升的方法。
02
不要等準備充分了再尋找機會
我入職半年後,有次經理找到我跟一個高我一屆的前輩,說公司要拓寬新市場,誰願意接受這個任務。
前輩認為自己的能力尚不足不能勝任,我當即提出我可以來試試。
那時我的能力肯定還不如推辭這份工作的前輩,更别提經驗,但我選擇放手一搏,選擇用機會逼自己提升,結果證明這份機會确實讓我的職場之路邁進了一大步。
學生時期我們的機會通常來源于考試,我們會事先知道考試時間然後準備充分,可職場的機會并不然,它沒有為我們留下準備時間,若要進步,我們必須冒險。
03
自我意識與團隊意識
去年的一場飯局上,我偶然結交了一位公司人事部門的前輩。在閑聊中前輩跟我提到,在面試的時候有些應屆生三句不離自己多麼優秀,學過什麼什麼東西,自認為具有什麼什麼能力。
這就是自我意識過剩的表現,這種表現同樣出現在日常的工作中。
現在大部分的工作都涉及到團隊的協作,而在一個團隊中,不同人的能力有别,節奏也不同,一味依照自己的節奏而不考慮别人,在團隊中是完全不可取的。
學生時代我們面對的都是個人的競争,隻需要突出自己的閃光點就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而職場中展示自己價值的核心,則是證明自己可以滿足對方的需求,為對方帶來利益,也就是說,團隊意識比自我意識更重要。
面試中面試官們希望聽到的是,“我能為公司帶來…”,而在日常工作中能吃香的人,往往不一定是工作做得最好的,但一定是對整個團隊貢獻最多的人。
04
将人際關系轉化為自己的資源
相信大部分小夥伴都有這樣的經曆,剛入職時對桌的同事遞來一瓶飲料,然後自己出于陌生人間的禮貌拒絕了對方。在學生時代這樣的行為或許沒有影響,但在職場中則意識着你已經失去了一份人脈資源。
首先,在職場中,我們身邊的同事大部分不會成為推心置腹的好友,大家都是競争對手。
更重要的是,在職場,人際關系更是一種我們需要把握争取的資源。
盡管可能隻是禮尚往來帶來的“飲料之交”,在未來對方的幫助可能讓我們在職場大進一步,也可能成為我們的救命稻草。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即将步入社會的小夥伴,順利地從“學生思維”過渡到成熟的職場人思維,順利開啟自己的職場生活。
END
作者:阿杜學姐,93年斜杠青年,曾靠寫作變現30W ,如今專注文案寫作、自媒體運營、女性成長類内容,私信我回複數字“01”,送你一份自媒體運營大禮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