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蘭蘭
01
不知道這樣算不算茶葉蛋?
茶 蛋,該有的,全部有了,也一起吃進肚子裡。
味道嘛,馬馬虎虎啦,茶是上好的大紅袍,雞蛋是土雞蛋,估計大補了。
等下準備點紙巾,防止虛不受補,補過頭要流鼻血。
打了新冠疫苗後,我就感冒了,一個星期了,還在流鼻涕啊,郁悶了!不知道對打的疫苗有沒有影響?
最可氣的是,居然有人跟我說,茶葉蛋必須把茶葉也吃下去,不能把茶葉過濾掉!
那個是誰?你自己出來吧!哪有人吃茶葉蛋,把茶葉也吞下去的?你倒是表演一個給我看看呀!
02
我最喜歡吃的茶葉蛋還是媽媽煮的。
不過她煮“茶葉蛋”從來都不用茶葉,她用的各種佐料:生姜、大蒜、幹辣椒、醬油、鹽、茴香、桂皮、香葉、香茅草、肉蔻……對了,還會放上一個核桃殼,據說增香。
媽媽的經驗就是煮茶葉蛋不放茶葉,用香料煮出來的蛋自然就帶褐色了,放上茶葉,雞蛋的顔色就發黑,還帶茶的苦澀,影響口感。
不過,媽媽煮的茶葉蛋就是香!
從小吃到大,習慣了那種味道,以至于吃到再好吃的茶葉蛋,還是覺得難超其右。
我媽媽喜歡吃的健康,用天然食材鹵制雞蛋。
鹵的還不僅僅是雞蛋,肉啊,蔬菜啊,都能鹵了吃,或者焯水之後,涼拌,或者蒸了之後涼拌,呃,放一點點油。
我們家的肉指各種各樣的肉,牛肉為主,雞、鴨、魚、蝦、羊、野豬肉……各種動物的内髒:豬大腸、牛肝、雞腸、羊肚、鴨肫、魚肚……
嗯,很好吃。
就連全家都讨厭的“豆芽菜”,每個月,媽媽都要買一次讓我們補充營養:黃豆芽、綠豆芽、花生芽……換着花樣做,涼拌、清炒、麻辣……讓我們不膩。
就算是一個雞蛋,她能做出各種美味:虎皮蛋、蒸蛋、荷包蛋、茶葉蛋、糖水雞蛋、油炸雞蛋絲……煎蛋:加蔥煎、加香椿煎、加韭菜煎、加火腿腸、加蝦仁、加雞胸肉、加香菇丁……
唉~可惜每次回去都是匆匆,每次都吃不夠。
媽媽連給我做的下粥鹹菜都是十幾樣,一個蘿蔔,媽媽能腌出6種花樣:原味、糖醋、酸辣、姜味、蒜香、醬香。
老公形容我一個人吃早飯,像“老佛爺用膳”。後來,他也喜歡去我家吃早飯,額~他是皇帝用膳。
因為女婿要在家裡吃早飯,媽媽更上心:擺了十幾個小菜就粥,幹貨就是蛋煎饅頭、包子、燒餅、煎餃、蒸餃、水煮蛋、紅薯……各種選擇,總有他喜歡的。
原來,媽媽每天4、5點起來準備早飯,等我們8、9點吃早飯。
媽媽很偉大,了不起!
03
我婆婆煮的蛋也很好吃,為什麼呢?因為用的是2、3十年的“老湯”。
每次要煮茶葉蛋了,她都會去街口相熟的那家鹵味店,買幾樣鹵味?!
呃~跟煮茶葉蛋有什麼關系?有了,關系來了,買好鹵味,婆婆順便拿個家裡帶來罐子出來,叫老闆娘打上一大罐鹵水,婆婆就用這個“老湯”鹵雞蛋。
好吃是真的好吃,可是我不敢多吃,每天吃一個還要拼命控制。為什麼?婆婆的“茶葉蛋”都是油!
去撈蛋吃的時候,用勺子。可是,剝“茶葉蛋”用手吧?那個手,用洗手液反複洗兩遍都洗不幹淨,還是油不拉幾的,得用洗潔精去油才行!
婆婆家裡喜歡吃豬肉,隻要說吃肉,就是豬肉,沒有第二個選擇!
她還會用豬油炒菜,熬一大罐豬油拿來炒蔬菜!唉~我老公不胖,高血脂!連我六年級的大女兒也血脂偏高!
這個跟飲食習慣很有關系。
婆婆的早飯,要不就買的最便宜的白饅頭蒸幾個,額~我咽不下去!後來,我發明了“泡飯”下饅頭,婆婆一見,發現是好東西,每次的早飯就是泡飯 饅頭。
我都要吃吐了。
後來我又發明了“菜泡飯”,婆婆一見,更省事,還節約!頭一天的剩菜 剩飯,一鍋煮,呃,一想到婆婆的早餐,我就想吐,沒食欲、吃不下去。
由奢入儉難啊!我還是過去太幸福。
用婆婆的話形容我,“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的!”
跟老公訴苦,他表示他媽媽說的沒錯!
我隻好自己搞各種“發明”,為了照顧我的胃,為了我的孩子不受苦。
婆婆也跟着“沾光”,隻要我有一天偷懶,她繼續菜泡飯或者饅頭 泡飯,逼得我分身乏術。
工作、生活,我居然成了超人!一有空,就研究美食,怎麼做?怎麼做更好?媽媽成了我取經的不二人選。
我媽媽總覺得我吃苦了,呵呵,确實,我從不會到精通,很辛苦。
所以每次回娘家,媽媽就“伺候”我,讓我休息,連碗都不用自己拿,連雞蛋都不用自己剝。
然而我在自己家裡,我嘗試做各種好吃的,婆婆還要冷言冷語,對了,每次都是她吃完後,砸吧着嘴怪我收尾的衛生沒搞好!
吃完,還怪我“花頭筋真多!”我呵呵,我隻能“呵呵”,就算我呵呵了,婆婆還要說我“難溝通!”
跟婆婆相處,給她吃,随她說。千萬不能頂嘴,說多了都是錯,我多說一個字,婆婆敲着鍋罵我,“存心要拆了這個家!”
連帶着公公對我也沒好氣。
04
我想我媽媽了,我想吃她煮的茶葉蛋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