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在其戲劇《禁閉》中有一句經典台詞:“他人即地獄”,道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不可理解。
生活中,人們總是試圖出于好意去關心别人,但往往這些努力到頭來隻是徒勞一場,因為畢竟人心隔肚皮,我們所能提供的也不一定會是對方所需要的;人們往往又以自己以為是好的方式去關心别人,結果卻适得其反,給他人造成困擾,成為“他人的地獄”。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解讀的《一小時的故事》中就揭示了這種情況。
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
《一小時的故事》是美國十九世紀的女作家凱特·肖邦的力作之一。其中講述了曼德拉夫人一直有心髒病,當她妹妹小心翼翼地把她老公因車禍去世的消息吞吞吐吐地告訴她,生怕她因為太過悲痛而出現意外時,她隻是大哭一場後,然後就獨自走進房間,正當大家為她提心吊膽之時,她自己内心卻并沒有出現太悲痛的感覺。當她意識到接下來将完完全全為自己活,身體和靈活都将完全自由時,她感到了身心愉悅。但當老公急匆匆的趕回家,試圖減除因自己“死亡”的噩耗給她帶來的痛苦時,他的突然出現卻讓曼德拉夫人瞬間斃命。
《一小時的故事》作為一篇有強烈的女權意識的作品,從一開始便遭受拒絕刊登的命運。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女權運動興起之後,此文才重新被評論界賦予其應有的價值。自從被評論界關注以來,這篇文章便有了多重主題:①對婚姻的逃避及對單身自由的追求。②對夫權的抨擊及對婦女解放的呼喚等等。
首先,人們的小心翼翼與曼德拉夫人的現實狀況之間的背離構成了強烈的反諷
因為人們都知道曼德拉夫人有心髒病,所以當得知他的丈夫曼德拉去世的消息時,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首先是趕緊發電報核實情況,然後又迅速通知親屬,最後由曼德拉夫人的妹妹用吞吞吐吐的,暗示性的語言向他揭示了事情的部分真相,生怕會引起什麼意外,可謂用心良苦,但意外還是出現了,卻是他們所預料的那樣:曼德拉夫人并沒有像别的女人一樣,一下子無法反應過來或無法接受,而是:“突然間在她妹妹的臂彎裡毫無顧忌的哭了起來,當痛苦的暴風雨過後,她獨自去了自己的房間……”
到底是因為受壓抑過長而一旦放松所以才肆無忌憚?還是真的因為悲痛欲絕呢?從他的妹妹及丈夫的朋友理查德的眼裡,應該是後者,有下列情景為證:如第十七段中:“約瑟芬緊緊地跪在門後,嘴唇緊貼了鑰匙孔,以尋求進門許可……”在她妹妹約瑟芬的眼裡,如果不是萬分悲痛,她會那樣做嗎?還有第二十段:“在妹妹的強烈要求下,她開門了。”從以上這幾句話可見,在他們的眼裡,曼德拉夫人痛不欲生。
然而我們從語言學的角度來分析,答案卻和他們所理解的相悖,以下列幾句為證:
1.“當痛苦的暴風雨過去了”,從這句對曼德拉夫人得知老公死訊後第一反應中的用詞來看,如果是為了突出痛苦來的猛烈,則用 “暴風雨” 一詞很恰當,因為 “暴風雨” 來的夠迅猛,殺傷力夠大。但“暴風雨”的另一個特點卻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延續性卻極小。而其中又用 “過去了”,試想想,如果一個女人正遭受着亡夫之痛,能一會兒就過去嗎?如果真是這樣,是否應該考慮其痛苦的真實性?
2.再看用 “一個舒适的扶手椅” ,如果真正的痛苦,是否有時間去體會椅子的舒适與否?至于第五段美好的景物描寫,如果不是和平歡快的心境又怎麼能感受到?雖然作者極力地将“自由”描寫成幽靈般使人毛骨悚然的入侵者,以解釋人們的對曼德拉夫人反常舉動的激烈的反應,但我們不難從其中發掘,曼德拉夫人的痛哭并不是真正由于悲痛。所以,約瑟芬和她老公的朋友理查德的小心翼翼、設身處地隻不過是一場徒勞而已,從而構成了強烈的反諷。
其次,曼德拉夫人的夢想與現實的背離
雖然作者極力地把曼德拉夫人潛意識中的願望描寫成了一種外在入侵的力量,給人制造出一種“自由”是入侵者的印象,并刻意将“自由”描寫為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或幽靈,把曼德拉夫人對自由的追求描述為一種缺失理性時的行為,但這一切卻掩飾不了她本身的喜悅之情:當意識到不知名的神秘力量占據她時,便出現的身體的反應:“她心跳加快,熱血讓身體的每一寸放松。”當意識到接下來的幾年裡不用再為别人而活時,她自言自語: “自由了!身體和靈魂自由了!” 當意識到以後的春夏秋冬都為自己活時: “她眼睛裡流露出成功的興奮,她将這一切當成是勝利的好消息。” 可見不管自由是否邪惡,但它能使曼德拉夫人身心放松,心情愉悅,這正是她潛藏了很久的夢想的複蘇。然而,伴随丈夫的出現,一切夢想都土崩瓦解。是那個男人的死誘導出了她自由意識的複蘇,靈魂的歸位,然而又是那個男人的“死”而複生,澆滅曼德拉夫人剛剛複蘇的靈魂,也剿滅了她的肉體。
然而我們從文章中對她老公短短的肖像描寫中,并不能發掘出什麼兇神惡煞之氣來,相反,還給人一種和藹的充滿愛意的印象。他急匆匆地趕回家來,說不定還正想着與親人團聚或者給他們帶來福音。因為越是親的人就越是擔心自己的親人會遭遇什麼不測,更何況又是隻身在外,适逢車禍在傍。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丈夫,卻非但沒有給妻子帶來幸福,還導緻了妻子的死亡。在一定意義上,他成了澆滅妻子生命之火的劊子手。
第三,對于曼德拉夫人死亡原因的解讀與事實的本身的背離
從表面上看:曼德拉夫人死亡的原因是:大悲(失夫之痛)——大喜(丈夫生還)=死亡
但從實質上我們知道她的死的模式卻:悲(實為喜,失去了枷鎖)——喜(得到了自由)——悲(理想的破滅),或者最後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因喜而死,因為正是對即得的自由之喜悅才導緻了後來的因巨大的心理落差而死。
還有衆人把曼德拉的死作為一種既定的事實而接受,但他卻有生還,包括以上這些現實的背離都可視為一種符号或象征,從而演示世界的荒誕與人性的疏離與不可理解。
加缪在《西息佛神話》一書中闡述了世界是荒誕的觀點:“人類總是在追求絕對可靠的知識,其實這種願望是無法達到的”,“由于人類企圖得到完全的知識這種願望,同世界的難以理解之間的矛盾才産生了荒誕。”其實透過這種現象,追根溯源,《一小時的故事》也正是在演繹着這一哲學命題:
朋友間善意的幫助并不一定就會有理想的結果
人們以他們的理解,從他們的美好心願出發,小心翼翼地生怕言語不當引起曼德拉夫人心髒病發作。之後,曼德拉夫人的舉動吸引了他們的神經,此情可謂真也,卻沒有想到,他們的吞吞吐吐對曼德拉夫人來說未必就是好事,或者說他們認為不幸的消息對曼德拉夫人來說卻是獲得新生的源泉。他們所期待的充當保護者的角色的心願,随着曼德拉夫人身體的異常反應而毫無用武之地,甚至他們的吞吞吐吐的方式也成為徒勞。諷刺的是,他們一個是曼德拉夫人的親妹妹,一個是曼德拉的朋友,可見連親朋與好友都不能溝通,而何況别人?事實上,正是由于他們的擔心,急急忙忙告訴了這個錯誤的消息,才導緻了曼德拉夫人情感上的大起大落,在一定意義上,曼德拉夫人是死于他們善良的舉動。
夫妻之間也有可能咫尺天涯
我們可以從對他的兩次簡短的描述中得知他并不是一個罪大惡極之人,如果他當時能夠意識到他的歸來将會成為她老婆死亡原因的話,他一定不會那麼着急回家。如果他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稍稍意識到他的存在和他與老婆的相處的方式給老婆帶來了潛在的傷害,他也許未必執迷不悟。可見,在夫妻生活中,雖然可能肉體結合,但卻同床異夢,近在咫尺,遠在天涯。正是因為這個相依為命的伴侶成為殺死她的劊子手,自然也不難理解親朋好友的不解了。
自己也不能總是完全了解自己
曼德拉夫人自己也并不了解自身的需要,以至于當自由真正來臨時,他都有點恐慌與戰栗:.而且第12 段中把自由帶來的身心放松描寫為被一種“怪異的喜悅占據着”。
未來充滿了不确定性
外加未來的不可測,使得了解自己也成為不可能:正當曼德拉沉浸在勝利的、自由的歡愉之中時,她肯定希望生命能更長久些。然而,突然間晴天霹靂,丈夫死而複生,使得她苦心經營的樂趣一下子成為泡影,以至斃命。恐怕這是她幾分鐘前無論如何都無法設想到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