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随園記食

随園記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23:08:12

原文:小饅頭、小馄饨:作饅頭如胡桃大,就蒸籠食之。每箸可夾一雙。揚州物也。揚州發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小馄饨小如龍眼,用雞湯下之。

淸 袁枚《随園食單》點心單

宮廷禦膳有小窩頭,随園佳肴有小饅頭,用上等白面制成,就籠蒸食之。每箸可加一雙。用楊州發酵最佳,手捺之不楹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确為人間尤物,與之相配小馄饨,小如龍眼用雞湯下之,小巧可愛。

随園記食(随園食話随園小饅頭)1

饅頭,又稱之為馍馍,馍應是山西、陝西的方言,河南、江蘇北部、山東西部也有這麼叫的,有人認為馍字來源于饅字,因口音變換而來的,三國時諸葛丞相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班師回朝過江時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隻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承相不忍用人頭祭祀,于是命手下殺牛宰豬做餡,用面團包成圓形,捏上眉眼鼻子叫饅頭,“饅”與“蠻”音同,“饅頭”即意為“蠻頭”,投于水中以示供奉,這大概就是饅頭的起源了。自諸葛丞相以饅頭代替人頭祭泸水之後,饅頭就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當初饅頭都是帶肉餡的,而且個兒很大,饅頭成為食品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态。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由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如白面饅頭,玉米面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叫法也不盡相同,在山東有一種糟香烤饅頭,老肥發酵時添加了酒曲,成品膨松暄軟,有韌性,耐咬嚼,形态飽滿,潔白光亮,酒香宜人,每逢節日頂部會印上大紅印,擺在桌上特喜慶。

按理說饅頭其中有餡,應叫大“包子”,但南方管包子不叫包子叫饅頭。還有新鮮的呢,古人還管饅頭叫“餅”,凡以面揉水作劑子,中間有餡的,都叫“餅”。《名義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集韻》:饅頭,餅也。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現在的饅頭。唐以後,饅頭的形态變小了,稱為“饾饤”,韓愈有詩;“或如臨食案,肴核紛饤饾”,“饾饤”又泛指點心之類,當時把饅頭列為了點心,饅頭還是作為看席供觀賞供品。宋時饅頭成為大衆經常食品,《武林舊事》有:“羊肉饅頭”、“大學饅頭”記載。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不管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祭供之用。明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筆》中記:“祭功臣廟,用饅頭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甯、上元二縣供面二十擔,祭畢送工部匠人作飯。”至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南方的饅頭實則包子,以面粉發酵和餡心精細取勝。發酵所用面粉“潔白如雪”,餡心随季節變換,餡料品種豐富多彩,口味有甜有鹹,鮮香味美。

随園記食(随園食話随園小饅頭)2

饅頭是将面經發酵後再蒸熟的,發酵面團又分酵母發酵、化學發酵、物理發酵三種,過去沒有鮮酵母,做發面制品,通常采用面肥發酵法。面肥一般家庭稱為老面、老肥、老酵母、引子等。面肥發酵又分大酵、嫩酵、碰酵、創酵等諸多名堂,所謂大酵面,就是用老酵做引子和面發酵,老面發酵屬于比較傳統的工藝,操作比較麻煩.不但需要發老面, 它所需的發酵時長,一般冬天要發7小時,夏天發3小時,春秋天發5小時。而且發好以後還要兌堿,兌的不好又會影響出品的質量。大酵面适宜制體形大而松軟的食品,如鮮肉大包、豆沙大包、花卷等。

随園記食(随園食話随園小饅頭)3

在随園袁府,小饅頭不是主食,是當點心用的,所以不大,饅頭如胡桃大,就蒸籠食之。每箸可夾一雙。袁枚甚是喜愛,稱贊小饅頭:“用揚州發酵面最佳,手捺之不楹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這小饅頭壓扁了還能隆起恢複原樣,真神了!原來揚州發酵面團是用面肥做引子,技術關鍵是對堿,對堿量大小一般采用感官檢驗,常見的方法有:嗅、嘗、看、聽、抓、烤等方法。依食單制法,将面粉加酵面、糖和面,揉到面團不沾手,不沾盆,而且面團發光就好了。和好面後發酵50分鐘。發好的面用堿揉均,下劑子揉成小饅頭碼入茏屜,上鍋至蒸十五分鐘即可,成品小巧玲珑,精巧必緻,令人不忍下箸。

随園記食(随園食話随園小饅頭)4

小饅頭配上用雞湯煮的小如龍眼般的小馄饨可謂佳配,現金陵仍有此物,曰刀魚小馄饨,馄饨又叫 “雲吞”,用薄面皮包餡兒,通常為煮熟後帶湯食用。最早源于中國北方,馄饨之名得于道家,認為此物沒有七竅混沌未分,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加食字部首稱之為“馄饨”。古時馄饨與水餃并無區别,西漢揚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饨”,馄饨是餅的一種,差别為其中夾内餡,經蒸煮後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千百年來,水餃并無明顯改變,但馄饨卻在南方發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格。至唐朝起,正式區分了馄饨與水餃的稱呼。京師冬至之日民間有吃馄饨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馄饨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馄饨南北有别,東北大餡馄饨比餃子還大,飯量小的一碗都吃不了,南方的馄饨,小巧玲珑,尤其刀魚馄饨,别具一格,刀魚珍貴不可多得,取肉為餡選料講究,形如銀錠如指甲大小,入口細滑香鮮,回味無窮。

随園記食(随園食話随園小饅頭)5

吃刀魚馄饨最好季節在清明,因刀魚以清明前質量最佳,此時魚刺柔軟,清明後刺則逐漸變硬,吃口次之,當然價格也有天壤之别。刀魚馄饨皮要選用精白面粉加入蛋清和雞湯,如刀魚骨架的湯更好,以湯代水和面,這樣制成的馄饨皮,下鍋後韌性足,味鮮,久煮不爛,晶瑩潤澤。選用早春剛出水的新鮮肥碩的刀魚,以雌者最佳,取魚肉制成茸。刀魚鮮香味美,但刀魚去刺是很麻煩的,可用木棒“敲”刺的,也可用刀斬碎了再“濾”刺的,亦可煮成半熟,再“捏”刺,無論何種法子,目的就是把魚刺去除幹淨,刀魚茸配以頭茬春韭,也有用鮮嫩秧草的,加姜末、料酒、精鹽、蛋清、适量雞湯和少許豬油,拌勻成餡。然後包制,成品酷似元寶,入鍋煮熟,薄薄的皮隐隐透出嫩綠,就像翡翠雕成的工藝品,使人賞心悅目,甭說吃光看,就能把您的哈喇子招出來,難怪當年徐霞客對刀魚馄饨,也是贊不絕口,稱其為“天下第一鮮味”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