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大家都知道,寫了很多散文,還有小說。記得小時候常讀她的《小桔燈》,還有那篇《寄小讀者》,讀完以後當時心裡雖是懵懵懂懂,但是卻記住了裡面的一些句子,在作文課上有時還能借用一二,後來長大後,再讀這些文章,猛然發現原來冰心質樸文字的背後,竟然藏着太多的人生感悟,這些文字的背後體現了我們作為一個人最原初的生命體驗,對愛與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質樸、簡潔的背後是大智慧,大境界。
尤其是後來,看《冰心散文集》,裡面有太多東西能與讀者産生共鳴,讓讀者心底不由的有一種親近感和現實感,而裡面所講述的“愛的哲學”就是冰心老人所給我們留下的“大手筆”之一。一起來欣賞。
15張圖讓你了解冰心之愛的哲學
1,生命與生活之愛
2,愛與同情
3,萬全之愛,無限的結合
4,對母愛的理解
冰心同時期兩位作家對母愛的理解
茅盾對母愛的追憶
巴金小說中對母愛的描述
5,兒童之愛
6,對大自然的愛
冰心
(1900—1999),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黨)成員。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1946年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于1951年返回中國。
因翻譯紀伯倫的《先知》《沙與沫》,印度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園丁集》等作品,1995年經黎巴嫩共和國總統簽署授予國家級雪松勳章。
代表作——《超人》《繁星·春水》《冰心全集——冰心小說集》《冰心全集——冰心散文集》《關于女人》《還鄉雜記》《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小桔燈》《我們把春天吵醒了》《别後》等。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兩位著名作家談冰心對自己的影響:
寫在最後的話——
魯迅說,生命的終點是什麼?是墳,墳之後是什麼?沒人知道,正是這個“沒人知道”引起了我們對生命的深深的焦慮和絕望。因此,我們隻能扛起活的的大旗,反抗焦慮和絕望。
而冰心說,生與死是一條界線,萬全的愛,無限的結合,讓我們融于其中,不分生死,任什麼都無法摧毀他。當我們用有情的眼光看待萬物,用博愛的心靈去感惠一切,你就會把痛苦逐漸消減,就能逐漸擺脫或徹底戰勝焦慮和絕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