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是怎麼界定領導力的?
德魯克說,領導力就是把一個人的視野提到更高的境界,把一個人的成就提到更高的标準,錘煉其人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然後才能把一個人的潛力、持續的創新動力開發出來,讓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種成就。
領導力就是提升人的境界
領導者本身的定義是有人跟随,有人跟随你,你就是領導。最重要的,就是你把人領導到什麼方向上。所以,作為一個領導人,沒有選擇,要麼是領導,要麼是誤導。
很多所謂偉大的領袖,其實都是誤導的領袖,而不是領導的領袖。領導力不是中性的,不是越多人跟随你,你越能忽悠人,你就越成功。比如講市場營銷,那曆史上最成功的市場營銷者,也許就是希特勒和他的宣傳部長戈培爾。那個時候他們不但忽悠了全德國人,甚至忽悠了差不多全世界人,在他們發動戰争之前,不少西方國家的人都覺得希特勒帶來希望了,沒能看到希特勒的本質。這就是“成功”的營銷。“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這是戈培爾的名言,今天仍然還有人相信這一條呢。
企業家和管理者應該想一想,在你做生意的過程中,在你做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你是在提升自己和你追随者的境界呢,還是在讓他們堕落呢?這就是德魯克的管理學所堅持的,背後與衆不同的東西,他稱作“價值觀、信念和承諾”。德魯克說,這些東西是騙不了人的,就好像一個人正不正直,這是騙不了人的。
企業家和管理者的任何管理行為,一舉手一投足,都受到價值觀的支配。為什麼選擇做這件事,不做那件事?為什麼選擇這麼做,不那麼做?為什麼選擇用這個人,不用那個人?為什麼選擇跟這個人合作,不跟那個人合作?為什麼選擇這種績效評估标準?為什麼提倡這個方向?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有價值觀和信念,決定了是讓人提升還是讓人堕落,包括他自己。所以這個東西是騙不了人的。說到價值觀,一般人都認為價值觀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實際上,企業的目的也好,領導力也好,營銷也罷,它後邊都有價值觀的東西在裡面。
價值觀、信念和承諾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Management By Objective and Self Control),這是德魯克設計出來的著名的工具——用建立目标和在實現目标中通過自我控制的方式來實行管理——應該是這樣一個全面的解釋,“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翻譯得不太好,但它把個人的價值觀、長處、想要達到的目的和組織對社會的承諾、對顧客的承諾、想要達成的目标統一起來了,盡可能讓它們一緻。如果你能做到這樣,個人的潛力發揮出來了,個人得到了成就感,同時組織實現了它的市場目标,創造了社會價值,發揮了社會功能。
如果管理者能夠很透徹地理解每一個管理工具、每一個管理方法、每一種管理行為、每一個管理決策背後的這些原理,那麼管理者的行為就會越來越趨于一緻,不會自相矛盾。他們就會成為一個自覺的、帶來正能量的、給社會帶來進步的成功企業家。否則你可能暫時取得一些成功,但是這些成功背後,其實給社會帶來了破壞。
我覺得對于企業家、對于實踐者、對于管理者來說,學習德魯克,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背後的原理。隻有這樣,才能不浪費你那些深藏心底的寶貴的善意、與生俱來的創造的潛力,也不會浪費你的追随者的善意和潛力。
如果要達到這個目的,企業家需要學習理論,需要窮根究底,需要永遠有一把尺子建立自己的坐标系,這就是價值觀、信念和承諾。管理者必須永遠有清醒的頭腦,不斷反省自己,檢讨自己,才能夠接近文明人追求真理的境界。不光是管理學,任何學問都是這樣,到了最後,你才能探索到一個東西,那個東西是高于我們人類的,我們人類必須服從、必須尊敬。
在宗教裡,他們把它叫做宗教信仰。在中國,儒家沒有宗教信仰,但也有自己的倫理道德觀,把它作為自己做人的準則。我認為,德魯克的管理學也提供了這樣一扇窗口和通道,德魯克的管理學是最接近我們企業家行為和職業生涯的,每個管理者每天都要忙着處理很多事情,做這些事情有工具、有方法。當你走進德魯克管理學的門裡邊,會發現背後通向的是終極真理,通向的是信仰,是正信!我覺得這是德魯克的管理學對我們現在中國的市場、中國的社會、中國的企業家、中國的管理者、中國的知識工作者最大的意義和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