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後,許多農村家庭開始晾曬魚幹,如黃魚、比目魚或刀魚都可腌制成魚幹,其中尤為晾曬較多的魚幹則當屬鲅魚幹了。晾曬魚幹可以說,幾乎成了農村人冬季的家常菜了。現在有不少城裡人的餐桌上,依舊會出現魚幹的身影。那可是地道的農家風味,對于吃慣了烹饪佳肴的人來說,也不失為一種生活的調劑。更何況,魚的鮮與食鹽的鹹,在陽光和風的催化下,衍變成了另一種美味,令人難以忘懷。
魚幹
這個時節,人們把魚去掉内髒,用鹽腌漬,撒上花椒大料,一條條穿起,曬在陽台,挂在街邊。冬日的陽光一天天蒸發掉魚體内的水分,溫潤的風又使得曬幹的鹹魚不至于太過幹燥而肉質失色。曬過一個月的日光浴,吹過一個月溫潤的風,風幹掉水分的魚幹體積僅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大小,味道卻有了和鮮魚全然不同的變化。緊實的肉質,鹹中又帶有凝固的鮮,味道厚重有嚼勁!
魚幹
食用魚幹,蘿蔔幹是魚幹的最佳搭檔,曬好的魚幹可以用油炸着吃,也可以和蘿蔔幹一起蒸着吃。這種搭配流傳多年,始終是人們的最愛、也最能被接受的組合。讓人不明白的是,那麼多的蔬菜,為什麼偏偏是看起來不太起眼的蘿蔔呢?據說這跟過去人們生活水平低有很大關系。在物質匮乏的年代裡,農村的菜籃子裡很乏味,尤其是在冬天,除了白菜就是蘿蔔。秋天地裡出産的新鮮蘿蔔,通常會被農民放進地窖裡保存,這往往隻能保存到春天。人們想了個辦法,就是把蘿蔔切條曬幹,這樣既避免了浪費,還能讓一家人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蘿蔔。
曬蘿蔔幹
蘿蔔可是人們心中的寶貝,每次曬蘿蔔幹都是成缸成缸地曬。那個年代,幾乎家家戶戶房檐底下會挂着一排排的蘿蔔幹。蘿蔔除腥解膩,還能給食物提鮮,所以人們在蒸魚幹時,都喜歡放些蘿蔔幹。
蘿蔔幹
說來也怪,蘿蔔幹與魚幹之間似乎有着某種神秘的緣分。蘿蔔幹能吸收魚幹的腥氣和多餘的鹹味,讓魚幹吃起來更鮮美。不需要放太多的調料,蒸之前把魚幹切一切,小魚幹則直接與蘿蔔幹混合在一起,加入一點點花生油提香,入鍋蒸熟就可以了。出鍋之後,不僅魚幹好吃,就連蘿蔔幹也異常美味。這些簡單的搭配,也充分蘊藏了農村人的淳樸與智慧。
魚幹
大家都知道剛買的新鮮魚,用油煎着吃,肉嫩味美,非常可口。可是在過去,新鮮魚并不是一年四季都盛産,也沒有冷風庫這樣的保鮮設備,人們便想盡了各種方法,盡量把魚保存得更長久些。用鹽腌制風幹,也成了最好的一種選擇,而立冬後曬的魚幹,味道則更美。
魚幹
農村的人們通過逐步探索和嘗試,有了豐富的曬魚幹技巧,所以總能把魚幹做得鹹淡适中,味道鮮美。夏天曬魚幹,日頭毒,曬得好。但口味并不是很好,且不衛生,家中時常有腥臭味。入冬之後出産的魚,魚油最多,做魚幹最合适。
魚幹炖蘿蔔
在這個濕冷的冬季,來一壺小酒,做一道魚幹炖蘿蔔,再烀上一鍋粑粑,一家人圍坐在熱炕頭,吃飯,聊天,品酒,還有比這更惬意的麼?小夥伴們,你喜歡吃魚幹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