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恐懼》這本書,正如其開篇所說,是為“我們這些并非天才的人,讨論的有關藝術創作的問題”,其中也包含了寫作。
在上一次的閱讀中,作者介紹了創作者将面臨的恐懼,以及鼓勵和總結,那就是:持續創作的人,都是學會了如何持續創作的人,即學會了永不放棄的人。
這似乎是句廢話,所以這一期,來聊聊書中那些很實用的鼓勵,和寫作相關的建議。
01
“幾個假設”
書中,針對“恐懼”,作者提出了幾個強有力的假設,至少我看完,覺得有被鼓勵到,那就是:
1、藝術創作的技巧可以學習。天賦和努力是相輔相成的。
2、藝術品是由普通人創作的。因為“完美”的造物不會去創作。
3、創作和欣賞藝術品有本質的不同。創作需要學習,十分辛苦而孤獨,但好在,“即使是失敗的作品也是有價值的”。
02
“當不創作的痛苦超過了創作的痛苦,藝術家才會開始創作。”
盡管充滿恐懼、不确定性,但身為創作者的兩人卻無奈的表示:創作欲望是無法扼殺的。
“因為創作美好、有意義和有感染力的作品的欲望,是自我意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生與創作一旦遭遇,就會立即密不可分。”
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度過創作的恐懼呢?作者給出了這些建議:
1 了解那“幾個假設”
相信自己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能通過訓練獲得創作的技巧。何況,又有哪個普通人是真正的普通呢?這世上并無真的一無是處的人。
2 不放棄原則
可以多結交從事藝術創作的朋友,經常分享彼此正在創作的作品。注重交流,而不是把博物館/出版視為作品的最終目的地,因為,如果一切順利,他們最終會自動找上門來。
3 控制想象力
對寫作而言,想象力無疑是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完成一件作品,某種程度上必須和想象力對抗。
“完成一件作品意味着失去了你的構想以其他形式實現的可能,這是難以避免的。……與你的想象相比,最終完成的作品總會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查爾斯·埃姆斯可稱得上是二十世紀的文藝複興巨匠,他曾風趣地抱怨說,自己隻用了百分之一的精力去構思設計,而其餘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都用在了不使創作偏離這個構思上。這個情況不足為怪。
實際上……導緻實際創作與想象不符最常見的障礙,并非創作不力,而是想象力過于豐富。”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曾與另一個編劇共同創作一個劇本,當時,我們已經有了一個核心idea,于是我主張先走大網,再添加新穎的小元素,對方則堅持先要想好一切才能動筆。這并無對錯,但當我發現對方的想象力之豐富,以至于每次開會都不是在讨論核心框架,而是試圖融入層出不窮的新劇元素時,我預感這件事将面臨失敗——實際上,最終我們花了1年,連劇本大綱都沒能确定。
可見,想象是一回事,做減法,并讓你選擇的元素得以落地,是另一回事。
4 駕馭材料
關于這一點,可以單獨寫一本書,比如《卡片筆記寫作法》。
5 不要害怕“不确定性”
此部分,作者舉了好幾個例子,我直接摘錄于此:
“托爾斯泰的時代還沒有打字機,他的《戰争與和平》改寫了八次,甚至排版後還在校樣上進行修改。
威廉·肯尼迪承認,自己的小說《腿》(Legs)修改了八次:“其中七次改得不好,六次改得特别糟糕。第七次修改還不錯,但是篇幅過長。那時我的兒子六歲,與我的小說同齡,而且與我修改稿摞起來的高度也差不多。”
許多小說家早就發現,事先寫出的故事梗概根本沒有用,因為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各種角色都會逐漸擁有自己的生命,乃至作家本人最後看到這些角色的作為和對話時,會和讀者一樣感到驚訝。”
當然,大綱是重要的,具體可參見《這樣寫出好故事》。
針對不确定性,作者坦言:從事創作不可避免地要随時面對不确定性的問題,若想成功,就必須學會應對。
我可以補充一句話:心理建設很重要。
6 相信自己
參見“幾個假設”,去相通一件事,那就是:“如若才華真是先決條件,那麼越優秀的藝術作品就應當越容易創作才對。但命運不會如此慷慨。”
想通之後,“隻有大量創作,然後慢慢去蕪存菁并放棄與你風格不符的東西,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這就是反饋,也是了解自身創作理念最直接的方法。”
7 不要執着于“完美”
不要認為優秀的作品就是完美的作品。因為,“藝術品是由人創作的,既然人不是完美的,人創作的作品也不會是完美的。”
同時,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你會進入一個死循環:“你的作品出了錯,你拖延,你放棄。”
我以及身邊很多人,太多流産的計劃,無不始于“追求完美”。
8 接受自己
不要把控制權交給受衆,作者告訴我們,“藝術家面臨的兩難困境再清楚不過:冒着不被接受的風險去探索新的世界,或者追随前人的腳步去尋求公衆的認可。毋庸置疑,如果首要目标是尋求公衆的認可,那麼後者絕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但最終,“唯有堅持自己創作理念的人,才能回過頭來清醒地認識這個問題:作品是否能被公衆接受,不在于它是否被視為藝術品,而在于它能否被視為你自己的創作。”
這一點之于寫作,我想,大概就是要敢于呈現自己的風格吧。
9 好習慣
簡言之,養成良好的創作習慣,找到适合你創作的生活方式。
10 不要比較
他人即地獄。
“害怕自己的作品得不到應有的認可,帶來的是憤怒和痛苦;害怕自己沒有其他藝術家優秀,則隻能令你憂郁。
……否定别人的勝利,也改變不了你遲早會失敗的事實。在某些比較中,失敗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其實,整本書看完,你會發現,度過恐懼的方法也是老生常談,那就是:
不放棄對自己的信任、
有方向的努力,
以及很多很多的耐心。
在這個個性化的時代,創作并非多麼特别的事情,但它又那麼令人着迷,正如作者所說:“在黑暗的劇院裡,一個身着晚禮服的男子揮了揮手,于是一隻鴿子出現了,我們将此稱為“魔術”。在充滿陽光的工作室裡,一個畫家揮了揮畫筆,于是一幅畫完成了,我們将此稱為“藝術創作”。有時候,這兩者的區别并不明顯。”
最後,送上書本最後的一段話,與君共勉——
“總而言之,
你必須進行選擇,
更準确地說,
是從錯綜複雜的多種可能性中進行選擇:
是竭盡全力地去創作而冒可能不快樂的風險,
還是消極地等待一定使你不快樂的結果。
事實上,
你最終是要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間進行選擇。
說來奇怪,
不确定才是讓人感到心安的選擇。”
記住
減法比加法更能讓靈魂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