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4日泰州訊(李祝海 陸銀昆 陳超)近年來,興化市安豐鎮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緊扣脫貧任務、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破解難點、主攻熱點,大力推進産業發展,促進創業就業,全力打赢打好精準脫貧這場硬仗。經測算,全鎮36個經濟薄弱村今年可實現全部出列,建檔立卡的3558戶低收入戶、5513人有望全部脫貧。
因鎮聚力,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興化市安豐鎮鎮域面積209平方公裡、總人口12.7萬人,下轄51個行政村、146個自然村,現有經濟薄弱村36個,其中已脫貧19個、未脫貧17個,未脫貧低收入戶492戶、908人。
安豐鎮按照脫貧攻堅“五年目标四年完成”的要求,根據本鎮實際,制定出台有關工作方案和實施意見,為集中脫貧攻堅沖刺開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構建脫貧攻堅的總體設計和制度安排,打出“3 N”政策組合拳,并以河蟹養殖為主導産業,以13個片區為主戰場,推動智慧漁業、大棚果蔬、農副食品、苗圃基地等特色産業發展,構建“跨片聯村”的特色産業支柱産業體系,形成“一村一品”布局。
根據緻貧原因,安豐鎮有針對性地制定方案,對不同原因、不同類型的經濟薄弱村、低收入戶采取不同措施,因鎮聚力、科學施策,找準症結把準脈,開對藥方拔“窮根”,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在推進工業強村上求突破。為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該鎮出台《安豐鎮2019年招商引資(稅)獎勵考核的實施意見》,加大經濟薄弱村招商引資引稅的獎勵力度,強化雙聯、成其甫、中圩、盛宋等園區所在地經濟薄弱村招商引資引稅的主體意識,引領中圩、洋港、聯富、孫聯、葛楊、清洋、雙聯7個村購置标準廠房項目,确保每村年增加收入7萬元左右。
在智慧漁業園區上下功夫。為做精做強河蟹産業,該鎮在安東村創建2350畝智慧漁業基礎設施項目,利用現代物聯網技術,通過在線監控、水質五項監測、智能曝氣,做到從育籽、選苗、種草、投食、調水到取蟹實行遠程智能控制。該項目輻射新北郊、孫聯、朱文、葛楊等6個村8.7萬畝河蟹養殖面積、379個河蟹養殖塘口,帶動全鎮14.08萬畝蟹塘畝均增收200元。僅此一項,就增加蟹農收入2816萬元。
因村制宜,培植集體經濟“孵化器”
培植和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該鎮找準着力點、挖掘閃光點、培植新亮點,通過産業項目的“孵化”,确保每個村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不少于35萬元。
劉文村發展省級生态農業示範園808畝,其中有機水稻生産示範園713畝、高效果蔬大棚示範園35畝、大棚52個。僅此一項,就能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24萬元。聯富和清洋兩個村依托江蘇牧院教授、聯富村“第一書記”魏甯擁有的寵物貓養殖技術和養殖市場優勢,發展寵物貓項目,兩村每年可分别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3萬元和7萬元。成其甫利用“互聯網 ”銷售大米、河蟹、龍蝦、菜油等農副産品,年可增加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5萬元。郭徐村發揮本村生産豆制品的優勢,與南京農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合作,利用豆制品保鮮技術将産品銷往各大超市,年可增加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15萬元。
與此同時,安豐鎮在充分調研和反複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全面收取農業基礎設施使用和土地流轉管理服務費的實施意見》,在全鎮範圍内對14.08萬畝提水養殖面積,按每畝50元的标準全面收取農業基礎設施使用和土地流轉管理服務費。每年可收取農業基礎設施使用和土地流轉管理服務費704萬元,村平均增加收入13.8萬元,成為村級集體持續穩定的收入。截至目前,全鎮已收取農業基礎設施使用和土地流轉管理服務費617.58萬元,其中45個村已全部完成收繳任務。
安豐鎮把項目建設作為構建長效脫貧機制的渠道,促進集體資産保值增值。郭徐的高炮廣告項目,潘王、塘港村的家宴場地服務項目,陸宴、李陽等7個村的機械勞務項目,雙徐、肖家等4個村的農業項目,東郊、五莊等7個村的居家養老及門面、冷庫租賃等項目,都為集體經濟帶來持續性收入來源。
因戶施策,提供創業就業“新菜單”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充分就業是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渠道,安豐鎮因戶施策,對尚未脫貧的建檔立卡低收入戶進行精準識别,逐戶制定幫扶方案。圍繞就業扶貧、技術扶貧、崗位扶貧、住房保障等多個方面精準發力,以千家萬戶的“小”,彙聚成百花齊放的“大”。
圍繞發展小養殖、小種植、小果蔬、小加工、小商貿的“五小”家庭經濟,該鎮為210戶低收入戶量身制定“菜單式”緻富項目。現年65歲的大楊莊村村民吳文福,将自己3.7畝的農田租賃給養殖大戶,每年每畝獲得1200元租金。同時,他還給養殖戶看管蟹塘,兩項收入達3.9萬元,一舉甩掉了貧困的帽子。
該鎮把加強低收入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扶持勞務産業發展作為推動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力抓手,讓更多群衆在家門口就能學到技能,增加就業機會。通過技能培訓,全鎮有79戶低收入家庭的勞動力學到緻富本領。九豐村村民張月興通過廚藝培訓,掌握了烹饪技術,為四鄉八鄰提供家宴服務,年收入8萬元。張月興逢人就說:“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免費為我進行技能培訓,幫助我脫貧緻富。”
為低收入勞動者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是該鎮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着力點。自去年以來,該鎮設立的保潔員、養路員、護河員等公益性崗位,共帶動389人就業。寺萬村村民萬永鳳,因年齡大、身體差、行動不便等原因,導緻家庭貧困。村裡為其提供了村莊和水面保潔的公益性崗位,年增加收入2萬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