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郭涵)世衛組織(WHO)發言人24日表示,将不再用“全球流行”(pandemic)定義2019新冠病毒。但強調疫情仍是全球緊急事件,可能進一步擴散。
截圖:路透社
今年1月30日,世衛組織将新冠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幹事譚德賽表示,這也是從全球衛生安全出發,實現以證據為基礎的科學理性冷靜應對的必要舉措,有助于其他國家采取科學合理适度的防疫措施。
路透社報道,世衛組織發言人賈薩瑞維奇本周一在發布會上說,不會用“全球流行”來定義新冠病毒疫情。“官方并沒有使用這一(全球流行)範疇(There is no official category [for a pandemic])。”
他說:“為了便于澄清,世衛組織放棄了過去的全球流行病六級警告體系,盡管這對于經曆過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有些人來說可能很熟悉。”
世衛組織發言人賈薩瑞維奇
該體系從沒有報告動物傳人的第1級開始,依嚴重性逐漸遞增。第5級指一個世衛組織區域至少兩個國家出現持續性社區感染;而第6級即全球流行(pandemic),在第5級基礎上,另一個區域内至少一個國家出現持續性社區感染。
對于第5、6兩個級别,世衛組織給出了相同的建議,包括:對疫情的社會經濟影響提供不同領域的領導及協調,積極監控與評估病毒的變異、影響與防範措施,及時向公衆更新疫情流行狀況,在各級醫療系統實施應急方案等。
世衛組織的定義中,第5、6級的應對手段相同
2009年3月,H1N1甲型流感病毒最先在墨西哥與美國加州、得州爆發。至當年6月初,疫情已蔓延到全球74個國家地區,約2.8萬人被感染。其中美國人數最多,達1萬人。
6月11日,世衛組織緊急宣布,将H1N1甲流的警告級别提升至最高第6級,宣布全球流行。這是該組織40年來首次做出最高級别宣布。2010年4月10日,全球範圍内的疫情基本結束。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事後根據模型估算,疫情爆發的一年内,美國至少6000萬人被感染,約27.4萬例住院、約1.2萬人死亡。全球約15萬至57萬人因感染死亡,其中80%年齡低于65歲。
墨西哥衛生部長2009年5月在WHO大會上發言,宣布全球流行的決定曾令WHO遭到部分批評 圖自:美聯社
由于H1N1疫情最終被認定為影響範圍相對較輕,世衛組織當時作出第6級預警的決定也遭到了部分批評。
相比之下,20世紀的三次全球流感大爆發(即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亞洲流感”與1968年“香港流感”)的死亡人數都在100萬人以上。
根據世衛組織2月23日的最新數據,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内已有78811人确診,2445例死亡。除中國外有28個國家新冠病毒确診1769例,其中17人死亡。
亞洲以外,意大利三天内确診數激增至157例。該國已有12個市鎮宣布“封城”,成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伊朗截至23日共确診43例,其中8人死亡。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亞美尼亞已經決定關閉同伊朗的邊境。
賈薩瑞維奇解釋,“全球流行”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種新病毒在全球間輕易地通過人際間傳播。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多個國家出現疫情與集中的病例。有的國家已經阻止了傳播,但他們依然必須警惕(疫情)卷土重來的可能。更多的國家可能出現新增病例。”
他還說,除了術語與定義之外,世衛組織給出的建議不變,會繼續與各國合作限制病毒傳播,并防範在全球的進一步擴散。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21日曾表示,“中國和其他國家采取的措施為我們遏制這一病毒的傳播争取到了難得的機會。 我們呼籲各國繼續采取防控措施,同時為可能發生社區傳播做好準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