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霜降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哦

霜降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哦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8:49:57

大衆網·海報新聞訊10月24日1時20分迎來霜降節氣。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作為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之後,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氣流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增大。氣象預報顯示,受冷空氣影響,25日起,濟南氣溫将出現大“跳水”。24日傍晚至26日濟南市将出現大風降溫天氣。24日傍晚到25日北風3~4級陣風6級;同時氣溫将明顯下降,過程降溫幅度8℃左右。26日早晨氣溫降至最低,濟陽區、商河縣2℃,市區及其它區縣5℃左右,有霜凍;25~26日白天最高氣溫15~17℃。另外,24日夜間濟南市北部和東部地區有小雨,平均降雨量不足1毫米。

溫馨提示:希望大家及時添衣保暖。

霜降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哦(霜降變了天這些冷知識宜知道)1

霜降分三候

我國古代将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一候豺乃祭獸。意思是說豺狼開始大量捕獲獵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裡,用人類的視角來看,就像是在“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

二候草木黃落。俗話說霜降殺百草,霜降到許多植物失去了生機。鄭闆橋有名句,“删繁就簡三秋樹”,删繁就簡的手,就是霜降。

三候蜇蟲鹹俯。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态中,也啟示着人們注意休養生息。

農諺說,“霜降見霜,米谷滿倉。”中國北方地區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則是“三秋”大忙季節,雜交稻、晚稻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稭,耕翻整地。農諺說,“霜降到,無老少。”意思是此時田裡的莊稼不論成熟與否,都可以收割了。

霜降習俗知多少

霜降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哦(霜降變了天這些冷知識宜知道)2

2019年10月24日,山東臨沂,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秋色宜人。

登高望遠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吃蘿蔔

山東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秋後蘿蔔賽人參。蘿蔔是種家常菜,也被認為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生吃,做成熱菜,甚至還能做成藥膳。

霜降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哦(霜降變了天這些冷知識宜知道)3

濟南趵突泉菊花展即将開展

飲酒賞菊

在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今年,濟南市第40屆趵突泉金秋菊展将于10月25日啟幕。本屆菊展設置紮菊、大立菊、大懸崖菊、品種菊、專項品種菊、案頭菊、盆景菊等數百個品種、10萬餘盆菊花及菊花造型和小景。屆時,将為市民、遊客呈現一個全方位、多感官,集泉水文化和菊文化于一體的多彩盛宴。

霜降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哦(霜降變了天這些冷知識宜知道)4

柿子迎來豐收季

吃柿子

俗話說:“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霜降時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柿子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但要注意應适量而止。

“補冬不如補霜降”

民間有“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和“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藥補不如食補”,而且即使是藥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亂進補,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可能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對于小孩,則應順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

霜降節氣适合食用的有:全麥面、小麥仁、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藥、南瓜、蘿蔔、白菜、洋蔥、藕、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等。

若想收斂陽氣可在飲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内沒有涼寒,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姜、辣椒、芥末等。栗子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這時的進補佳品。(大衆網·海報新聞據央視網、大衆日報客戶端系列稿件綜合整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