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妹子小陸在過去的一年中差不多長了二十斤肉,雖然BMI指數(身高及體重之比率)屬于标準範圍,但不妨礙小陸覺得自己的身材已經“虎背熊腰”,因此大約在一周前,她開始減肥。
減肥的奧義是“管住嘴,邁開腿”。經朋友推薦,小陸嘗試借助一些APP來幫助自己減肥。
據悉,目前市面上有不少APP通過計算卡路裡的方式,來幫助用戶調整飲食或運動量。不過對于這些方法好用不好用,人們衆說紛纭。
小陸首先下載了兩個飲食記錄的APP,一款來自國際,一款來自國内。
雖然界面和按鈕設置不太一樣,但它們的功能大同小異。
首先,要求用戶輸入自己的身高、體重,并且告之計劃減肥後的目标體重,以及計劃的減肥時長,然後它們會自動算出你每天可攝入的卡路裡總量。
在小陸輸入了同樣的數值後,兩款APP一個對她的建議是每天攝入1259卡路裡,另一個則是1200卡路裡。
小陸告訴周到君,這些軟件比她想得要智能。“哪怕我吃自己做的粢飯,它們都可以算出卡路裡,雖然有偏差不一定準,但多少也是個參考。”
這些軟件的邏輯是這樣的,用戶記錄下吃進去的每一樣食物,然後以一天能夠攝入的卡路裡總量進行“倒扣”,這樣用戶就不得不算着吃三餐,将一天能量的攝入均勻地分配,以免剛吃了早餐和午餐,一天的“餘額”就歸零了。
當然,運動消耗的卡路裡,也可以在倒扣之餘“做加法”。
其中一款軟件的“倒扣”顯示。
另一款軟件沒有用算數方式,而是圓圈圖表。
在《我和我的經紀人》綜藝中,藝人張雨绮曾經因為吃了幾口高熱量的甜蛋糕,而表示自己當晚要夜跑10公裡。雖然其中可能有誇張的成分,但飲食攝入的能量,和運動所能消耗的能力,對于減肥族來說的确是很“不公平”的。
小陸同時也在用一款APP做運動。她告訴周到君,她目前做的最難的一套12分鐘的燃脂操,基本上全程在跳躍,每次做都會大汗淋漓接近體力極限,但即使如此也隻消耗了124千卡。
而124千卡等于多少食物的能量呢?
如果以油炸食品來說,20克薯片差不多就是123千卡。
也就是說,僅僅吃20克薯片,12分鐘燃脂運動就差不多白做了。
在#減肥時候的我太難了# 微博話題中,有網友也提到:“跳了半小時健身操成就感滿滿的時候app告訴我隻消耗了150千卡,而我早上的芝士蛋糕就有650千卡。”
這就是為什麼減肥人士被建議遠離高熱量的食品。
自然健康的食品比起薯片和芝士蛋糕,顯得要友好很多,二兩(100克)米飯差不多116千卡,兩隻中等大小的雞蛋差不多152千卡。
比起過去一些推薦的減肥食譜,這些“倒扣式”計算卡路裡的減肥法,允許人們吃一些喜愛的垃圾食品。正因為如此,也受到一些批評的聲音。
“人們在使用這些軟件時,很多隻看卡路裡總量,這就可能導緻營養不均衡。比如,飽餐一頓燒烤後一天的卡路裡指标滿額了,剩下的時間他就不吃了,這樣肯定不夠健康。”一名曾經使用過這類軟件後又放棄了的網友表示。
一名愛好營養學的網友也不推薦靠計算攝入卡路裡的方式減肥,而是“從吃健康食物開始”。因為懷疑這類計算熱量的APP會鎖住用戶對事物的欲望,讓人因為攝入熱量超标而心懷愧疚、自我懷疑,從而情緒低落。
在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做#減肥時候的我太難了#。
其中,有網友真的表達了這種觀點:“每天吃東西前先查卡路裡,查完胃口全無。”“已經卸載了。之前恨不得每個菜都查一下,非常消耗每天的幸福感”。
也有人認為這種方式不夠科學:“中國飲食博大精深,烹饪方式不一樣,卡路裡也天差地别。”“食品分量準不準都難說,也沒有考慮每個人的新陳代謝能力,既不夠科學,而且麻煩,不适合懶人。”
而對于能堅持下來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卻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一名學生黨網友表示,自己按照卡路裡計算法嚴格飲食,堅持了兩三年,搭配每天一兩個小時的運動,體重減少了10公斤并且維持住了。
她表示:“不要很走火入魔地執行這些軟件定下的卡路裡指标,隻是一種參考。而且學會看産品的營養成分表,自己就能知道每種食物的卡路裡。”
在每一種預包裝食品上,都能看見營養成分表标注的能量值,通常以千焦為單位。千焦和千卡的換算為:
比如,一瓶500毫升的飲料,營養配料表中标注每100毫升能量為100千焦,那麼一整瓶的能量就是500千焦,換算成千卡就是120千卡左右。
對于預包裝食品來說,這種方法計算能量,比讓APP來“估摸”每種食品的卡路裡要準确得多。
此外,食物多樣化是實現平衡膳食的基本途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食物,每周至少25種,在多樣化的同時“谷類為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