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原來的市區就是市南、市北、李滄,後來又加上了崂山區,現在公認的也就是這四個區。不過,随着青島市區發展逐漸飽和,周圍郊區發展日益成熟,青島主城區範圍也該變一變了。
今年年初以來,短短的半年間,青島主城區範圍變了又變,真成了謎一樣的存在。
01 城陽入圍
今年3月1日,青島市公布《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第一次把城陽區列入了主城區範圍:
這份文件中,青島主城區範圍是市南、市北、李滄、崂山和城陽區,關于城陽區的定位是:有序推進城陽建成區、青島高新區和流亭機場片區規劃建設,完善交通、市政、文化、科教、醫療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承接老城區部分功能疏解,集聚高端資源要素,吸納年輕人創新創業,打造主城區新的崛起闆塊。
郊區或者說叫主城片區是黃島(西海岸新區)、即墨、膠州,功能定位是與主城區協調發展,主輔聯動。
原來備受關注的藍谷,則和董家口、姜山、南村一個級别,成為功能性戰略節點。
平度、萊西是綜合性節點城市,也就是青島的衛星城市。
從上面這張圖中還可以看出一點,青島市區-城陽-高新區-膠州-濰坊的這一個箭頭特别粗,這将是十四五和2035年之前青島的主發展方向。
《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是對青島未來五年甚至十五年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是一份特别重要的文件。在這份文件中把西海岸新區遊離在青島主城區之外,一度讓人特别意外和惋惜。
02 高新區入圍
今年3月25日,青島發布新一輪招生政策,其中的亮點在于高新區:局屬公辦普通高中面向市内三區、崂山區和高新區招生。
這句話的意思是,高新區在中考報錄中已經和崂山區同一級别了,這是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都不曾享受到的待遇。
在行政上作為城陽區的一部分,高新區率先獲得青島“主城區”的認可,這讓城陽區情何以堪。
青島目前基礎教育的現狀是,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市内三區(市南、市北、李滄)是一個整體,崂山區是一個,高新區是一個,其他區市各自是一個;中考時,或者說高中階段,市南、市北、李滄、崂山區、高新區是一個整體,其他區市各自是一個整體。
這之後,高新區的教育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除了青島中學、青島實驗學校、高新區實驗小學、高新區銀海學校外,58中高新校區要增加小學、初中部分,其中高、初、小階段分别由58中本校副校長、青島實驗初級中學副校長、嘉峪關學校副校長負責;清華附中青島分校傳了很多年,前段時間終于落地簽約;最近又傳出中歐國際城中學将由青島三十九中來辦學。
從上面這些學校可以看出,高新區的教育簡直就是名校堆積式發展,而且與青島市區的名校關系密切。
高新區是青島諸郊區中唯一把主城區地位落到實處的區域。
03 黃島入圍
日前,《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啟動公示。
2019年5月,國家曾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幹意見》,明确将原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規劃等統一融合為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并指出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可見,《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是一份重要的規劃性、指導性文件。最近不少大城市都發布了相似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都是應國家這個《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幹意見》文件的要求。
在《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青島主城區範圍又雙叒叕變了:
“一主”指東岸-城陽-黃島,共同打造更高能級的主中心城市,都市區綜合服務中心;“三副”指膠州、即墨、膠南,打造都市區副中心城市,承擔都市區專業化高端功能;“兩城”指董家口港城、藍谷海洋科學城,打造都市區外圍新城。
《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和《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的區别是:
原黃島區入圍青島主城區,和城陽區同一級别;膠州、即墨、原膠南為郊區;原來是藍谷、董家口、姜山、南村四個外圍節點,現在變成了藍谷和董家口兩個。
但上述這兩張圖仍有幾個點需要特别注意:
兩張圖中青島市區-城陽-高新區-膠州-濰坊的這一個箭頭,或者說叫青濰陸海發展軸都是最粗的,《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甚至已經開始叫“主軸”,是未來青島發展的主要方向;
《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這張圖中,青島市區到城陽是雙向箭頭,到黃島則是單向箭頭,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04 幾點看法
青島近些年的發展中有兩個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環灣發展”“三灣三城”。
一開始是環灣發展,一個顯著的特征是高新區、紅島規劃了很多大項目、大配套,不是青島之最就是以“青島”命名,可惜很多至今都沒有完工。
然後是三灣三城,從藍谷到靈山灣影視、古鎮口、董家口,從11号地鐵線到13号地鐵線,這條超長的海岸線上出現了衆多大項目、高校和房地産。
城市都有有效半徑,太遠了難免顧不過來。
從自貿區、上合在膠州灣沿岸的落地,到《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兩份重要文件把城陽、原黃島區納入主城區,大有從“三灣三城”向“環灣發展”回歸的意思。
這一點在《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空間結構圖上最明顯,膠州灣沿岸已經被發展軸填滿,青島市區-城陽-膠州,青島市區-原黃島區-膠州,兩條發展軸在灣底的膠州會師。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條最适合青島發展的方向。
本文來自青城山說,專寫青島城市發展和樓市分析
#青島##黃島##西海岸新區##城陽##膠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