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圖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要到了。祭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張圖是清朝的孫溫繪制的祭祖圖。清明節祭祖是中國人的傳統。流傳千年,現在每到清明節時依然能夠見到如畫中這樣祭祀祖先的場景。正所謂“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各地祭祖的風俗各有不同,後學整理了下,供大家參考學習。
《大戴禮記·禮三本》說:“天地是萬物的本源,先祖是族類的本源,而父母是人的本源。”祭祀天地,是報答天地覆載之德,而祭祀祖先,則是在盡孝道,感謝祖先賜予生命之恩。世間人通過祭祀來祈福和報答先祖的庇護和保佑。
祭祖不僅僅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家風的傳承,更是一種心與心的溝通。千萬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長治久安、盛而不衰,便是得益于不忘祖宗之德。
中國各地的祭祖儀式因各地的習俗而有所不同,當然不忘祖先是相同的。那麼,佛弟子在清明節期間應該如何正确祭祖呢?印光大師在其《文鈔》中有相關表述。故後學整理出來給大家分享參考:
1.念經回向
祭祀祖先,固然應當以誦經、持咒、念佛為主。但焚化箔錠的民俗,也不适合廢除,因為不能确定他就往生了。即使确定他往生了,也不妨讓沒有往生的人拿去用。從這裡可以看出,大師也并不反對佛弟子焚燒紙錢錫箔等。
【原文】佛弟子祭祖先,固當以誦經,持咒,念佛為主。焚化箔錠,亦不宜廢,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資之以用耳。(文鈔續編·卷一·複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
2.祭祖須用素食
人們在吃 肉這件事,真是件大怪事,但因為傳統習慣這樣做的時間太久了,不知道這是錯誤的,反而認為必須有肉才是禮節。世俗的人們對這個已經習以為常了。真正為了祖先好,不殺是為最好。
4.錫箔不可廢除
關于這個祭祖燒紙錢錫箔類,也不必一定要燒多少。必須知道這是救濟孤魂用的,佛菩薩,以及往生的人,一點沒有用處。也應當以佛力、法力、心力,變少錫箔,成多錫箔。如果想使它們各自都得到一個,縱然是幾千萬萬的錫箔,也不能夠遍及,因為孤魂與鬼神,遍滿虛空的緣故。如果知道變少成多的義理,那麼也就盡了救濟孤魂的心,而且沒有任意浪費的過失。這是在于每個人至誠觀想布施,那麼心力周遍,冥界資财也随着周遍啊!
【原文】錫箔亦不可廢,亦不必一定要燒多少。須知此濟孤所用,佛菩薩及往生之人了無所用。亦當以佛力,法力,心力,變少成多。若人各得一,縱數千萬萬,也不能遍及,以孤魂與鬼神,遍滿虛空故也。若知變少成多之義,則濟孤之心亦盡,而且無暴殄之過。是在人各至誠以将,則心力周遍,冥資亦随之而周遍矣。(文鈔續編·卷一·與李慧澄居士論焚化經灰及往生錢書)
古人說,祭祖即得福,關于祭祖,歡迎交流!!
個人覺得:祭祖是一種家風文化傳承,一般的祭祖除開當地的風俗。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上三支香,點蠟燭,供糕點和水果,目前也有鮮花祭祀祖先的。這些都很好。還有一最主要的就是要心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