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巴西的首都,小編本來以為是裡約熱内盧!可真正的首都——遠居内陸的巴西利亞,此時已經淚目了。
今天,岩松領隊帶你去發現這座最年輕的世界文化遺産——巴西利亞!
一座自帶“強迫症”的城市
為什麼能巴西利亞“上天”✈️?因為…
1 俯瞰城市,就是一架飛機!
一說起巴西利亞,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飛機造型。
機頭、機身、機翼鮮明,在設計師的圖紙上就已經有了對飛機元素有着近乎狂熱的追求!
著名的三權廣場就坐落在“飛機頭”, 在這樣奇特的建築面前究竟是什麼樣的體驗?讓岩松來告訴你!
2“完美對稱”,順便治治強迫症!
巴西利亞的南北兩翼的城市規劃是對稱的!設計師一定是爆棚的完美主義者!
建築必須完美對稱!
道路也必須完美對稱!
3 說地名沒用,你得記住區域代号!
南北的房屋修的太像了,所以你不得不記住一些數字區塊用于解釋目的地。
否則,給出租車司機說一個地名,當地的老司機也不一定知道!
巴西利亞每座建築都有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編号。
4 一放假人就溜,首都一秒變空城
雖然256萬人口的巴西利亞已經成為了巴西的第四大城市,然而一到假期,“城裡人”一溜煙兒就消失了!
人都去哪兒了?
回聖保羅!回裡約!對很多政府官員來說,沿海大城市的“人氣”更旺,那才是他們真正的“家”啊!
一堆“謎”之衛星城
據說巴西利亞是世界上最現代的首都之一!城市規劃清晰合理,完全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派頭兒。
據說巴西利亞周邊還有很多小“衛星城”?
Rocinha是裡約最大的貧民區,也是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上帝之城》描寫貧民區的原型。
其實,在巴西利亞附近幾十公裡内的許多自發形成的“衛星城”裡,根本沒有教育、醫療等設施,居民們看病、上學都要到很遠的地方,生活條件異常惡劣……
這樣的地方在薩爾瓦多、聖保羅或者裡約,可能就叫貧民區。但在巴西利亞,則被叫做“衛星城”。
一枚高冷又叛逆的“烏托邦”
1 巴西利亞——國家的“遮羞布”
有人說,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者試圖通過改變城市空間來改變社會結構,這種烏托邦的社會理想在巴西利亞的城市設計之中體現得淋漓盡緻。
巴西利亞中心城區的大街,車比人多得多!
相比高貴冷豔的中心城區,周邊的衛星城則是天壤之别。醫療的欠缺、教育的落後、安全的隐患,無不與光鮮亮麗的中心城區生活形成強烈的對比。
看似高冷的“烏托邦之城”背後,實則盡是不盡人意的辛酸。從這個角度講,巴西利亞充當了一塊社會貧富問題的“遮羞布”。
凡事有利有弊,對社會真相的“遮蔽”,卻來了一個城市的良好治安與和諧氛圍。類似的問題,在很多發展中國家都存在。孰是孰非大概是仁者見仁的事了。
2 “冰”城巴西利亞
在巴西的城市圈兒,其實也流行着一首“冰與火之歌”。
裡約和聖保羅兩位女士的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而咱今天的主角,巴西利亞先生的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各位看官不要誤會,咱這裡講的“冰”與“火”絕不是氣候層面的。巴西利亞“冰”在哪兒?主要在于它的高冷,不夠接地氣!
來舉個例子:按照城市規劃,為了服務本地居民,巴西利亞在居民區附近建設了許多家免費公立學校。
BUT!正兒八經的高收入巴西利亞居民看不上公立學校,人家一般都上私立的,免費的公立學校反倒成為了外來務工子女的首選。
巴西利亞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未來之城”仰望星空的同時,不得不面對當下的現實情況——很多超現實的設計理念,實在是落不到地面上。
白岩松所在的三權廣場,建築設計構思大膽、線條優美、輕盈飄逸。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所以大家能明白,為什麼每到假期,巴西利亞就會秒變空城了吧~
你和巴西利亞,隻差1 1的距離。原汁原味,盡在《1 1看巴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