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李太白?絕句雖小,難度極大王維擅長五絕,并且“詩中有畫”;王昌齡擅長七絕,“七絕聖手”的美譽受之無愧然而漁農子認為,即使二王的絕句加起來,也難與太白争衡太白的絕句,清新自然、超凡脫俗、變幻莫測,筆下有一種仙氣絕句第一人,非太白莫屬,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世人皆知李太白?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絕句雖小,難度極大。王維擅長五絕,并且“詩中有畫”;王昌齡擅長七絕,“七絕聖手”的美譽受之無愧。然而漁農子認為,即使二王的絕句加起來,也難與太白争衡。太白的絕句,清新自然、超凡脫俗、變幻莫測,筆下有一種仙氣。絕句第一人,非太白莫屬。
本文選出太白的5首五絕和5首七絕,與君共賞:
1、 《出妓金陵子呈盧六》
南國新豐酒,東山小妓歌。對君君不樂,花月奈愁何?
此詩前三句都是鋪墊,最後一句見太白功力。王維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其寫法與此詩相似,水平也相當。
2、 《獨坐敬亭山》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此詩将景物拟人,以奇妙的構思,寫出詩人的孤獨感。王維有“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其意境與此詩相似,水平也相當。
3、 《渌水曲》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荷花嬌欲語”是傳神之筆;“愁殺蕩舟人”留下無窮餘味。至于為什麼“愁殺”,詩人沒有說明,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也許是因為荷花嬌豔,引起少女的嫉妒,李清照有“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也許是因為良辰美景,引起少女的情思,湯顯祖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4、 《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刬卻:鏟去。
君山就像人生路上的障礙一樣,鏟去了好,讓湘水無拘無礙地流。這是典型的太白詩風。此詩的寫法與“白發三千丈”一樣,首句奇,二句妙,三句轉,四句留下無窮餘味。
5、 《秋浦歌》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此詩排山倒海而來,餘音袅袅而去。“白發三千丈”奇絕,“緣愁似個長”妙絕,“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留下無窮餘味。看到這樣的詩,就不必看作者了,除太白外,沒人能寫得出來。“白發三千丈”極度誇張,本是無理之句,沒有仙才之筆,根本駕馭不了。因此,太白的詩,是極難學的。後陳師道“白發緣愁百尺長”和辛棄疾“白發空垂三千丈”都是效颦之作。
此詩是太白的巅峰之作,無人可及。漁農子品此詩不少于1000遍!
6、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詩人把愁心寄給明月,明月又帶着詩人的關心随君到夜郎西。有的版本作“随風直到夜郎西”,漁農子認為“随風”明顯是錯的。
王昌齡有“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與此詩水平相當。
7、 《蘇台覽古》
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隻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隻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物是人非,這是懷古詩的常用寫法。
總體說來,王昌齡的七絕大概與此詩水平相當。而以下三首絕句,隻有谪仙才能寫得出來。
8、 《清平調詞》(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此詩借花寫人,誇楊貴妃之美。第一句寫雲一樣的衣裳、花一樣的容;第二句寫在春風的吹拂中若隐若現;後兩句寫群玉山頭和瑤台月下,仙人仙境,美極了。此詩立意不凡,非谪仙寫不出來。
9、 《陪…遊洞庭》(其二)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将船買酒白雲邊。
耐可:哪可,怎麼能夠。
漁農子第一次讀此詩時,被太白驚呆了。漁農子見過賒米、賒面的,也見過賒酒的,然而從來沒見過賒月色的。不知太白賒了月色之後,打算還否?莫非太白是因為賒了東西不還才被貶下人間的?讀太白詩,屢屢被驚呆,真開眼界!
此詩之好,并非隻因一個“賒”字,看全詩,如仙境一般。太白是谪仙,此詩為證。
10、 《陪…遊洞庭》(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此詩描寫的不是畫中的洞庭,而是真實的洞庭。然而,誰能把真實的洞庭湖“淡掃”出來?誰又能把真實的君山“畫”出來?漁農子以為,那位丹青手,一定是神仙。
感謝蒼天把太白貶下人間,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如此美妙的詩篇!
漁農子——抟土科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