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訊 記者 徐芳
“扶貧工作隊到了我們中洲村,路通了,燈亮了,變化可大了。這次省直機關關工委的叔叔伯伯們帶給我們的500元,我也會回去交給奶奶,讓她補貼我的生活費。”12月29日,沐浴着暖暖的太陽,正在仙桃市剅河鎮謝場中學就讀初三小姑娘胡嫣開心地說着,笑眯眯的眼睛彎成好看的弧線。
胡嫣提到的扶貧工作隊,是湖北省委老幹部局駐仙桃市剅河鎮中洲村工作隊。駐村一年多來,工作隊除聚力抓基礎惠民生、抓脫貧求精準、抓産業促發展之外,對于留守婦孺同樣着力頗多。經工作隊協調,省直機關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倪祥水一行為包括胡嫣在内的29個中洲村困難家庭學生送上了幫扶資金,并約定結成對子,今後還将繼續關注貧困村孩子們的成長。
“扶貧先扶智,孩子們你們是中洲村的希望和未來。有省直機關關工委和扶貧工作隊的這些叔叔伯伯關心、支持你們,你們就專心學習,将來考上好的學校,學好本領,回來建設好中洲村。”來到孩子們中間,省直機關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倪祥水拉着他們的手,親切地鼓勵着。
孩子們和扶貧工作隊隊員、省直機關關工委領導合影
貧困村的每個孩子 都是工作隊心頭的牽挂
女孩子十三四歲就開始出去學做衣服,男孩子最多讀到高中。村裡人嘴上說讀書好,心理卻不以為然。孩子上學一是為了學點知識,更重要的恐怕還是盼着早日長大,早日掙錢。自高考制度恢複以來,全村考出去的大學生寥寥無幾,高中生也不過十來人。文化程度不高,是中洲村發展始終跟不上時代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年前,楊世華帶着扶貧工作隊來到中洲村時,經過前期調研,在扶貧日志上寫下的是這樣一段憂心忡忡的話。
扶貧攻堅的關鍵在教育。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自然條件、經濟基礎、社會事業固然存在先天不足,但教育發展滞後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勞動力素質亦無法适應現代産業發展需求。
為了讓貧困學生一個都不拉下,工作隊首先對村裡所有的貧困家庭學生及留守兒童進行了詳細摸底,就像關心着自家孩子一樣,牽挂着這些孩子的成長。
“胡嫣這個小姑娘,父母在外工作,家裡隻有奶奶照顧她。她剛上初三,心态可能還沒調整過來,心理壓力學習壓力都有點大。你和她多聊聊,幫忙開導一下。”見到胡嫣前,駐村工作隊隊員毛超悄聲告訴記者。
初三的黃攀,期中考試考了全班第五名,名字挂在學校的光榮榜上。聽說小夥子想考仙桃八中,而學校的尖子生,要沖刺的是更好的仙桃中學,楊世華指着尖子生的那一列名字,叮囑着謝場中學副校長龔贻堂:“他的成績還不錯,要鼓勵他目标定得高一點,争取沖進尖子生裡邊嘛。”
中洲村一組陳傳海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在讀大學,小女兒上初三,他愛人眼睛有殘疾,家裡隻有他一個勞動力,學費負擔很大。
中洲村程遠紅夫婦都是聾啞人,靠低保生活。兒子很争氣,在仙桃中學讀高二。村裡疏洗一口池塘交給程遠紅管理,每年可以增加約2000元的收入。
……
談起中洲村的貧困學生和他們的家庭,工作隊隊員都如數家珍。
胡嫣談起村裡的變化很開心
貧困村的每個孩子 都是中洲村的希望和未來
駐村扶貧工作一年多來,工作隊将脫貧緻富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責任在肩,而着眼未來的關愛青少年成長也毫不放松。
楊世華也是剅河鎮人,是黃攀、胡嫣們在謝場中學的“老學長”。作為他們那個時期為數不多的走出來的大學生,楊世華深感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扶貧先扶智,孩子是中洲村的希望和未來。
在工作隊的多方協調聯系下,除日常的統一走訪慰問送溫暖之外,今年六一兒童節,他們通過省關工委籌資2萬元,為全村留守兒童幫扶助學,孩子們有了新書包、文具及體育用品。
“愛心媽媽”們來了,省委老幹部局的8名女幹部,與中洲村8名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結對,并選派一名兒童參加了省婦聯組織的為期一周的夏令營活動。
9月,工作隊還協調了省婦幼保健院的專家教授,周末來到中洲村為鄉親們義診。
“村委會的四點半學校已經就位,孩子們放學就可以過來繼續學習,還有專人看管輔導。留守兒童服務站也基本建成,孩子們通過視頻可以和他們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聊天。”楊世華充滿信心和期望。
一切為了孩子。在扶貧工作隊的關心牽挂下,中洲村孩子們的未來,如同江漢平原冬日暖陽照射下悄然綻放的新芽,雖然天還有點兒冷,但充滿了希望和生機。
省委老幹部局“愛心媽媽”結對幫扶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