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收藏者雖然懂得紫砂審美要集合“料、工、款”3個元素,但實際審美鑒賞時卻不能把握要訣,顧此失彼。
首先,紫砂壺的料要注重肌理感,即能突出紫砂的特性。用行話來講就是“紫玉金砂”:好的紫砂應該有玉的質感和砂的肌理感,通俗地說,就是有顆粒狀附在紫砂表面形成的效果。大部分收藏者在這方面的認知有誤區,通常認為泥料粗的壺檔次不夠高。
實際上,壺的優劣與泥料的粗細無關,各有風味;細膩的泥料也要具備肌理感,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好泥料。
鑒别紫砂,料是第一位的,這也是鑒賞一把壺最難的。不管是何種紫砂泥料,純正度是第一要素——即不能摻雜化學料。
其次從“工”的角度審視不同的壺,也能感覺到紫砂壺的區别。“工”即工藝,是評判紫砂壺優劣很重要的一環。紫砂壺之所以能獨立于陶器,而成為陶藝中的奇葩,其獨特的圓器的“拍打成型法”和方器的“拼接法”工藝是至關重要的。在鑒賞時,基本的工藝要求是“三點一線”,即壺嘴、壺鈕、壺把在同一直線上,壺蓋講究緊密,整體壺形比例适當。行話中常提到的講究壺的“神韻”,即從壺的比例審美中得到體現。
“款”指的是名家所制。名家是當代的紫砂壺的名牌,代表着紫砂壺工藝水平的标準,收藏中肯定會有所講究,但是這也是辨證的。目前市場中仿名家壺如此普遍,就是因為一方面所有收藏者追求名家到了極端的程度,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對紫砂壺的基本鑒賞要求卻仍然模糊,間接培育了仿作的市場。
如果收藏者一開始能從“料”、“工”兩個角度對壺做認真的了解,根本不必考究“款”的因素,而是能很快知道鑒定的答案。不過,收藏者也不能隻認定“顧景洲”、“蔣蓉”等大師,非頂級不藏,而是要結合自己的經濟和知識條件關注一些有實力的中青年壺藝師,因為未來的大師也必将從他們中産生。
看不夠?點擊頭部紫砂學堂關注我。
看不過瘾?那就請關注我們的zisha51每天有不一樣的紫砂和茶知識。
歡迎紫砂壺、茶和養生愛好者加我的私人yihuwang3013(長按可複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