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人類産生語言,目的是為了表達和交流。每個人在每天的日常生活裡,都要說很多句語言,并且,每句語言往往要在特定場合和環境下說出,才能準确地傳達出自己的意思和思想。
比如,人們上街購買任何物品,通常以“買東西”來統稱。
但是,“買東西”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彙,無法具體描述出究竟要買什麼,可以指代購買的一切物品。
東西隻是天地之間的兩個方位,按照思維邏輯,人們購物時為何一定要說“買東西”?而不能說“買南北”呢?
這個問題雖然簡單,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現代人對它似是而非,無法準确說出它的典故。
實際上,古人也探讨過這個問題,南宋大學問家朱熹先生當年也對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就考問自己的學生,學生的答案讓他非常滿意,他忍不住直誇學生有思想。
相傳,朱熹當時正在上課,學生們全神貫注地聽着。突然間,一名挎着籃子的女子出現在學堂,她的腳步聲即刻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有的學生甚至盯着女子打量,忘記了課堂的紀律。
朱熹看到課堂的氛圍被打擾,本想教育大家重新轉移注意力繼續聽課,但他靈機一動,就順勢借此機會向大家提問,想考察一下學生們的随機應變能力。
朱熹問道:這個女子手裡提着的籃子想必你們都已經看到,那麼我想問問大家,這個籃子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
從古至今,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傳授知識,這樣平淡無奇的問題,如果放到現代社會,會被認為是誤人子弟,然而,朱熹生活的時代,正是“理學”興盛的時代,理學推崇“格物緻知”,強調人們在推究事物原理的過程裡獲得知識。能這樣獲得知識的人,通常被看作是智者。
大夥不愧是朱熹的學生,對先生的意思立刻領悟,紛紛發散思維踴躍發言,說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
一名學生喊道:先生,她提着籃子肯定是去買東西的。
朱熹看到大家興緻頗高,接着發問:她為什麼一定要去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呢?誰能答出買東西是什麼意思?
提出這個問題後,朱熹也感到很難堪,因為他也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他想通過這個問題來看看大家是不是喜歡思考的人。
學堂如同被按下了暫停鍵,大家頓時陷入沉默。突然間,一名10歲的孩童,戰戰兢兢地站起來,清了清嗓子,說道:先生,我知道是怎麼回事。
朱熹眼睛一亮,示意小家夥來回答。小家夥說:人們所講的買東西,我覺得并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事物,應該指的是方位。按照“五行學說”來講,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中間屬土。籃子屬木,遇到火會燃燒,遇到水會洩露,唯有木和金能夠被籃子接納。所以,上街上購物就變成了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或者買中。
一名10歲孩童能有這樣的見解,立刻赢得了其他學生的掌聲,朱熹更是對其刮目相看,連連稱贊他講得好。
從朱熹和學生問答的故事裡,似乎解決了人們對“買東西”這個詞彙含義出處的疑問,實際上,孩童的回答完全正确,“買東西”的意思就是這樣得來的。
不過,關于“買東西”的典故可不止這麼一個。
朱熹與孩童問答的故事,在明代崇祯年間其實還有另一個版本。
清朝文獻記載,崇祯皇帝某次跟群臣讨論問題時詢問一些物品的市價,湊巧說到了買東西,就順勢問群臣為什麼是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大臣周延儒說出跟10歲孩童差不多的答案,但他的觀點略微不同,他說南北為水火,水火曆來不能相容,因此隻能說成買東西。
這些故事畢竟是古人在文獻中記載的,是否真實很難說清。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百家講壇》的于赓哲教授前些年曾專門講過“買東西”的出處。
根據考證,“買東西”一詞的說法在明朝中期才出現,之前在人們的語言交流裡不曾有過這個概念。
那麼,這個概念究竟是怎麼産生的?到目前為止,曆史學界還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定論,不過,一些文獻還是或多或少給出了還算靠譜的論證。
第一種記載這樣說:漢語以簡潔凝練、含義豐富而著稱,漢語的言說方式非常推崇省略的方式,用最少的文字來表達更豐富飽滿的意思。比如,人們描述一年四季時,通常用“春秋”來表示。方位有東西南北中,就一概而論統稱為東西。人們出去購買物品時沒有明确表示要購買的内容,就得需要一個大概念來包容和概括,而最大的概念莫過于五個方位,因此,“買東西”一詞就應運而生。
第二種記載指出:從明朝中後期以來,國内外的貿易相當發達,中國與東洋和西洋的交易非常頻繁。所以,跟東洋與西洋的交易就變成了購物的代名詞,逐漸衍生出“買東西”的說法,一直流傳至今。
第三種說法認為,“買東西”跟古代市場的格局有關,人們在東市買馬,在西市買鞍,東西二市相結合,滿足了人們的購物要求,所以稱之為“買東西”。
由此可見,“買東西”這個說法的由來,要麼跟漢語推崇省略的語言特色有關,要麼跟東西方商貿往來的交易傳統有關。至于第三種說法,認同的人不是很多,大部分學者認為第二種記載更可信。
朱熹與10歲孩童的精彩問答,更像是理學家為了宣揚“格物緻知”的理學觀念,而杜撰的民間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