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藏高原牦牛産業基地在哪裡

青藏高原牦牛産業基地在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7:21:09

青藏高原牦牛産業基地在哪裡(牦牛産業魅力足)1

在西藏拉薩市阿熱濕地,悠閑吃草的牦牛群。 經濟日報記者賀建明攝

一場秋雨過後,氣溫驟然下降了好幾攝氏度。西藏拉薩當雄縣的茫茫草場已泛金色,成群的牦牛慵懶地搖着尾巴,低頭咀嚼着鮮草,享受着冬日前的美好時光。

“等草場全部變黃,牦牛将被帶進牛舍,等明年開春水草豐美了,再出來放牧。”56歲的牧民曲嘎望着看不到邊際的草場說。

牦牛,是青藏高原獨具特色的牛類品種,能夠适應高寒、缺氧等嚴酷的生存環境,是牧民們重要的經濟來源與親密夥伴。在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農牧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今天,如何開發利用好珍貴的牦牛資源,讓牦牛産業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記者走進當雄縣廣袤的牧區,在牧民身上感受牦牛産業的魅力所在。

集約養殖提質增效

“以前,牧民們對于養殖技術,怎麼育肥、如何銷售經營等完全一竅不通。各家通常隻搭建一個簡易畜棚,讓牦牛在草場上吃草。雖然牦牛數量不少,但品質不一,收入很不穩定。”在甯中鄉堆靈村的家中,曲嘎向記者娓娓道來。

如何推動傳統養殖向現代養殖方向發展,讓牦牛産業為牧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集約化、科學化養殖模式必不可少。“2017年5月,當雄縣政府投資20萬元幫我家修建了标準化的牛圈、飼草庫和防疫室,還打了一口水井。”曲嘎說,縣裡的畜牧獸醫站也會定期派獸醫上門傳授講解養殖技術,幫大家解決各種難題。

2017年,當雄縣開始推動家庭牧場建設。家庭牧場以農牧民自願組建為原則,以聯戶或單戶為單位,采取半舍飼和強度放牧相結合的方式,大幅縮短了牦牛的生産與生長周期,走出了一條适合牧區發展的集中養殖新路子。

“通過這幾年家庭牧場的建設,我不僅掌握了标準化養殖技術,還學會了怎麼經營管理。每年牦牛出欄前,要經過3個月左右的育肥,平均達到370公斤才可出欄。這樣算下來,每頭牦牛平均增重75斤,淨增收2000多元。”曲嘎高興地說,去年,他家在牦牛牧場上的收益達到30多萬元。

吃得好才能長得壯。為解決牦牛口糧問題,當雄縣投入210餘萬元,修建了集裝化智能牧草生産廠房,牧草日産量可達8噸至10噸,有效解決了全縣牧草資源短缺問題。

“今年,全縣已成立26家家庭牧場和3家育肥專業合作社。”當雄縣政協副主席、農業農村局局長索朗多吉介紹,截至9月已完成育肥出欄牦牛1421頭,出欄率由過去的15%提高至20.3%,累計增收288.32萬元。

牦牛“入股”增收緻富

添加飼料、清理牛糞、檢查小牛犢的生長情況……正午時分,對于當雄淨土牧場郭慶場來說,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候。

在這裡,記者見到了37歲的龍仁鄉郭慶村村民次仁桑珠,提及如今生活有什麼變化時,這位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藏族漢子露出了笑容:“以前家裡養了40多頭牦牛,一年下來隻能賣出去2頭至3頭,收入僅能維持家中正常生活;如今在淨土牧場工作,每個月有5400元的保底工資。家裡有了積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來了。”

除了穩定的工資收入,次仁桑珠家每年還有一筆分紅收入,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郭慶場管理員紮西次旦解釋說,公司鼓勵附近村民把草畜平衡指标内的牦牛以每斤20元價格入股牧場,并占有相應股份,每年可拿到12%的分紅收益。對于超載部分的牦牛,公司一次性買斷。如此一來,不僅養殖的集中度大大提升,牦牛肉供給能力增強,且有利于維持當雄縣的草畜平衡,也給每位牧民吃下了“定心丸”。目前,郭慶村全村共入股1804頭牦牛,入股金額為750.37萬元,入股分紅金額達90餘萬元。

着力提升産業附加值

為深挖牦牛價值,做大做強牦牛産業,當雄縣為每頭牦牛辦理了“身份證”。全縣滿3歲的20.5萬頭牦牛佩戴上了芯片耳标,年齡、健康狀況等信息實時傳送到縣牲畜信息庫中,實現了精準管控。

牦牛屠宰、運送是牦牛産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過去,受加工、運輸、冷鍊等因素制約,西藏牦牛産品很難走出高原。如今,随着西藏道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當雄縣“有身份證”的牦牛肉排、鮮肉可通過電商平台銷往全國各地,各種牦牛休閑食品也受到廣泛青睐。當地還運用信息化和現代化營銷手段,建立包含線上、線下的“立體”銷售模式;投資300餘萬元研發了牦牛骨鮮味汁、鮮味精等10餘款食品調味劑,深耕餐飲産業,擴大當雄牦牛的品牌知名度。

牦牛絨圍巾、服裝、帽子……在當雄縣高原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展廳内,負責人劉剛為記者介紹着各式牦牛制品,“這條牦牛絨圍巾要用到7頭至8頭牦牛身上的絨毛,一條市場價超過3000元,如果加入潮流元素和設計,将超過1萬元”。

如今,當雄的牦牛産品日益豐富,産品附加值逐步提升,當雄牦牛這張名片也被越來越多人熟悉認可。“當雄縣将積極申請國家級牦牛産業園區,引進牦牛繁育、養殖、生産、加工、銷售等企業,形成完整的産業鍊條。計劃到‘十四五’末期産值将達到10億元,由此推動牧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階。”索朗多吉告訴記者。(經濟日報記者常 理)

來源: 經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