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贊」是對孩子成就的肯定,「鼓勵」則是對孩子所付出的努力的肯定。鼓勵才能培養出有歸屬感、有能力、有價值感、有勇氣的孩子。家長如何分辨稱贊或鼓勵?奠基于阿德勒心理學的五種鼓勵語法,可以如何用在與孩子的相處上?
「哇,你真了不起!」常聽到爸媽稱贊孩子,想讓孩子增加自信心。這個方法看似有效,但問題在于,長期下來孩子可能習慣讨好和依賴别人、尋求他人的肯定。
「稱贊」是對孩子成就的肯定,「鼓勵」則是對孩子所付出的努力的肯定,強的的是過程,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勇氣以及社會情懷。
如果孩子做事情隻是想得到别人的稱贊,而不是因為有貢獻、成就感而滿足,就學不會從外在控制發展到内在控制,以及自我管理。
稱贊無法激活孩子做事的内在動機
爸媽應該強調的是,孩子完成工作後、内心所獲得的成就感,例如:倒水一滴都沒有流出來,剪紙剪在線上、沒有剪歪;而不是大人稱贊他「你很棒,水都沒有流出來」或「你很厲害,剪紙剪得真漂亮」。
稱贊讓孩子失去接受挑戰的勇氣
由于稱贊隻看重成果,孩子可能因為害怕失敗而停止嘗試。有個同學參加全國數學比賽,成績名列前茅,她卻跟媽媽說:「我的成績夠好了,我不要再比了,」她害怕失敗甯可放棄挑戰。
附帶要求或隐藏操控的鼓勵,并不算鼓勵,會讓孩子感到氣餒。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吳怡侬舉例,如果媽媽跟孩子說「我注意到你主動練琴15分鐘,節奏和旋律都進步很多」,指出孩子的努力與進步,孩子會覺得被鼓勵。但若接着說「如果你可以再多彈3遍,媽媽會很高興」,當孩子感覺到大人意圖控制、夾帶條件和标準的話,就沒有鼓勵的效果。
《正面管教》一書提到,如果無法确定自己的話是鼓勵還是稱贊,可以參考以下四個問題:
1.我是在鼓勵孩子的自我評價,還是希望孩子仰賴他人的評價?
2.我表現出安撫還是尊重?
3.我的觀點是從孩子出發還是從自己出發?
4.我會對朋友這麼說嗎?這個問題特别有用,我們對朋友說的話,通常比較符合鼓勵的條件。
想鼓勵孩子,用這五句話就夠了
一.強調付出與道謝——孩子具體做了什麼和造成了什麼後果
強調孩子做出貢獻并向他道謝,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人,在團隊中獲得歸屬感。例如:「謝謝你在媽媽做晚飯時,哄妹妹,這樣妹妹就不找媽媽,媽媽可以很快做好飯。」
二.肯定個性和努力——指出孩子的個性和能力是有正面積極的影響的
爸媽要觀察、發掘孩子正面的特質和能力,還要告訴孩子,讓他知道你很了解他;例如:「你是個善良又大方的孩子,分享出你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的很開心」。孩子會因此相信自己的個性和能力,對自己産生正面和積極的認知。
三.陳述事實——向孩子傳達信任感,并提供客觀事實。
父母對孩子有信心,孩子就會對自己有信心。表達信心不能夠随口亂說,要提供事實,孩子才更容易接受。例如:「你已經練習很多次這個動作了,我相信下周你上台時,一定可以把這個舞蹈跳的特别好。我相信你一定行!」
四.指出進步和努力——鼓勵孩子的進步和努力,不唯結果論。
父母應該向孩子傳達努力進取比結果更重要的價值觀,即便結果不理想,也應該鼓勵;當孩子明白了努力的價值,就會再以一時成敗而評價自我。例如:「最近你花了很多時間練習這首曲子,我覺得你彈奏的越來越熟練了。」
五.傳遞認可與接納——從孩子的立場觀察他的表現。
成年人的社會經常強調同理心,這同樣适合于孩子。如果你的話語和行為表現的理解和認可孩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得到了重視,從而他的内心也會重視自己。例如:「很開心你和我一起分享你的畫作,這一定是你的得意之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