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中華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傳承瑰寶。
常有人這麼說,詩歌之美在于煽動男女出軌,雖然這是一句兒戲話,但是可以看出詩歌是表達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一種紐帶。其實我們現在所聽到的一些流行的網紅語言,很多都是由古代的詩詞所改編過來的。
在中國五代時期,當時的吳越王曾給夫人寫過這麼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話是這麼寫的,叫做“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不知何時,這句話逐漸變成了網絡流行語,那就是“陌上花開”。
意思就是說田間阡陌小路上的花都開了,你可以賞花的同時也能慢慢回來,而我會等待你的歸來。這表現了吳越王作為一個丈夫對于他妻子含蓄而深沉的愛意。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是李白的詩詞,詩中有這麼一句話,“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意思是樹林深處,野鹿時隐時現,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而随着這首詩的流行,人們也将這句話變為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鲸,夢醒時見你。
杜牧的《贈别》中曾有這麼一句詩,“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一句的意思是看遍揚州城十裡長街的青春佳麗,卷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這一句被網友們改為春風十裡不如你,想必這句話大家十分的熟悉。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若是感到熟悉的話,那想必另一句話,也非常的熟悉,那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兩句話的出處,其實它來自于蘇轼的《定風波》。當時蘇轼被貶黃州,在路中有幾位好友,而蘇轼卻在這群好友中看到了一個漂亮的女子,這個女子叫做柔娘。
在柔娘向蘇轼敬酒之時,蘇轼問了一個問題,他說你跟着王鞏去嶺南受罪,難道你就不後悔嗎?柔娘沉默片刻,随即堅定的說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轼明白了她的意思,容娘認為隻要是能讓她心安的地方,那裡便是她的家,于是蘇轼聽完之後,萬般感歎。其後便有了這首《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讀過蘇轼的詩之後,我們會發現每一首詩詞背後都隐含着一個動人的故事。“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很難想象,這是一代文豪蘇轼的作品。但仔細一想,也唯有蘇轼能夠在此情此景寫下如此動人的詩篇。對于蘇轼而言,被貶黃州,雖然曆經困難,但他依舊堅定自己的志向。
他曾在風雨之中,挺胸而立,大步向前。寫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的豪邁詩句。這也是如此多的人推崇蘇轼的原因。他能寫出“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樣的文藝詩句,同時也能寫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樣的豪邁詩句,他面對挫折的态度令人欽佩,而這就是詩詞的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