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引起全球矚目的本屆北京冬奧會2月20日在鳥巢完美落下了帷幕,許多人都對閉幕式上美奂絕倫的表演和場景感歎不已,但是其實在閉幕式上,還隐藏着中華文化的許多個知識點,不知道您有沒有看出來。
本期以史為鑒就簡單跟大家聊聊閉幕式中隐藏的五個中華文化的知識點。
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在本屆冬奧會的閉幕式上,當著名大師李叔同作詞的《送别》歌曲響起時,場上的演員們手捧柳枝緩緩出場。
柳諧音留,柳枝從先秦時期開始,在中華文化裡一直是送别的代名詞。
《詩經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詩句;
唐代詩人王維在著名的送别詩《送元二使安西》中也寫道“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叔同在《送别》歌詞裡也有“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之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這第一個知識點就是柳了。
二、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在本屆冬奧會的閉幕式上,煙花組成的漢字“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以及對應的英文“One world One famliy”讓全世界為之驚豔。
其實“世界大同”和“天下一家”可以說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對于世界、國家、國君、百姓的認知。
這句話是出自于儒家經典著作《禮記》。
在《禮記》的《禮運》篇中,儒家描述了一番儒家理念中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而“天下一家”也同樣是出自于《禮記·禮運》,裡面提到:
“故聖人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
在清末時期,革命先輩就是在民族存亡的緊要關頭,喊出來了“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
可以說“世界大同”和“天下一家”既有中華民族古代哲學思想,也有近現代民族危亡情況下的現代理念。
三、親結其缡,九十其儀
繩結在中國曆史上曆史極為悠久,遠古時代,沒有文字,先民就用結繩的辦法記錄發生在身邊的重大事情。
也就是著名的結繩記事:“上古結繩記事,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也就是說,結繩最早的含義是紀錄、契約;到了後來,結繩又有了“結合”、“聚集”的含義,比如我們常用的“結婚”、“結義”、“結盟”等等詞語都有這樣的含義
《詩經》中說:親結其缡,九十其儀。
意思是女兒出嫁時 ,母親一面與其結繩結,一面叮囑婚禮禮節時的情景。而這兒的“結缡”已經有了結婚的含義了。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繩結在民間具有了越來越多的含義,不同的繩結代表了不同的期望和祝願。
比如同心結象征着愛情;祥雲結代表着吉祥;如意結寓意着萬事如意;壽字結代表着壽比南山……
而現在,中國結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張靓麗名片,這次閉幕式上,中國結的多次亮相也讓世界再次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除了上述三個知識點,在本屆冬奧會的開閉幕式上,可以說每一個節目,每一個畫面都融入了濃厚的中華文化。
比如本屆冬奧會開幕時間是二十四節氣的立春,而閉幕式前一天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
開幕式上展示了中華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閉幕式上就推出十二生肖的雪車;
在本屆冬奧會期間,恰好趕上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這一天大家要挂燈籠,鬧花燈;吃元宵,猜燈謎……
閉幕式上也把正月十五鬧花燈的一幕展現出來。
還有開門迎客的“冰雕中式門窗”、傾瀉而下的“黃河之水”,來自中國古代的同心圓玉璧的奧運獎牌、演唱歌曲孩子們衣服上的剪紙造型……
“5000年曆史積澱中所形成的中華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此次北京冬奧會上處處可見、大放異彩。”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陳甯說道。
在本屆冬奧會開閉幕式上,你印象最深刻是是哪一幕呢?歡迎留言一起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