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門隅拉沃宇松地方,從小資質靈敏,曾拜五世班禅為師,落發受戒,取法名為羅桑仁青倉央嘉措。後被迎至布達拉宮,倉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于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的一戶世代信奉甯瑪派佛教的農民家庭。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薩,途經朗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禅羅桑益喜(1663~1737)為師,剃發受戒,取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在著名學者桑傑嘉錯的直接培養下,學習天文曆算、醫學及文學等,對詩的造詣很深。二十五歲時,作為上層統治階級争權奪利犧牲品的倉央嘉錯,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後周遊了青海、甘肅、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爾等地。曾當過乞丐,送過屍體,生活極為艱苦。
倉央嘉措雖然家中世代信奉甯瑪派(紅教)佛教,但這派教規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達賴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于這種清規戒律,倉央嘉措難以接受。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領袖的顯赫身份,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意纏綿的“情歌”。

1682年2月25日,精明能幹的五世達賴喇嘛,在剛剛建成布達拉宮時與世長辭了。然而拉薩街頭卻一片甯靜,既沒有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祈禱達賴早日轉生;又未見打卦降神,尋訪靈童的出世方向。西藏地方的一切政教事務,一如既往,仍由“第巴”(即藏王)桑結嘉錯代行處理。連當時駐兵西藏的蒙古族帶兵官達賴汗要見五世達賴,也被桑結嘉措用“達賴入定(即閉門修煉),居高閣不見人,凡事傳達之命以行”的理由把達賴汗騙過。就這樣,想專權的桑結嘉錯,欺騙了廣大僧侶大衆,和當時中央的康熙皇帝,其時間之長達15年之久。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的叛亂中,偶然從西藏的俘虜口裡,了解到五世達賴已死多年的消息。康熙帝十分憤怒,并緻書嚴厲責問桑結嘉錯,甚至打算不惜采用“雲南、四川、陝西之師,見汝城下”的強硬措施。桑結嘉錯對于康熙帝的譴責感到恐懼,一方面寫信向康熙承認錯誤,一面派人尋了一個15歲的少年作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這個15歲的少年,便是西藏曆史上有名的浪漫詩人,聞名一時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錯。
六世達賴倉央嘉錯,生于公元1683年,父母是西藏南部門隅宇松地方的農奴。倉央嘉錯雖然生長在農村,卻聰敏異常,才智過人,高高的身材,亭亭玉立;紅潤的臉龐,眉清目秀,氣宇軒昂;外加他舉止潇灑,使無數美麗的藏族姑娘一見傾心。倉央嘉錯不僅風流倜傥,富有文采,擅于詩歌,而且他有一身驚人的武藝,善騎射,長劍術,又是一個絕妙的獵手。
1697年,倉央嘉錯被選定為六世達賴靈童後,當年9月,便從門隅迎至拉薩。途中與事先約好的五世班禅羅桑益喜會晤,并拜班禅為師, 發受沙彌戒。10月到達拉薩,10月25日在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六世達賴倉央嘉錯雖然身居西藏政教首領的地位,卻不能掌握政教大權。實際上,隻不過是桑結嘉錯找來應付康熙皇帝的傀儡。年輕的倉央嘉錯,在華麗的布達拉宮裡整天翻閱那些枯燥無味的經典。雖然他精通佛學,卻無意在佛學上有所造詣。他總想走出布達拉宮,到遠離布達拉宮的群衆中去。
有一天,他在一位名塔堅乃的引導下,化名蕩桑汪波去到拉薩街頭,還到雪(布達拉宮下面的居民點)的地方去。就在這裡他相識了一位十分漂亮的民間少女——仁珍翁姆。這位美麗的藏族姑娘并不知道這個化名為蕩桑汪波的就是藏族人民見則叩頭的活菩薩;隻是因為他那少年英俊、風姿翩翩的魔力,使她難以隐藏心裡的愛情。倉央嘉錯對于仁真翁姆天仙般的美貌,也同樣浸沉在想入非非之中。但當他猛想起數百條佛教的清規戒律時,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喇嘛與女人,就像水與火一樣,是絕對不相容的。他在一首詩裡寫道:接受了她的愛,我卻犧牲了佛緣。若毅然入山修行,又違背了她的心願。
不過他矛盾的心情很快就解決了。他最終選擇了愛情。1703年,倉央嘉錯年滿20歲,五世班禅特地從後藏來拉薩專為他授比丘戒,但已經投入愛神懷抱的年輕達賴,回絕了班禅的授戒。他早失去對桑結嘉錯的尊敬。他不僅沒有接受比丘戒,連過去的沙彌戒也不願遵守。1702年倉央嘉錯到紮什倫布寺訪問五世班禅時,正式向班禅回了他過去所受的沙彌戒。桑結嘉錯,三大寺的堪布,拉藏汗等聽說他要回了沙彌戒的消息,都趕到紮什倫布寺勸他不要這樣做,但都未能使這位決心走向浪漫生活的“活佛”,有絲毫回心轉意。以後他改名化裝常在拉薩的公園和居民中遊玩,他接觸了許多歌手和女友,并來往仁珍翁姆家中。就在這些所謂“下流階層”的社會裡來往,使他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在這些日子裡,他寫出了大量優美動人的愛情詩歌。
六世達賴究竟寫了多少詩歌,至今沒有确切的數字。據藏族文學家劉家駒在《康藏滇邊歌謠集》的自序中講:“第六世達賴仁青倉央嘉錯,他能不顧一切,赤裸裸地寫出一本情歌,刻印發行,昔不滿百首,現在流行到民間的歌謠,不下幾萬言,不同的曲調和舞法,也有數百種。”倉央嘉錯的原作雖不滿百,流傳到民間,發展成數萬言,都說是六世達賴寫的,可見六世達賴的詩歌感人之深和人民群衆對六世達賴之愛戴,非比一般。
六世達賴的“浪蕩”生活,逐漸地被三大寺喇嘛所發現,有個喇嘛名叫東龍吉估的說,他看見倉央嘉錯穿着一件俗人穿的藍緞子衣服,留了長發,不是僧人的秃腦頂,手指上戴着戒指,拿着弓箭往公園裡走去。有的人還講:“在布達拉宮他是仁青倉央嘉錯,在拉薩,在雪山,他是快樂的青年”。這些消息傳到桑結嘉錯的耳裡後,便成為他謀害倉央嘉錯的一條理由。于是,桑結嘉錯暗地策劃行刺。一天晚上,倉央嘉錯夜遊回布達拉宮,刺客準備下手,但由于六世達賴的武藝高強,刺客遠非對手,因而刺殺未遂。不過從此卻引起了六世達賴對桑結嘉錯的懷疑。
1701年(康熙四十年),蒙古人在西藏的統治者達賴汗逝世,他的兒子拉藏汗繼承汗位。拉藏汗即位後,與桑結嘉錯的關系日益緊張。1705年7月,終于爆發了蒙藏兩軍之間的一場惡戰。結果桑結嘉錯被俘,不久又被處死。
在這場權力之争的進程中,六世達賴與拉藏汗曾是共同對敵的戰友。可是,拉藏汗赢得了最後勝利,卻忘掉了這個戰友,相反地掉轉矛頭,直接端對準這個政治上不成熟的年輕人。拉藏汗一方面派人赴北京向康熙帝報告桑結嘉錯“謀反”經過,同時又進奏六世達賴是桑結嘉錯立的假達賴,所列罪狀為“耽于酒色,不守清規”,要康熙帝予以“廢立”。康熙帝出于對西藏地區的安定的需要,同意将倉央嘉錯“執獻京師”。
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五月初一,拉藏汗拘捕了六世達賴,把他關在拉薩附近的一個蒙古包裡,六世達賴在戒備森嚴的蒙古包中,一時一刻也沒有忘記他的詩歌朋友們和情人仁珍翁姆。他從蒙古包的窗格裡望見藍天下的白雲,不禁又想起了仁珍翁姆,便深有感慨地寫道:東山的高峰,見白雲蒸騰天空。莫不是仁珍翁姆,又為我燃起神香?
1706年6月27日,六世達賴被押送北京。行前,他還通過一個藏兵,把他寫給仁珍翁姆的詩交給她,他又寫了一首離别的詩:白鶴啊!借借你的翅膀,我不飛往遠處,隻到理塘就轉回。倉央嘉錯被解送北京的消息傳出後,在西藏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廣大僧俗群衆悲憤相告,發誓要奪回他們的法王達賴。當押送倉央嘉錯的蒙古兵路過哲蚌寺時,被早已埋伏的一群武裝喇嘛突然襲劫,六世達賴被搶上山,安置在寺内。拉藏汗得此消息,大為吃驚,決心不惜代價,奪回達賴。蒙古兵包圍寺廟,與武裝的喇嘛激戰三晝夜,雙方犧牲慘重。當戰鬥正處于難分難解時,六世達賴果斷下山,蒙古兵解圍,才使戰争停息。這位年輕漂亮的詩人,與滿含淚水的上千名喇嘛,揮淚相别,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不可返回的深淵。據說,行至青海湖畔,被拉藏汗謀害,時年24歲。

東山崔嵬不可登,絕頂高天明月生,
紅顔又惹相思苦,此心獨憶是卿卿。
願與卿結百年好,不惜金屋備藏嬌。
一似碧淵水晶宮,儲得珍稀與奇寶。
西風吹謝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塵泣。
情猶未了緣已盡,箋前莫賦斷腸詩。
欲題新詞寄嬌娘,風吹雨蝕半微茫。
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滅銘肝腸。
錦葵原自戀金蜂,誰供花顔奉神靈
欲舞輕翼入殿裡,偷向壇前伴卿卿。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師說因明。
争奈相思無拘檢,意馬心猿到卿卿。
竟日冥思絕妙相,碧落黃泉兩茫茫。
奈何紅顔一時現,不需枯坐與焚香。
暗香襲處佩環鳴,美眸善睐未分明。
臨去莞爾還一笑,忽與餘兮兩目成。
欲倚綠窗伴卿卿,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又負美人一片情。
掌上明珠價幾何,無心未曾思量著。
一朝歸攜他人袖,那時傷情淚痕多。
洞房一夜照花燭,卿卿嫁作他人婦。
相思如狂心如灰,為情憔悴向誰訴?
侯門一入似海深,欲訊卿卿問鬼神。
此情惘然逝如夢,鏡花水月原非真。
明眸皓齒豔無雙,比拟圓月兩相仿。
惆怅婵娟多寂寞,歡情隻供一夜長。
曾慕鴛鴦效雙栖,南谷林深葉迷離。
除卻鹦哥誰人曉,莫将幽情向人啼。
日暮瞞得衆人行,卻向寵犬語叮咛。
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禅院近黎明。
昨趁夜色赴幽期,鵝羽紛紛曉來迷。
兩行屐痕深雪裡,教人如何不得知?
端居布拉達宮時,倉央嘉措稱上師
夜醉酒樓美女側,衲本人間一浪子。
仙羽如雪暫徘徊,欲将此身借翼載。
不學令威控鶴去,理塘相見即歸來。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欲語幽情期紅裙,平林漠漠柳枝深。
除卻當時畫眉鳥,風情許知一佳人。
姹紫嫣紅一時凋,舞衣不成舊舞腰。
争教蜂蝶兩相斷,袖底羞見檀郎招?
綠窗深情不忍離,去離徊徨意轉迷。
久拟深山學修法,又延行程到後期。
崔嵬東山與天齊,紅顔迤逦隔雲梯。
相思萦系解語花,心似奔馬雪蹄疾。
傾城美色競群芳,品茗鬥酒擅歡場。
欲共卿卿兩相悅,不期魂魄歸帝鄉。
飛短流長斷人腸,情懷恻恻每神傷。
惆怅玉人獨歸去,芳草萋萋滿斜陽。
故園迢迢憶雙親,每對卿卿淚滿襟。
千山萬水相追尋,始信卿心勝娘心。
柳枝經風葉未凋,當時愁損畫眉鳥。
今日重入歌舞地,逢見卿卿又魂銷。
今夜新月似蛾眉,時還暫去時還歸。
記取臨行重來約,月成鈎時人成對。
結束花帽下妝樓,雕鞍别時每牽手。
憐郎愁絕還相勸,時日無多再聚首。
美顔無雙處處誇,玉帳香肌嬌無那。
夜夜伴得鴛鴦宿,不羨旖旎上林花。
花容月貌未可期,吹氣如蘭暗香襲。
惆怅風露無多時,一時相歡一時離。

憂心悄悄病恹恹,輾轉無寐夜闌珊。
寸寸相思已成灰,欲親芳澤總無緣。
百草經霜奈若何,離人偏恨西風多。
香豔成塵蝶翼冷,卿卿我我兩分攜。
木蘭槳動去無情,馬頭猶得向人橫。
掉臂終不回首望,郎心如鐵冷于冰。
為祝檀郎結經幡,豎向陌上春柳畔。
過路君子切勿動,此幡安即檀郎安。
枉緘圖章寄橫塘,畫眉争似秋波長。
願與卿卿兩相誓,不離不棄銘肝腸。
欲傾卿卿一世情,卻聞蕭寺伴青燈。
崇山峻嶺不辭遠,誓與卿卿結伴行。
一見卿卿倍關情,欲與卿卿締鴛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問美人心上意,同衾同穴伴死生。
回眸一笑嫣然嬌,斷魂飄搖上碧霄。
願與卿卿兩相歡,不發毒誓不肯饒。
蛾眉未到凄絕時,酩酊那複計東西。
醉生夢死銷金窟,隻此便是神仙地。
卿卿願非娘胎生,莫非桃花仙子身?
情懷幻變似桃花,刹開刹謝總非真。
辜負竹馬青梅香,迷蕩卿似中山狼。
朝來無情叢林去,不似昨夜風情郎。
暗月卿卿初三夜,明月如霜倍清豔。
且向座前發誓約,此心滿如十五月。
故園歸飛杜鵑鳥,春來天地盡窈窕。
思與卿卿重相見,執手相看魂欲銷。
百步穿楊一箭橫,憶得陌上逢卿卿。
一自識得春風面,夢魂常逐羅裙行。
滿堂戟指兼罵聲,不由人前不悔情。
昨夜偷自尋芳去,曾向山下垆側行。
恰恰嬌莺不住啼,楊柳枝上說相思。
忍得棍棒劈頭打,誓與卿卿不分離。
柳暗南谷暗相期,鹦哥莫向玉人啼。
如今且聽畫眉調,婉轉歌喉使人迷。
魔龍身後舞猙獰,不辭兇險一意行。
若向帳底償夙願,抛得性命到卿卿。
素昧平生各茫茫,免使魂魄兩迷蕩。
縱使相見黛眉淺,不必惹得相思狂。
神女常居雲雨池,花柳身世半委泥。
誰知掩得春風面,幾度傷心被人啼。
南谷柳林郁郁枝,遮得畫眉自在啼。
恨卿薄情心如鐵,露水夫妻又相離。
草色如金山如染,平林葉落紛紛然。
杜鵑不似堂前燕,一年一度歸故園。
郁郁春風度玉門,偷趁雲雨種孽根。
争教人前瞞得住,珠胎暗結已孕身。
拂面好風故園來,此情與卿兩無猜。
珍重青梅竹馬意,暗香袅袅入襟懷。

我終于明白
世間有一種思緒
無法用言語形容
粗犷而憂傷
回聲的千結百繞
而守候的是
執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癡癡的笑
笑那浮華落盡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飛花萬盞
誰是那輕輕顫動的百合
在你的清輝下亘古不變
誰有那灼灼熱烈的雙眸
在你的颔首中攀援而上
遙遠的憂傷
穿過千山萬水
縱是高原上的風
吹不散
執着的背影
縱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頭的溫暖
你靜守在月下
悄悄地來
悄悄地走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顔?
佛曰:那隻是昙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着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隻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别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坐在布達拉宮裡,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薩的大街上流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如果生命隻能在某一天不斷重複,你會選擇哪一天?
--我不在乎,隻要是和你愛着的任意一天。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會如何度過今天?
--我不在乎,隻要世界分崩離析時你仍然在我身邊。
最後一個被月色蠱惑的男子
尚未明了這裡的姑娘們說話時的語氣
若我執迷遠眺的瞳孔在望鄉時瞬間定格
那些沒能唱出來的歌便都可以停在上面
成為訴說的倒影,在路途上,歸于沉默
我僅能懷想路過的十萬條河流是如何
淌過十萬個季節,如何飄起蘆花的美麗衣裳
但大地上依然有那些細微的聲響撫過馬掌
坐在萱草懷中的妹妹,你可曾聽見?
睡夢中恒河的沙子湮沒我的頭頂
佛陀絕塵遠去,弟子們認定我是不可渡之人
此地本無雨,我路過的胡楊林在一次
驚雷後燃起大火,這就注定了我将終生流浪
天葬台上,門巴族人終不肯将這個遊魂安放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我來生是顆樹
含着笑對你說時恰好天很藍,一切潔淨
如同少女的衣裙,綻開上師的祝福
多年以後雪地上焚香的人仍能因此忘卻心事
我的故事越講越瘦了
雙眼降生,而後我們降生
納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出生時我就忘了該有冗長的對白,讀經文
轉着經筒,長跪在羊皮紙托起的文字裡屏息
20年前我的句子丢失足迹,偶然醉酒,遇見己身
在大漠裡流幹淚水,風沙襲來,三千繁華深埋
曠古的煙塵從此便擁有了接近衆生的質地
我願知曉你的願望,以及一些稱呼的含義
坐在月光裡的妹妹,是否你的長頭發已改變了秩序
是否我該用枯坐代替斷腸,禅定,寂靜無語
可一百次的轉世,你仍舊會看見我打馬徐行
而我也注定看見你,面龐上眨着瑪吉阿米的眼睛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隻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蓦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觐見,
隻為貼着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月,
我輕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隻為貼着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細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隻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隻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
抛卻了信仰,舍棄了輪回,
隻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