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為什麼需要介入治療?咳嗽咯血,每次至少兩三百毫升,普通人可能無法想象,然而這樣的事情卻困擾着羅女士幾十年近日,羅女士在一次大咯血後來到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就醫,通過“微導管超選擇插管”的方式分别進入擴張的血管内,并用“永久栓塞微球 金屬彈簧圈”的組合将其一一栓塞,咯了50年的血終于被止住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咯血為什麼需要介入治療?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咳嗽咯血,每次至少兩三百毫升,普通人可能無法想象,然而這樣的事情卻困擾着羅女士幾十年。近日,羅女士在一次大咯血後來到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就醫,通過“微導管超選擇插管”的方式分别進入擴張的血管内,并用“永久栓塞微球 金屬彈簧圈”的組合将其一一栓塞,咯了50年的血終于被止住了。
咯血50年,以為“挂挂水”就行了
一月前,65歲的羅女士因為大咯血不止,被家人緊急送到泰康仙林鼓樓醫院。原來,羅女士從15歲開始就出現“咯血”的症狀,當時被診斷為“支氣管擴張”。之後,“咳嗽、咳痰、咯血”症狀就一直伴随着她,從最初的痰中帶血,到咯出少量鮮血,再到咯血要用盆接……病情逐漸加重,每次發病,就去醫院住幾天,就這樣反反複複了50年。“久病成醫”,羅女士和家人多年來都是“挂挂水”就好了,這次來到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最初也堅持内科保守治療。
急診手術後仍未改善
沒想到這次病情來勢洶洶,住院期間,羅女士經常拿着盆,不停地咳嗽、咯血,無法平躺,每天夜裡的咯血量甚至可以達到400毫升以上。介入放射科劉文貴主任對羅女士進行了會診,認為她的咯血量早已達到了介入治療标準,強烈建議羅女士立即接受支氣管動脈介入栓塞治療。
眼看着血紅蛋白從130g/L一步步降到63g/L卻依然咯血不止,羅女士感到害怕。在又一個驚心動魄的咯血夜之後,羅女士被緊急送往介入手術室治療。由于入院時患者拒絕增強CT檢查,沒有可供參考的血管影像,急診手術隻好先作胸主動脈造影來尋找病變血管,“超選擇”插管後栓塞。但介入治療後的當天夜裡,患者再次大咯血,病情變得非常兇險。劉文貴分析病情認為,本次常規栓塞了胸主動脈分出的異常血管卻依然咯血不止,一定還有别的病變血管,必須做胸部CT檢查。
“肇事”血管還有六根
這次,家屬聽從了劉文貴的建議,在完善了增強CT檢查後,羅女士再次被緊急送往介入導管室接受治療。CT增強影像顯示,羅女士肺内的異常血管網比想象中的更加可怕。羅女士異常擴張的血管特别“瘋狂”,頸部2根動脈、腹部2根動脈和胸部2根動脈都明顯增粗、扭曲,全部代償性擴張參與了供血,這是非常罕見的。
隻要其中有一根沒有被發現并栓塞,患者還會有咯血的可能。3個多小時的手術,劉文貴仔細尋找蛛絲馬迹,在造影劑的顯影下将異常擴張的血管一根根找到,并再次用“微導管超選擇插管”的方式分别進入擴張的血管内,并用“永久栓塞微球 金屬彈簧圈”的組合将其一一栓塞,直至DSA造影顯示肺内血管網消失。
第二次手術結束後,羅女士的咯血立刻被止住,當天夜裡終于睡上了一個安穩覺。
介入栓塞治療,微創且高效
咯血是支氣管擴張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支氣管擴張後,肺通氣不暢,就會導緻反複感染的發生,而炎症的修複過程需要充足的血供來輸送營養物質,這時,支氣管周圍的血管會被迫代償性擴張并往肺部“跑”,參與供血,形成密集的血管網。反複感染導緻組織壞死,血管暴露,尤其是動脈血管暴露時,因為血管壓力高,一旦破裂就會導緻大咯血。
介入栓塞治療肺部各種原因導緻的大咯血微創且高效,尤其對于肺部病變晚期、肺功能差或高齡等原因失去外科手術機會的患者,介入治療提供了一種很好的選擇。而栓塞成功的關鍵,就是需要找出所有的“肇事”血管并全部栓塞,因此,術前胸部血管增強檢查非常重要,可以幫助介入醫生判斷介入栓塞治療的必要性及緊迫性,還能明顯減少術中不必要造影導緻造影劑用量的增加。 通訊員 唐曉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呂彥霖
來源: 揚子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