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
近日,莆田南日和平潭部分海域
發現有毒赤潮
來源:福建省海洋預報台官網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統中的
一種異常現象
每年4至6月是赤潮高發期
來源:福建省海洋預報台官網(時間為6月11日)
過去因赤潮導緻的貝類中毒事件
時有發生
廈門的海鮮還能吃嗎?
不少市民擔心
廈門的貝類等水産品是否安全?
市海洋部門說
廈門來自莆田的貝類水産品比較少
市民不要過于恐慌
按省海洋與漁業局關于加強水産品質量安全應急監管工作的有關要求,近期,廈門海洋部門對批發市場相關貝類産品進行了貝類毒素專項監測,并督促市場開辦單位持續強化相關赤潮發生區域水産品準入查驗、巡查和檢測,嚴防水産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赤潮以及赤潮危害
大多數貝類營養豐富、鮮美可口
但有時貝類會含有貝類毒素
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貝類毒素主要由浮遊藻類産生,貝類濾食有毒藻類後,毒素會蓄積在其體内。
當海水裡的浮遊藻類大量繁殖出現赤潮時,生長在相應海域的貝類所含毒素可能會迅速增加,造成貝類毒化。
網絡圖
貝類毒素有多種類型
其中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是
麻痹性貝類毒素
麻痹性貝類毒素存在于扇貝、贻貝、蛤等雙殼貝類中,通常在内髒中的含量較高,常規的烹調加工方式不能将其去除。
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潛伏期較短,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初期症狀有口部及四肢麻痹、刺痛,腸胃不适如嘔吐、肚瀉,嚴重者會出現吞咽及發音困難,甚至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目前還沒有針對
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的特效解毒劑
消費者
不采購、食用赤潮污染海域的鮑魚、黃瓜魚、鲈魚、紅魚、黑鲷、真鲷及貝類等海産品。
加工新鮮貝類時,要去除中腸腺等内髒。最好不食用蒸煮貝類的湯汁,盡量避免一次食用大量貝類。食用貝類後如出現疑似中毒症狀,要盡快就醫。發生食物中毒的,應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海洋與漁業或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水産品生産、經營者
禁止采購、銷售、加工來自有毒赤潮區域鮑魚、黃瓜魚、鲈魚、紅魚、黑鲷、真鲷及貝類等海産品。
注意海洋漁業局等相關部門發布的海域赤潮信息,不要捕撈、銷售有毒赤潮海域的貝類;加工貝類時,要去除中腸腺等内髒;餐飲業加工貝類時,最好棄掉蒸煮貝類的湯汁。食品生産經營單位發生食用貝類中毒的,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海洋與漁業或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趕緊提醒那些愛吃海鮮的廈門人!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吳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