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打招呼沒有人回

為什麼打招呼沒有人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3 22:43:50

為什麼打招呼沒有人回?作者|楊小米 編輯|君君來源:遇見小mi(ID: yujianxiaomi2015),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為什麼打招呼沒有人回?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為什麼打招呼沒有人回(打招呼在嗎不回複就拉黑)1

為什麼打招呼沒有人回

作者|楊小米 編輯|君君

來源:遇見小mi(ID: yujianxiaomi2015)

為什麼我日常總是能碰到各種各樣的人?沒其他原因,就是接觸的人多,大概率上,碰到的事情也多。

這不,我就被有一面之緣的人删除好友了。

有一天上午11點多,他給我微信留言:“你好!楊小姐,在嗎?”一般情況,微信公衆号11點發文,這會兒多半忙着回複留言呢。

晚上,我9點發了一個朋友圈,10點收到了他的微信,對我進行了指責:“學你們知識文化有什麼用?連最起碼的禮貌和尊重都不懂。”

我看到對方有很強的情緒,第一時間選擇了道歉,安撫一下。但發現已經被删除好友,頓時松了一口氣,要不然真不知道如何和他談合作。

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真得很容易産生誤會,就拿微信回複留言來說,我不止有一個微信,每個都近5000人,我盡量做到睡覺前檢查一遍。但有時候,真得太忙了,就顧不上了。

對于身邊的人,我都強調,如果微信沒有回你,一定要多發兩次,有急事,一定要打電話。

現在,微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交流也會在微信裡進行,對于這方面,我遇到問題也在不斷總結。

在行動變現訓練營第5課,關于職場溝通,第一小節,我就重點說了這件事:“微信裡溝通,不建議做這5件事。”這部分的逐字稿,我們就寫了近4000字,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誤會,讓溝通更高效,微信禮儀一定要學習。

課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1.為什麼不建議發“在嗎?”

看到别人給我發“在嗎?”,我很有壓力,不知道對方找我什麼事情,引起對未知的恐懼。還有,沒有誰會時刻盯着手機,大家不太可能同一時間在線。

這位删除我好友的人,我認為他也不懂尊重和禮貌。

正确的做法是什麼?“在嗎?”之後,以有事說事的心态,簡單地說清楚你想說的事情。如果第一次聯系,還要加上自我介紹。

這樣,給對方足夠的時間,來選擇如何回複你,讓對方舒服。

2.為什麼不建議發語音?

如果聽這段語音有10秒,我這10秒隻能專屬在這裡,不能做别的事情。如果是文字,3秒就讀完了。雖然隻有幾秒時間,信息量大的時候,真得很消耗。如果真需要長時間溝通,那麼來一個電話吧。

同事苗苗,平常接觸的用戶特别多,咨詢她問題的人,有的發一連串,十幾條語音,她又要帶上耳機聽,工作的環境不适合聽語音。

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我會和她講,可以客氣地告訴用戶你的難處,不方便聽語音,問對方發文字可以嗎?

如果你想發語音,要征求對方的建議,比如你在路上,不方便發文字。還有,有些讀者咨詢我問題,我要回答的内容很多,會給對方解釋,我語音。讀者都特别理解我,他們會繼續文字。

有一種情況例外,和熟悉的家人、朋友,語音更能拉近感情,這個就可以靈活處理,我們能聽出對方的語氣、态度和心情。

我和好友蘇末經常電話1個多小時,天一,有時候遇到什麼事,想要和我叨叨幾句,會提前問我:米姐,方便語音5分鐘嗎?

3.為什麼不建議隻發截圖?

同事苗苗剛來公司時,有一個用戶問題,她解決不了,需要我的幫助。她就把自己和用戶的對話截屏了幾張圖,直接發我了。

正确的做法,她描述概括這件事情給我,她最清楚事情,發給我截圖,我需要重新理清楚這個關系。沒有文字補充說明,容易找不到圖上重點,理解速度慢。

還有,公司群裡,我不建議随便發各種截圖,不确定和自己相關,截圖可能就不看了。

曾有一個讀者,她和朋友吵架了,不知道怎麼辦?給我發了十幾張他們對話的截圖,我搞明白他們到底怎麼回事,花了我半個小時,後來,我就學會了拒絕。

4.為什麼不建議頻繁發短句?

如果跟别人講一件事,最好把事寫清楚,一次性發給對方,而不是3-4字一行,發1條信息過去。閱讀1條微信和閱讀10條微信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為了讓對方更清楚、完整地接收你的信息,建議在描述一件事的時候,可以這麼發:

(1)結論先行:我要說的這個事情是什麼;

(2)寫明經過:簡單具體描述事情本身,并分段;

(3)補充說明:詢問接收人是否有其他意見。

描述事情本身時注意,要分段,千萬不要文字堆一起發出去。如果是幾件事一起說,記得用1234标記清楚,或者用符号區分。

天一,平常和我說一件事情,基本上先說什麼事,中間介紹詳細情況,最後,來一句:米姐,你覺得可以嗎?沒有問題的話,我隻需要回複“可以“就行了。

4.為什麼不建議動不動就打語音或視頻電話?

如果你和對方不熟悉,不建議動不動就打語音或視頻電話,尤其視頻電話,對方可能穿着睡衣呢。

天一曾經有一個相親對象,在她工作時間,毫無征兆地打語音電話。天一直接挂斷了。我們不清楚,對方是否在忙,這樣可能會打斷他的工作思路。

總結下來,微信環境下有這5件事,建議不要做

第一點:不建議發語音;第二點,不建議隻發截圖;第三點,不建議頻繁發短句;第四點,不建議發“在嗎?;第五點,不建議動不動就打語音或視頻電話。

此外,在微信溝通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比如不要發微笑的表情,現在的意思是:“我就靜靜地看着你裝,不說話”,等同于“呵呵”;還有直接就微信讓你把XX微信号發過來,也不說什麼事;潛水黨秒搶紅包…..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反感的行為,可以在留言裡寫出來交流。

以上我分享的,我認為是常識,微信已經誕生幾年了,對于我們不再是新事物,很多人顯然沒有掌握這個常識,這會讓溝通效率大大降低,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工作。

删除我好友的這位朋友,如果他想做商務的話,這樣的行為會讓他舉步維艱。在他的印象中,我是一個很沒有禮貌的人,這樣的感覺并不會讓他覺得快樂,可能很糟糕。

我也是不斷學習,最早我也發“在嗎?”,後來看到大量文章寫微信社交禮儀,我就改正了自己的缺點。我想一些人,就因為具備很多常識,并逐漸成為本能,做事情才那麼容易的。

常識,背後代表着職業化。劉潤老師曾說:“讓别人與你打交道的時候,感覺非常舒服,這就是職業化。” “教養的本質,就是對外的分寸感和對内的克制力。”

互聯網變化太快,很多時候我們會忽略這一點,需要我們盡快補上這一課,讓溝通變得更高效。

楊小米: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心理學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東人,3年從普通職員到市場總監,并創業,分享職場經驗和成長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