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樂派大師中的最後一位,也是最偉大的一位音樂家。在鋼琴藝術史上,貝多芬是繼約.塞.巴赫以後的又一位傲然屹立的巨人。他的音樂與巴赫音樂并稱為音樂史上的《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堪稱内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和完美結合。貝多芬表現鋼琴音樂的手段,無論是從音響上,演奏技術上,曲式規模上還是從主題展開和和聲功能、織體上都超越了莫紮特、海頓等音樂家使用的傳統手法。如果說莫紮特的音樂顯示出他察人(洞察人們内心活動)的本領,那麼貝多芬的才華在察人的基礎上還要加上“探天索地”。天、地、人構成了貝多芬音樂的主要内容,它超越了貴族沙龍的绮靡,打破了宮廷皇室的華麗,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地位、人的尊嚴,人與自然、人與命運之間碰撞的火花和音符。
貝多芬一生處于歐洲動蕩時代: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侖的興衰,德國民族運動的高漲,維也納“神聖同盟”複辟等一系列曆史重大事件對他的觸動極大。他一生目睹革命、流血、鬥争、失敗、反抗……性格中充滿了追求自由、憎恨壓迫的反叛精神,他向往博愛、民族(民主)、平等,作品中充滿了鮮明的時代精神。他的音樂是自由的,其原因在于他本就是音樂的主宰,音樂是他内心變化的寫照。
貝多芬的一生共創作了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早年在1794年至1800年寫下的十三首中,就已有很多顯現出了作曲家朝氣蓬勃、倔強自信、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其中,作品第13号《c小調“悲怆”奏鳴曲》是貝多芬性格最為顯著的作品之一。作品的全稱是由作曲家本人所定的。該曲寫于1798年,次年出版。
奏鳴曲由戲劇性的引子開始——但是,它已經遠遠超越了引子的作用,作為這幕戲劇的序奏,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調。這是貝多芬首次遭到耳聾威脅的心靈表白,他(它)不但在開始時出現,在發展部和尾聲中的閃現也加深了樂思的深遠含義,構成了音樂的另一種平衡,“莊嚴而緩慢的”與“極快而熱情的快闆”相互交替産生戲劇性。這一從交響樂角度構思的樂章在開始時奏出由強轉弱的和弦,然後過度(過渡)到快闆,快闆的驅動帶有很強的力量,左右“定音鼓似的振音”流露出積蓄已久的感情,高聲部與低音的對話在進行中越發變得廣闊,旋律的情緒越發顯得激動不安,而副題的出現又略微舒緩。關于第一樂章,貝多芬說“非這樣不可嗎?非這樣不可”。
在“流暢的行闆”一章中,貝多芬似乎不願過多地發展這個主題,他意識到,旋律本身是那樣的真摯感人,所以更适于采用簡單的回旋曲形式。甚至在勃拉姆斯的作品OP.5中,還出現了這兩個小節的影子,并且,與貝多芬相同的是,他們都将下面的旋律轉向了降A大調的低音區。在這段柔闆中,有兩個間插段,一個是間斷的間走,生動的獨奏在其中高高升起,還有一個更加激動不安,但是,其三連音節奏最終順應了開始的主題。
終樂章采取了奏鳴曲-回旋曲式,特征複雜而豐富,一部分充滿渴望,一部分充滿挑戰。據說貝多芬曾用充滿幽默感的方式演奏回旋曲主題,雖然凱魯比尼把它描述成“粗糙的”,克拉默認為它是“不連貫且雜亂無章的”,但是他們都贊成貝多芬的演奏富于性格和氣質。
“鋼琴要被他砸掉”,“他用特殊的方式控制住音符,加之一種輕柔滑動的觸鍵方法,使音色娓娓動聽,聽者可以想象他是在注視活生生的戀人”,這是貝多芬的管家辛德勒在回憶音樂家的時候的話。年輕的貝多芬,在鋼琴音樂中體現出令人震驚的戲劇性與激情,無論他的痛苦絕望抑或是勝利的歡呼,純潔愛情抑或是深刻的思緒,再用音樂闡釋出後,不僅震驚了維也納上層社會,即使180餘年後的我們,也永不能忘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