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備胎為什麼不用正常輪胎

備胎為什麼不用正常輪胎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5 04:48:06

備胎這種使用頻率極低、隻是應急使用的配置,

和更加日常、确實也更方便的可調整後備廂相比,

同一車軸上應裝配同一規格、結構、廠家、花紋的輪胎(載重指數、速度級别一緻)。

如果同車軸輪胎不一樣,那麼會影響車輛操控的穩定性。非全尺寸備胎一般無法滿足上述要求,所以使用時車廠往往給出了限速和特殊胎壓的指導意見。

備胎為什麼不用正常輪胎(比正常輪胎要小很多)1

為何大多數【小轎車】都用非全尺寸備胎,然後各有什麼優劣?

簡單說說看:

1、從安全的角度看,考慮到司機的粗心,全尺寸備胎的安全性略低于小尺寸備胎。

因為備胎行(上)駛(位)的距離相對較短,而且它長期處于存放狀态,偶爾才被車(X)主(神)用起,甚至一輩子都不會行駛(說起來跟某些人的狀況…)

所以備胎的磨損程度、輪胎氣壓與車身上已存在的輪胎不一緻,這影響備胎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所以它不可以被當做“全新的輪胎”

備胎為什麼不用正常輪胎(比正常輪胎要小很多)2

為什麼說安全性略低呢?因為有些司機在換好備胎以後,會從外觀上判斷它與原有的三隻輪胎一緻,甚至不顧備胎上清晰指示的【低于80km/h、行駛不超過50km】要求行駛車輛,有些粗心司機會完全忘記換過胎這回事。

直到某一刻出現在極端狀态下因車輪的抓地力不一緻暴露出循迹性變差而導緻的車禍…

還有些車用的是單導向輪胎,難道要配兩隻備胎嗎?

從對于廠家來說,非全尺寸的備胎就不一樣了:它剛被換上,司機就會嫌棄它跑不快、太小、太醜、不安全,所以才會盡快修複破損的輪胎,并更換回去。

2、從客戶的需求角度來看,全尺寸備胎會占據更大的空間

因為客戶需求會直接影響每一代新車型的開發。

(比如某公司内:

A:通過對客戶的滿意度調研,我們發現這一代XX讓他們非常滿意,讓他們做出購買決定的原因主要體現在操控、動力和外觀上,車子能有這麼好的銷量全靠你們優秀的設計~

B:哪裡哪裡~過獎了

A:之後結合對市場潛在客戶群的調研,發現他們對改款車和下一代車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需求。

B:您請繼續講。

A:15%的客戶希望有更好的動力和操控。

B:這沒問題

A:63.3%的潛在客戶希望有更大的乘坐空間

B:這個會犧牲操控…但我們可以嘗試…

A:這些客戶還希望在不犧牲動力、外觀、操控内部空間的情況下,行李箱空間最少能比現在大200L,能裝下好多東西…

B:…

A:而且他們還希望有個一個全尺寸備胎..

B:麻痹...

3、從成本的角度看,非全尺寸備胎看似可以“省”很多料

成本并不是廠商的第一考慮,能不能把車賣出去才是。

備胎能吸引客戶還是省下來的空間能吸引客戶?

評論裡有些人,還有回答裡有些人,要麼沒車要麼剛買第一輛車。

因為你們糾結的不是胎,而是覺得隻有自己的選擇才是最正确的,最經濟的,廠家才是最厚道的。

還有堅持10000公裡就5輪換位的,你時間可真多,夠閑。

而且,你買的是老平台的老車,不信你看新平台的新車,不是非全尺寸胎就缺氣保用,還有給你補胎液的。

所以,綜合安全、成本、以及空間等客戶需求的考慮,大多數【小轎車】的制造商都會選用非全尺寸備胎。

而像一些有特殊用途和特殊使用環境的車輛會優先采用全尺寸備胎,原因是從承重、全路況車速低以及長期野外行駛無法及時修複車胎等因素考慮,備胎在位的時間可能會非常長。

那麼為什麼一直會有人在全尺寸和小尺寸的說法上糾結着呢?

其實這說法,最早來源于某幾個汽車品牌的産品銷售話術,然後漸漸被客戶 銷售顧問誇大,一代代傳下來…

而這個說法産生的動機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客戶産生某些品牌車型用的備胎都是小号的,真卧槽,還敢加價,買它就是買信仰,肯定被宰等等之類的感覺,繼而選購自己“價廉物美貨真價實”的車型。

說白了就是為了賣車而誕生的。

而很早以前因為道路條件很差,以及汽車售後服務覆蓋面小(小的可憐、近乎沒有)。司機大多都是專職司機,基本都具備一定的維修能力,那會兒配備的備用輪五輪一緻,可以在替換原有車輪後持續使用。

由于汽車行駛速度低,道路條件惡劣,司機幾乎感受不到由于氣壓、磨損不一緻帶來的排水、抓地力不同。在那個時候,如果使用小尺寸備用胎完全是腦殘。

随着汽車技術和社會的進步,道路條件越來越好,汽車越來越快,各大汽車品牌的銷售網絡規模越來越大,汽車廠商為了搶奪市場份額,汽車銷售進入到由經銷商單一品牌銷售(4S)并提供售前與售後服務的經營模式。

這樣做一方面使客戶對車輛的專業維護技能要求下降,用金錢換時間的辦法,把車作為純工具使用,隻管開,維修保養等全包給4S進行,花點小錢省心省事省時間。

而4s店面覆蓋變大之後,一般車輛在城市外的售後服務幾乎就是靠打電話等道路救援即可。無須自己動手處理車輛故障導緻的抛錨。

這個時候,由于各品牌售後覆蓋面的變大加上車主對車内空間的需求,這種僅需短途使用,夠跑到4S店或者服務站或者補胎店維修店的小尺寸輪胎就誕生了,它不怎麼占空間,更換時相對較輕的重量也會讓車主感覺便利。這種輪胎就是真的隻是備胎而已,而且,為了避免車主換上以後忘了弄下來,就把他設計的非常醜非常小,一看就嫌棄,這樣,原位輪胎很快就會被更換回來。

所以這種醜陋的,看似省成本的,看似不厚道的備用胎是目前符合“許多”“轎車”采用,符合大多數車主需求的。

全尺寸備用輪更适合一些需要長期在野外行駛、承載力較大,無道路鋪裝條件和惡劣的特殊環境下行駛的車輛使用

備胎為什麼不用正常輪胎(比正常輪胎要小很多)3

以上是邁瑞寶标配的T125/80 R16”的非全尺寸輪胎,原車胎尺寸是225/55 R17,這備胎比原車胎小了一大半,是屬于比較典型的“非全尺寸”胎

備胎為什麼不用正常輪胎(比正常輪胎要小很多)4

目前各大汽車廠商,無論國内外,合資還是自主品牌,如果在設計汽車有預留備胎空間時,選擇第五條輪胎為T型備胎(T-type tire)絕大多數會作為第一優先考慮項。

1,還是前面多位各位提到的降本因素。一條主胎在15kg的話,T型備胎一般為它的1/4~1/3,節省車内空間,節省油耗。這個是大家都會算的一筆經濟賬。

2,我從輪胎設計的角度再來分析下原因。

a,一般什麼情況下,會把備胎拿出來使用?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主胎用了一段時間,胎面花紋有過磨損之後,輪胎胎側破損活着胎面破損,導緻需要更換備胎。

b,如果換上的輪胎是新的全尺寸備胎,車主也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或者即使有安全意識,由于缺少相應的工具,一般是不會去檢查備胎氣壓的。

c,由于另外三條輪胎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磨損,換上的新全尺寸備胎,尤其是在同軸輪胎的對比上,在操控性、濕滑性等各項汽車駕乘體驗上有巨大差别,特别是在濕滑路面的排水性能。這種輪胎搭配在高速上尤其危險。

d,車主或多或少的可能會存在僥幸心理。增加車禍幾率。

e,T型備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汽車廠商不僅是出于降本,同時也是為降低自己的風險,出于對駕駛員的安全考慮。

f,T型備胎限速80km/h。設計上外直徑比全尺寸輪胎要小,裝在車上會有高低,我将它形容為“瘸子”,這也從輪胎設計的角度控制車速。

g,T型備胎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車主去輪胎更換點接受專業人士的服務與指導。因為一旦出現一條輪胎破損的情況,務必要檢查另三條輪胎的狀态,确保行車安全。

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全尺寸會被T型備胎取代,T型備胎也将由于技術的進步,被其他技術取代甚至取消,比如缺氣保用輪胎(run-flat tire)。

從汽車的日常使用來看,隻要是備胎,無論是全尺寸,還是非全尺寸,日常的使用率是很低的,有些車主可能開了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汽車,卻從來沒有用過一次備胎。對于普通汽車的輪胎而言,公路磨損是汽車輪胎的最主要損耗來源;而對于備胎來說,橡膠老化是其最大的殺手。所以,備胎就是備胎,備胎的作用僅僅是為了應付緊急情況的臨時用胎,所以無論國内還是國外,主流的轎車廠商在轎車的備胎全部絕大多數都是非全尺寸備胎。非全尺寸備胎意味着:一旦你因為緊急情況換上了備胎,汽車在時刻提醒車主需要在第一時間把備胎替換成正常的輪胎,然後把備胎繼續放到你的行李廂底部,老老實實做回自己的備胎的位置。這不僅意味着更加的物盡其用,而且意味着更加的安全。萬一,要是有車主把放在後備箱五六年的全尺寸老化備胎當成正常輪胎使用,其實,這意味着更大的危險和隐患。

其次,才是很多人提到的成本角度的考慮。在目前成本壓力極大的汽車行業,很顯然,全尺寸備胎和非全尺寸之間的成本差異是很大的。

關于優缺點問題,我想已經沒必要進一步回答了。至于之前有人提到SUV車型配備全尺寸備胎,我想特别說明以下兩點:多數配備全尺寸配備的SUV車型是四驅純越野車型,比如豐田的蘭德酷路澤,普拉多;奔馳G Class;日産途樂...這裡面主要是實際越野用途的考量。另外一些SUV車型配備了全尺寸備胎,這和車型的離地間隙有一定的關系,非全尺寸備胎裝上去不僅看起來非常滑稽,而且可能會導緻其他的安全問題。以上兩點之外的,基本都是裝逼。

最後再補充說明一點:調研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轎車車主希望轎車廠商将非全尺寸備胎換成全尺寸備胎;對比而言,北美地區提出類似需求的轎車用戶幾乎沒有,這其實也反映了現階段中國轎車用戶的不成熟。即使有部分廠商把配備全尺寸備胎當成賣點來宣傳,但正如一些人提到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樣的讨好用戶,沒有真正的汽車大廠會做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