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将有哪些功能

新一代載人飛船将有哪些功能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5 03:58:40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自述——我的顔值 我的擔當 我的夢想

新一代載人飛船将有哪些功能(想了解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秘密)1

新一代載人飛船将有哪些功能(想了解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秘密)2

振動試驗

新一代載人飛船将有哪些功能(想了解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秘密)3

群傘 氣囊确保返回艙安全減速、平穩落地

新一代載人飛船将有哪些功能(想了解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秘密)4

再入返回模拟圖

新一代載人飛船将有哪些功能(想了解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秘密)5

返回艙在預定區域成功着陸新華社發(汪江波攝)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完成了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關鍵技術試驗驗證。未來,這款航天員的新“座駕”,将成為中國航天大家庭的重要成員。

或許你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新飛船的秘密?不用急,讓它自己告訴你。

已有成熟的飛船為什麼還需要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是人類的“終極三問”,卻難不倒我,因為有一群聰明的設計人員已經替我想得明明白白了。

新一代載人飛船,顧名思義就是全面升級的天地往返交通工具。這次亮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就是我的“試驗版”,還不是最終的“定型版”,主要是對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後續飛船會不斷改進,所以未來的我一定更完美。

提起中國載人飛船,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我的老大哥神舟飛船了。你可能要問,既然有成熟的飛船,為什麼還需要我呢?

因為當中國航天人将目光投向月球和更遙遠的深空後,神舟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更宏大的夢想了。

如果說,神舟飛船解決的是航天員順利進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的問題,我解決的則是如何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更經濟地進入太空,開展更遙遠深空探測的難題。

相比神舟飛船,我可以飛得更遠,不僅可送航天員往返離地球近400公裡的中國空間站,還能完成38萬公裡外的載人登月甚至去更遠的星球探險;相比天舟飛船,我能夠從近地空間站下行運輸貨物。同時我還有可重複使用的優點,可以降低成本,大大提高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能力。

但我和神舟、天舟不是替代關系,而是互相補充的,我們的存在豐富了天地往返運輸工具,人們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進行選擇。

我高大威猛穿兩件套還戴帽子

對于飛船家族來說,顔值跟實力密切相關。

我有着流暢的倒錐型鈍頭體氣動外形。相比神舟飛船的鐘型,倒錐型空氣升阻比更大,能讓我在以第二宇宙速度高速返回時,依靠空氣阻力減速,更加平穩、精準的落地。

我個頭很大,身高近9米,腰圍約4.5米,體重超過20噸。與“三座”的神舟飛船相比,我在執行近地軌道任務時可以一次運送六七名航天員。

跟神舟飛船的三艙結構不同,我由兩艙構成:返回艙是整船的指令中心,也是航天員生活居住的地方;服務艙提供我的動力和能源。以前航天員的生活工作需要在兩個艙之間往返,而我的返回艙空間更大,未來裡面可以根據任務需求做“隔間”,打造工作區、娛樂區、餐飲區以及衛生區,為航天員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居住環境。

我的返回艙穿了兩件“衣服”。“内衣”用新型金屬材料做成,相當于牆壁的作用,圍出了航天員的駕駛室,密封性好、艙内視野遮擋少。“外套”由耐燒蝕的新型輕質防熱材料打造而成,與神舟飛船的“外套”相比,重量降低了30%,防熱效率更高,而且首次采用可拆卸更換設計,将有效提高可重複使用率。

我頭上還有一頂漂亮的“帽子”,可以保護脆弱而嬌貴的對接機構,這是航天工程師們用防熱材料為我設計的。和其他飛行器對接時,可以把“帽子”摘掉露出對接機構,等返回地球時再把“帽子”戴上,保護裡面的設備不被燒壞,實現重複使用。

模塊化讓我成為“經濟适用船”

設計師們圍繞“安全可靠、以人為本,智能自主、覆蓋全程,組合多能、高效集成,自主可控、推動發展,重複使用、降低成本”的設計理念,讓我擁有“安全、舒适、經濟、智能”的多重優點。

我的返回艙内,航天員和平台設備實現了分區布局。艙内隻安裝環控生保、人機交互等直接關系到航天員生命安全和飛船操控的設備,大量平台設備被妥善安置在“内外衣”的夾層裡。這不僅讓艙内空間更大,也最大程度避免了大量設備和航天員共處一室的安全隐患。

為了實現多功能使用,設計人員還像搭積木一樣,通過使用相同返回艙配置不同服務艙模塊的方式,讓我不僅可以去近地空間站做客,還能到月球甚至更遠的深空轉一圈。這樣在滿足多種任務要求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研制成本、縮短了研制周期。

除了整船模塊化,返回艙也采用模塊化設計,載人運輸時配置環控生保、座椅、儀表、手控操作等設備,載貨運輸時配置貨架、貨包。這讓我可以根據任務需求,從“太空巴士”變為“太空貨車”,既能把航天員送到空間站,也可以給空間站運送大量補給物資,或者把空間站裡的試驗樣品帶回地球。

為了提高可重複使用率,設計師們精打細算到每一個細節。像星敏感器、計算機等高價值設備,過去都放在服務艙裡,落入大氣層時全被燒毀。現在這些設備統統放在返回艙,跟着我返回地球,下次任務接着用。

或許有一天能和你一起去太空

早在2016年,“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已經利用長征七号首飛的機會,成功驗證返回艙的氣動外形等關鍵技術。

這次我的“試驗版”更進一步,對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更多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

有專家評價說:“這次飛行試驗的成功可實現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技術由跟跑到并跑的跨越,為我國載人登月飛船奠定堅實的基礎,開啟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

這讓我覺得使命重大。我也将不負衆望,在這次試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接過接力棒,讓中國人探索深空的腳步走得更穩健。

不過也别認為我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設計師們常說,未來的航天是大衆的航天,也許有朝一日,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太空旅行。在設計中,他們一直在努力讓我變得更加安全、宜居,甚至想讓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能夠直接在我身上充電、上網,用起來就像在地面上一樣便捷。

或許有一天,我也能和你一起去太空,想想就好激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