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哆啦a夢十年之後才去找大雄

為什麼哆啦a夢十年之後才去找大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16:07:10

為什麼哆啦a夢十年之後才去找大雄(日本漫畫家藤子不二雄離世)1

文·劉辰

2022年4月,日本漫畫家藤子不二雄A(安孫子素雄)在神奈川縣川崎市的家中去世,享年88歲。藤子不二雄A去世的消息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在中文社交媒體上盡管有着廣泛的讨論,卻并沒有掀起“軒然大波”,不少網友或許第一眼以為剛剛去世的“藤子不二雄”是“哆啦A夢之父”,卻在轉載相關消息的時候發現真正的“哆啦A夢之父”藤本弘早已于1996年去世。

嚴格來說網友們并沒有講錯,“藤子不二雄”是藤本弘與安孫子素雄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共用的筆名。但是真正創作并連載哆啦A夢的作者則是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而非安孫子素雄。

這條網絡訃告雖然略有烏龍的成分,卻在事實上宣告了“藤子不二雄”這個日本國民級——或許說是世界級也不為過的漫畫家名号,自此徹底成為曆史。在這個“ID”的背後,不僅僅有《哆啦A夢》《Q太郎》這些帶給無數青少年歡樂與夢想的内容,更包含了日本戰後複興背景下,一代漫畫人的成長和奮鬥史。

為什麼哆啦a夢十年之後才去找大雄(日本漫畫家藤子不二雄離世)2

1981年,日本漫畫家搭檔藤子不二雄,藤本弘(左,藤子·F·不二雄)、安孫子素雄(右, 藤子不二雄A)。

“藤子不二雄”的誕生

“藤子不二雄”的名字用日語念作“Fujiko Fujio”,稍懂日語的人不難發現,這個名字是由兩位作者的姓名讀音(藤本弘 Fujimoto Hiroshi,安孫子素雄 Abiko Motoo)中“Fuji”、“Ko”和“O”組合而成。足見二人之間的友誼。

1933年,藤本弘出生于日本富山縣高岡市,1944年,小學五年級的他在市立定冢小學遇到了轉學來的安孫子素雄。安孫子比藤本弘小一歲,原本是富山縣冰見市光禅寺住持的兒子,因為父親去世而搬到了高岡市投靠親戚居住。

憑借對漫畫的共同愛好,兩人迅速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1946年小學畢業後,安孫子素雄升入了當地的高岡中學,并在伯父安排下畢業後進入富山新聞社工作,而藤本弘則考取了工藝學校的電氣科。兩人以手冢治蟲為偶像,利用周末的時間一同交流和創作漫畫。

1951年,還是高中生的二人就走出了漫畫事業的第一步:向《每日小學生新聞》投稿。

“我們是來自富山縣的高中生,是從手冢治蟲老師的出道作開始就一直追随的忠實粉絲讀者,現在手冢老師在貴報紙上的連載已經結束,作為代替,希望你們能連載我們畫的漫畫。”

這是一封毛遂自薦的投稿信,随信附上了二人合作的漫畫處女作《天使之玉》(天使の玉ちゃん),在得到畫稿被采用的通知後,二人正式以“足冢不二雄”的名義出道,開始了他們的創作。“足冢”二字,即“願為手冢治蟲足下”,頗有“願為青藤門下走狗”之意。終其二人的一生,手冢治蟲在他們的心中始終是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是兩人“創作的全部理由”(出自石森章太郎)。

高中畢業後,安孫子在富山縣報社從事一些插畫的工作。藤本弘也曾短暫地在食品公司工作了幾天,由于擔心可能會因工作受傷導緻畫不了漫畫而辭職。這一時期,安孫子選擇在周末的時間來幫助藤本弘進行漫畫創作,并嘗試投稿,終于在1953年出版了二人的第一部漫畫單行本《UTOPIA 最後的世界大戰》(UTOPIA 最後の世界大戦)。

為了成為職業漫畫家,藤本弘決定追随手冢治蟲的腳步前往東京發展,而安孫子也在家人的支持下辭掉了原本的工作,跟随藤本弘一道“上京”。“足冢不二雄”也改成了“藤子不二雄”。日本漫畫界的一段傳奇故事就此展開。

常盤莊的青春:“新漫畫黨”

被譽為“日本漫畫之神”的手冢治蟲出生于1928年,雖然隻比藤子不二雄年長五六歲,卻在戰後初期的數年中迅速在日本漫畫界脫穎而出。手冢治蟲在1950年代初期來到東京發展,住在當時還是豐島區椎名町(今豐島區南長崎)的“常盤莊”公寓。

很快,一批年輕的漫畫人在手冢治蟲的影響下懷揣成為漫畫家的夢想慕名而來,成為常盤莊的住客,這其中就包括名為藤子不二雄的兩位青年。

1982年,常盤莊因年久失修被拆除,實際上,這批年輕人在常盤莊居住的時間并不算長,僅有少數幾個人居住了四五年以上,其他人則大多短居幾個月至一兩年。但是“常盤莊”這個名字卻随着這批年輕人日後的活躍而成為日本漫畫界的“聖地”。

1950年代生活在常盤莊的“新漫畫黨”成員,除了作為老大哥兼“新漫畫黨”領袖的寺田博雄(Terada Hiroo),以及名為藤子不二雄的二位之外,還有至今被譽為日本“三大特攝”系列之一的“假面騎士”之父石森章太郎(Ishinomori Syotaro);日本國民級漫畫《阿松》系列的作者,同時也是日本“漫畫家助手”制度的建立者赤冢不二夫(Akatsuka Fujio)。除此之外,鈴木伸一、角田次朗、森安直哉、恒田德男……這些在當時還是名不見經傳的漫畫青年,日後都成為了日本漫畫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戰後初期的日本文藝界,年輕的藝術家們通過組成大大小小的社團來發表作品是十分常見的行為,美術界有“具體派”,音樂界有“新作曲家協會”,前衛藝術界更是“跨職業”地組成了著名的“試驗工房”等。

以社團為單位不但可以交流技巧,磨練技藝,對戰後百廢待興的日本而言,這種組織形态也的确做到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新漫畫黨”的成員聚集在常盤莊雖說也不過隻是普通的合租關系,但憑借着對手冢治蟲的崇拜和對漫畫的熱愛,創作“新漫畫”成為了他們共同的目标。

在常盤莊的一年多時間裡,二人一邊偶爾給手冢治蟲當助手,一邊靠給雜志社畫連載漫畫“接活兒”為生。就這樣起起伏伏數年後,二人終于在1964年推出了他們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小鬼Q太郎》(オバケのQ太郎)。

“Q太郎”正式确立了一種“藤子不二雄式”的劇情風格:從天而降的妖怪/機器人/超能力者作為“外來”的角色,與以普通日本家庭為藍本的“本地人”之間進行互動/戲劇沖突的漫畫單元劇,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後來的《哆啦A夢》。

值得一提的是,Q太郎不但多次出現在藤子不二雄後續的作品中,今天的不少影視、動漫作品中也有對Q太郎的戲仿和緻敬,如《銀魂》中的伊麗莎白,或是周星馳在《濟公》電影中變身的小鬼。另外,日語中用來形容“可愛的小男孩”的詞語“正太”,也有說法是出自Q太郎中的男主角“大原正太”。

可以說,藤子不二雄憑借紮實的畫功和豐沛的創造力,讓Q太郎成為了一個“國民級”的二次元形象。

成為傳奇:夢幻與現實

《怪物Q太郎》是“藤子不二雄”早期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嚴格意義上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二人作為共同作者創作的最後一部漫畫。在這一時期,Q太郎式的故事模式得到了保留,安孫子素雄創作了《忍者服部君》《怪物君》等個人代表作。

今天的中國讀者或許對這些“老古董”作品并不熟悉,實際上這些作品在今天的日本也是被奉為經典的存在:《海賊王》的作者尾田榮一郎就明确表示自己最早看到的漫畫就是《怪物君》,并且《海賊王》主角路飛能伸能縮的“橡膠果實”能力設定也是對《怪物君》中主角的某些緻敬。

2010年,《怪物君》被日本電視台改編為真人版日劇,由日本國民級偶像男團“岚”的隊長大野智擔綱主演,不但全劇都保持了12%以上的高收視率,主演大野智更是獲得了第65屆日劇學院獎和年度日劇大獎的最佳男主角,其“IP”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到了1960年代後半段,這一時期兩人的創作風格開始逐漸走上了不同的方向。藤本弘更加堅持兒童向的傳統路線,而安孫子素雄的創作題材則開始引入諷刺現實、黑色幽默、題材多元的嘗試。

例如1968年,安孫子在《Big Comic》上連載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笑面推銷員》(笑ゥせぇるすまん,又名黑色推銷員)。推銷員喪黑福造在人世間幫助人們實現願望的同時懲罰那些違約者,盡管也是單元劇式的結構,但是劇情上則賦予了某種伊索寓言般的色彩,同時對人性本身貪婪、軟弱、愚昧等負面情緒進行了調侃和諷刺。

而此時的藤本弘在創作上走的則頗為不順,在1967年的《小超人帕門》之後的連載都不溫不火。直到1969年底,藤本弘開始在小學館的雜志上發表科幻喜劇童話《哆啦A夢》,“傳說”才正式開始書寫。

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受到主人的指示來到20世紀,通過四次元口袋中的各種神奇道具,來幫助他的祖先——小學生野比大雄,解決各種問題的故事,在連載甫一開始就大受當時的小學生歡迎。

《哆啦A夢》的劇情輕松幽默,又偶爾寓教于樂。自誕生以來,不但陪伴了一代代日本青少年,也在世界範圍内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是“80後”、“90後”乃至“00後”們的共同童年回憶。

《哆啦A夢》篇幅浩繁,僅藤本弘親自執筆創作的漫畫就超過了1300餘回。除了原創劇情,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哆啦A夢》中出現了大量藤子不二雄過去作品角色的客串。例如前文提到的“Q太郎”,以及根據常盤莊時期的漫畫家同伴鈴木伸一為原型創作的“愛吃拉面的小池先生”等等。

在《哆啦A夢》早期的連載作品《看不見的眼藥水》一節中,藤子不二雄二位作者的形象也友情客串了一把。F(戴帽子)和A(戴眼鏡)二人就曾以“畫中畫”的形式對劇情中的道具細節進行了解說。彼時“藤子不二雄”依然是二人共用的筆名,但是在畫中可以看到執筆者依然是藤本弘。

1974年,小學館開始出版漫畫單行本。根據日本雜志《出版月報》的推算,截至2000年,包含非日語的版本以及各類盜版的《哆啦A夢》在全世界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1億7000萬本。在“漫畫銷量排行”的維基百科上,截止到本文完成,《哆啦A夢》在世界範圍内的銷售量至少超過了3億本,居世界第六。作為一部日本漫畫,它僅次于排名第一的《海賊王》(5億本)。

别了,朋友:解散與永别

俗話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1987年底,二人正式向出版界表達了“解散組合”的意願。“我們一直以來都在以二人三足的方式前進,現在的解散隻不過是解開了我們共同的綁腿繩,讓我們可以各自更加自由地去進行各種有趣的嘗試。”

筆者曾經同日本友人就“藤子不二雄解散”的問題進行過交流,大家更願意相信組合的解散的确是基于一種創作理念上的分歧,而非諸如金錢、版權等現實層面的考量,例如安孫子素雄老師在組合解散後從事了不少文章寫作和電影相關的工作。而“分開”的另一個原因,也是希望不至使讀者和觀衆對二人的作品風格産生認識上的誤會和混亂。

組合解散後,二人各自以“藤子不二雄F”和“藤子不二雄A”的名義進行活動。藤本弘在石森章太郎的建議下把筆名又改成了今天大家所熟知的“藤子.F.不二雄”,同時在1991年停止了哆啦A夢的漫畫連載,繼續進行長篇作品和大電影相關的創作。

為什麼哆啦a夢十年之後才去找大雄(日本漫畫家藤子不二雄離世)3

年輕時的藤子・F・不二雄(左)和藤子不二雄A,于1965年拍攝的合影。

今天的年輕人時常用“肝”字來形容辛苦工作和創作時的姿态。對體弱多病的藤本弘老師而言,高強度的“肝漫畫”讓其原本就不樂觀的身體狀況迅速惡化,終于在1996年9月23日因肝衰竭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62歲,留下了未完成的《哆啦A夢:大雄的鑰匙城曆險記》的殘稿。

為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孩子們創造了“哆啦A夢”這個奇迹般的夢幻形象的漫畫家的逝世,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各種紀念活動之外,當媒體試圖詢問另一位“藤子不二雄”會不會接手《哆啦A夢》的創作并繼續下去的時候,安孫子素雄否認了這一點。盡管如此地互相知根知底,但哆啦A夢“依然是隻有藤本弘才能畫出來的類型”。

藤本弘去世後,安孫子素雄用一篇《别了,朋友》飽含深情地回顧和紀念了這位帶領他進入漫畫家的世界,相識相知、共同奮鬥了五十餘年的老朋友。

藤本弘去世翌年,日本朝日新聞社設立“手冢治蟲文化獎”,獎勵為日本漫畫界做出重要貢獻和創作出優秀作品的漫畫家。其中第1屆的漫畫大獎就頒給了藤子.F.不二雄和他創作的《哆啦A夢》。這既是對藤本弘的追思,同時也是對《哆啦A夢》藝術地位的肯定。

而安孫子素雄則在2005年以其全部作品獲得了文部科學大臣獎,2014年,第18屆手冢治蟲文化獎的特别獎頒給了他的自傳式漫畫《漫畫道》。直至今年安孫子素雄去世,“藤子不二雄”完成了他們作為漫畫家的全部曆史使命,他們的作品也将永遠地留在全世界漫畫讀者的心中。

“青春燃燒”:日本戰後藝術家的左翼餘晖

如果說“F不二雄老師的漫畫是兒童向,不二雄A老師的漫畫就是青年向”,雖然不能算錯,但也絕不能說是“全面的概括”。藤子不二雄的二人或單獨或共同出版過大量的短篇漫畫,其中以藤本弘老師《異色短篇集》為代表,其中也不乏大量的黑色幽默、針砭時弊的辛辣作品。

在二人最為高産的1960-1970年代,也是日本乃至全世界範圍内“左翼運動”最為轟轟烈烈的時代。如火如荼的越南戰争引發了全球範圍内大規模反美、反戰的輿論風潮。“垮掉的一代”、“嬉皮士”、“黑人民權解放運動”這些以戰後新一代青年為主導的社會文化成為了當時的主流現象。

對應當時的日本,以反對日本安保條約為主的“安保鬥争”和左翼思潮為主導的反戰遊行、學生運動成為當時最為鮮明的時代符号。出生于1930年代的二人經曆了戰争的殘酷以及戰敗後的重建,因此“反戰、和平”亦是二人漫畫中時常出現的主題。

藤子不二雄并不避諱在作品中提到日本與戰争相關的話題,其選擇用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對暴力進行解構,或是通過直接面對戰争的傷痕和苦痛來襯托今日和平的不易。

“友情,努力,勝利”——這是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雜志廣為人知的三大原則。它既是用來形容日本最典型的“王道”少年漫畫的标語,也是對戰後一代又一代漫畫人從無到有,互相扶持,不斷進步的寫照。

在手冢治蟲和藤子不二雄等老一輩漫畫家的身後,從《七龍珠》《海賊王》《烏龍派出所》《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全職獵人》,再到近幾年的《進擊的巨人》《鬼滅之刃》……一部又一部“社會現象級”的作品令日本的漫畫不但成為了其國内的一種“主流文化”,也早已走出國門,成為了世界範圍内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娛樂産品。

在疫情泛濫的當下,人們對于文化産品的需求不減反增,2021年僅日本的漫畫出版市場已經超過了1.6萬億日元(約1000億人民币),更不必說市場規模更大的動畫、遊戲以及相關的衍生産業了。

雖然創作過程艱辛,優秀的漫畫家亦是萬裡挑一,然而巨大的産業利益催生出“漫畫家”這一新的職業圈層,也讓“漫畫家”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心中時髦的職業之一。

如果說1996年3月上映的電影《常盤莊的青春》是屬于藤子不二雄那個世代的老一輩漫畫家的奮鬥紀實,那麼2015年佐藤健、神木隆之介出演的漫改電影《爆漫王》(别名:《食夢者》)就是描繪新一代“憧憬成為漫畫家”的青年們的青春物語。

《爆漫王》電影的片尾曲是由日本另類搖滾樂隊sakanaction(魚韻樂隊)創作的歌曲《新寶島》。盡管在B站上,《新寶島》通過彈幕、改編等二次創作以另一種更加“魔性”的形式成為了“二次元”青年人盡皆知的“梗”,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寶島》是1947年手冢治蟲的成名之作,是現代日本漫畫的起點,也是藤子不二雄創作的原點。

成名若幹年後,在80年代某個電視綜藝節目上面對滿頭白發的手冢治蟲的時候,不知道藤子不二雄二位老師會不會想起,兩個漫畫少年第一次看到《新寶島》的那個下午。

(作者簡介:劉辰,藝術學碩士,聲音設計師,播客《喧嘩上等》作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