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中元節又被人們稱之為“鬼節”,這是一個專門為了緬懷先人而設立的節日,千百年來,中元節的發展慢慢有了一些迷信的色彩。尤其是很多老一輩的人,往往會告誡晚輩,中元節這天不要出門,因為在這天很容易沾上“不幹淨”的東西。那麼,中元節還有什麼其他的禁忌嗎?我們一起聽聽老祖宗怎麼說。
清明節和十月初一都是民間特殊的節日,在清明節這天,人們往往會早起,在十月初一這天會晚睡,但是按照老祖宗的說法,“不早不晚是七月十五”,意思是說,七月十五這天既不能太早出門,也不能太晚歸家。
按照民間的傳統習俗,農曆七月十五這天是需要上墳祭祖的,由于大多墳地都在荒郊野外,因此上墳祭祖往往一忙或活就是一整天。老人認為,七月十五這天是“鬼節”,這些東西一般在晚上出沒,因此不要太早或太晚出門,實際上這和天氣情況有較大的關系。
農曆的七月中旬正是初秋,山上很容易藏有毒蛇毒蟲和野獸,尤其是在古代光電技術并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夜晚在山上行走,很容易被毒蟲咬傷,輕則傷害身體健康,重則要了性命。因此,老祖宗們才會用“不早不晚是七月十五”來告誡晚輩們,不要在夜晚時在深山上逗留,以免被毒蟲咬傷。
七月十五畢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鬼魂文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其中一個部分,雖然七月十五這天主要是用來緬懷先人,但是我們對于曆史傳統還是要有一定的敬畏意識。
老人認為七月十五這天不能亂說話,更不能說一些不敬的話,尤其是不要扯上有關鬼怪之類的詞彙。這種說法雖然有一定封建迷信的色彩,實際上是在教導我們要有敬畏意識,要做到尊敬和尊重。
另外,老人認為這天不要亂撿地上的東西,更不要随便地踩踏冥币,這看似是一種封建的思想,實際上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中元節這天是人們祭祀先祖的日子,在我國的傳統當中一般會用燒紙錢和撒冥币來表達對于先人的緬懷,如果這天撿了别人的冥币,無異于踐踏了别人對于先祖的思念之心,因此,民間才會用這種方式來教導我們不要亂撿東西。
老人們常說,中元節這天“陰氣”比較重,因此傍晚時分不要到河裡去遊泳,因為水中可能會有“水鬼”,這些東西可能取人性命,拉人當替死鬼。另外,半夜不要在室外晾曬衣服,尤其是小孩子的衣服,應當拿到室内,否則容易被不幹淨的東西沾上。
這些東西乍一聽起來比較唬人,實際上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七月十五的天氣已經轉涼,尤其到了夜晚十分,河裡的水也慢慢變涼,如果到了晚上在河邊遊泳,很容易由于涼水的刺激而導緻身體肌肉發生痙攣,從而誘發生命危險。再者,晚上視線不好,如果遊到了深水區,或者是腿被水裡的水草纏住,也可能會遇到生命危險,因此,老人才告誡我們不要在這天晚上遊泳。
至于不要在半夜曬小朋友的衣服,這是因為晚上秋露比較重,經過一晚上的晾曬,衣服可能會比較潮濕,影響第二天的正常穿戴,因此不妨把衣服拿到室内自然晾幹。
我國的傳統節日總是和美食分不開關系,比如端午節時我們會吃粽子,而在中元節也有三寶之說。這三寶分别是鴨肉、扁食、大蒜。
由于鴨“壓”同音,因此老人會說,在這天吃鴨肉可以壓住一些邪物;所謂吃扁食主要是吃餃子包子之類的食物。據說,在中元節這天吃這三寶,可以有祈福之用。
古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較差,一年到頭可能沒幾頓飽飯,因此,人們經常把過節和美食結合在一起,為的就是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大家可以敞開肚皮好好的犒勞一下自己,其中的“祈福”不過是一個幌子,借機改善生活才是真的。
總之,中元節是我們傳統的鬼節,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關于這天有不少的傳說和禁忌,你還知道有哪些對中元節的禁忌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