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幾十種交情,給你說盡!
何謂“交”?
象形獨體文,象交形,象人兩小腿交叉之形。
本義:交叉,二小腿交叉。
識字歌謠:
交象形,象二腿交;
腿交叉,二腿相交。
(本圖文源自《人字學習法》體系)
有一種“交”,情很淺,隻一面半面,泛泛點個頭
一面之交
隻見過一面的交情。
比喻交情很淺。
出處自漢·崔寔《本論》:
“且觀世人之相論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決。”
例子:
咱們總算有一面之交,在兵營裡你伺候過我;再說咱們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擔着好大的處分來給你送個信。(老舍《駱駝祥子》十一)
近義詞:萍水相逢
反義詞:莫逆之交、情深誼厚、一見鐘情
半面之交
同别人隻見過一面的交情。
意謂交情不深。
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62回:
“我與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語從何而來?”
例如:
我與道友未半面之交,此語從何而來。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二回)
近義詞:一面之交
反義詞:莫逆之交
點頭之交
指交情甚淺特别淺薄,隻會見了面點個頭的交情。
見了面隻不過點點頭而已。
出自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
“少說也有百兒八十,點頭之交,那就數不清了。”
近義詞:一面之交
泛泛之交
泛泛:平常,不深厚。
指交情不深。交情不深的朋友。
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三十八:
“朋友交遊,固有深淺,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有一種“交”,不分貧賤,如杵臼,布衣,車笠
杵臼之交
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
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
指不計貧賤的友誼,常用于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份。
出自南朝·宋·範晔《後漢書·吳祐傳》:
“公沙穆來遊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近義詞:君子之交
反義詞:小人之交
杵臼交
指不計貧賤的交誼。
例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成仙》:
文登周生,與成生少共筆硯,遂訂為杵臼交。而成貧,故終歲依周。
臼杵之交
臼:石制的舂米器具。杵:舂米的木棒。
臼與杵不相離。
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貧賤之交
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指貧困時結交的朋友。
出自《後漢書·宋弘傳》:
“(光武帝)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
舊指貧寒老友。
含褒義,表示貧民間的友誼。
原意是指顯貴的人和平民交往;
後來也用來指貧賤百姓之間的交往。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三》:
“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币,願君以此從衛君遊。”鮑彪注:“言交于未貴時。”
例如,唐·無名氏《邺侯外傳》:
敕與太子諸王為布衣之交。
近義詞:生死之交、患難之交、忘年之交
反義詞:酒肉朋友
車笠之交
車:車馬;表示高貴;
笠:鬥笠。表示貧賤。
指不以貴賤而異的朋友。
出自晉代周處《風土記》:
“越俗性率樸,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犬雞,祝日:‘卿雖乘車我戴笠,後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君乘馬,他日相逢君當下。’言交不以貴賤而渝也。”
有一種“交”,情深笃,如金石金蘭,可斷金
金石之交
交:交情。
像金石般堅固的交情。指友誼很深。
比喻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交情。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韓信傳》:
“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禽矣。”
近義詞:生死之交、患難之交
反義詞:一面之交、對頭冤家
金蘭之交
金:金石。
像金石般堅固的交情。
出自《漢書·韓信傳》:
“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
近義詞:生死之交、患難之交
反義詞:一面之交、對頭冤家
斷金之交
指情深誼厚的朋友。
出自《周易·系辭上》: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有一種“交”,知心知己,忘形忘年,傾蓋如故,視為心腹
忘形之交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
同“忘形交”。
出自明·楊循吉《吳中語·魏守改郡治》:
“然蒲圻愛彼殷勤,竟遂棄寐告,為。忘形之交”
忘形交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
出自《新唐書·孟郊傳》:
“孟郊者,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諧合。愈一見,為忘形交。”
忘年之交
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指年齡輩分不相同的人結交而成的朋友。
例如:
陳泰歎服曰:“公料敵如神,蜀兵何足慮哉!”于是陳泰與鄧艾結為忘年之交。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一回
忘年交
即不拘年歲行輩産差異而結交的朋友。
同“忘年之好”。
出自《南史·何遜傳》:
“遜字仲言,八歲能賦詩,弱冠,州舉秀才。南鄉範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例如:
這一天早上,他正在看天空的浮雲,正正經經并沒想到要撒謊的時候,忽然迎面來了一位忘年交。
——茅盾《老鄉紳》
傾蓋之交
蓋:古車篷;傾蓋:停車。
指一見如故的朋友。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念秧》:
“誤認傾蓋之交,遂罹喪資之禍。”
心腹之交
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指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或指可靠的朋友。
出處于明·施耐庵《水浒全傳》第三十九回:
“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徑入來同坐何妨!”
示例:
元末明初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
“吾與黃祖心腹之交,舍之不義。”
有一種“交”,情親密,如水魚,如爾汝,如一人
水魚之交
指象魚和水二者的關系一樣。
舊時指君臣之間或夫妻之間的情誼。
出自《管子·小問》:
“詩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魚,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甯子其欲室乎。”
一人之交
親密得象一個人。形容交情深。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
“那時我家先父就和婁氏弟兄是一人之交。”
近義詞:情同手足
爾汝之交
亦作“爾汝交”
爾汝:古人彼此以爾汝相稱,表示親昵。
指不拘形迹,十分親昵的交情。
爾汝交
爾汝:你。
彼此以爾和汝相稱,表示親昵,不分彼此的交情。
指關系親密。
出自元·辛文房《唐才子傳·鮑溶》:
“與李端公益少同袍,為爾汝交。”
近義詞:爾汝之交
有一種“交”,親如兄弟,八拜莫逆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見長輩的禮節;
交:友誼。
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姐妹。
比喻關系極為密切。
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
例子:
今日在聖賢爐前成了八拜之交,有福同享,有馬同騎。
——清·李綠園《歧路燈》卷二十
近義詞:金蘭之好、八拜為交
反義詞:一日之雅
莫逆之交
莫逆:沒有抵觸,感情融洽;
交:交往,友誼。
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出自先秦·莊周《莊子·大宗師》:
“三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例子:
少與崔浩為莫逆之交。
——《北史·眭誇傳》
近義詞:生死之交、莫逆于心
反義詞:一面之交
有一種“交”,深得很,經患難,曆生死,要刎頸
患難之交
交:交情,朋友。
在一起經曆過艱難困苦的朋友。
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薦舉》:
“仲舉與文貞在武昌,因患難之交,讷黑窯匠以一文。”
例子:
他們是患難之交,彼此了解,情同手足。
近義詞:生死之交、患難與共、刎頸之交
反義詞:酒肉朋友、狐朋狗友、狼狽為奸
生死之交
同生共死的交誼。
出自元·鄭德輝《绉梅香》:
“晉公在槍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槍,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生死之交。”
例子:
胡采《<在和平的日子裡>序》:“對于在老閻和梁建這一對生死之交的老戰友之間所發生的嚴重分歧,深深感到煩惱。”
近義詞:情同手足、患難之交
反義詞:一面之交、誓不兩立
刎頸之交
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例如,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三回:
他有個閨中談禅的密友,卻是個刎頸之交的嬌妻。
近義詞:患難之交
有一種“交”,勢利勢力,市道烏集在一起
勢利之交
勢:權勢;利:利益。
為權勢和利益進行的交往。
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出自《漢書·張耳陳餘傳贊》:
“勢利之交,古人羞之,蓋謂是矣。”
例如:
然棄本要末之徒,知進忘退之士,莫不飾才銳智,抽鋒擢穎,傾側乎勢利之交,馳騁乎當塗之務。——《晉書·潘尼傳》
勢力之交
勢:權勢;交:交往。
為權勢利益進行的交往。
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餘傳贊》:
“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市道之交
指買賣雙方之間的關系。
比喻人與人之間以利害關系為轉移的交情。
是說人們出于個人利益而相互交往。
出自《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廉頗之免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乃複用為将,客又複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示例
我們不要有市道之交的朋友。
明·李贽《續焚書》:“以天下盡市道之交也。”
烏集之交
指以利聚合,不以誠相待的交情。
出自春秋·齊·管仲《管子·形勢解》:
“與人交,多詐僞無情實,偷取一切,謂之烏集之澔。”
有一種“交”,情青梅,一起竹馬,一起總角
竹馬之交
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
童年時代就要好的朋友。
出自唐·李白《長幹行》: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裡,兩小無嫌猜。”
例子: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場:
“他和蔡文姬是竹馬之交,他們是太親密了。”
近義詞:青梅竹馬
總角之交
總角:古時孩童頭發髻。
指童年時期就結交的朋友。
出自清·和邦額《夜譚随錄·崔秀才》:
“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總角之交,應非泛泛也。”
近義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有一種“交”,很君子,淡如水!
君子之交
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出自莊周《莊子·山木》: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近義詞:君子之交淡如水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
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攏、利用。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表記》:
“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近義詞:君子之交
反義詞:小人之交甜如蜜
淡水之交
友情像水一樣清澈。指不以勢利為基礎的朋友。
出自《莊子·山木》: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例如:
安宅與不佞遊,于今六七年,淡水之交,始終如一。
——明·朱之瑜《與奧村庸禮書二十二首》
有一種“交”,很道義
道義之交
交:交情,友誼。
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
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自《歧路燈》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十八回:
“道義之交,隻此已足,何必更為介介。”
有一種“交”,情深厚,如管鮑,如缟纻!
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
指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深厚友情。
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形容朋友之間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關系。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近義詞:生死之交
反義詞:點頭之交
缟纻之交
缟纻:缟帶和纻衣。
缟帶指用白色絹制成的大帶。
纻衣指用苎麻纖維織成的衣服。
指交情笃深。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之公子劄)聘于鄭,見子産,如舊相識,與之缟帶,子産獻絲甯衣焉。
謂子産曰:“鄭之執政侈,難将至矣!政必及子。子為政,慎之以禮。不然,鄭國将敗。”
晉·杜預注:
“吳地貴缟,鄭地貴纻,故各獻己所貴,示損己而不為彼貨利。”
有一種“交”,不一般,再世紀群!
再世之交
指與人父子兩代都結為朋友。
出自《宋史·邵伯溫傳》:
“伯溫入聞父教,出則事司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輩行,與伯溫為再世交。”
紀群之交
紀、群:人名,陳紀是陳群的父親。
比喻累世之交情。
例如:
放心,我與他家是紀群之交,關系不比尋常。
我是@漢字谷主,歡迎關注
【人字學習法、說文解字、漢字思維、快速識字、國際中文,漢字博物】
想了解《人字學習法》,提升孩子的漢字能力!請關注本号,私信留言 :10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