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針吸漿蟲?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祝姚玲 陳夢茜,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松針吸漿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祝姚玲 陳夢茜
小小松子殼,吸入後差點導緻右下肺壞死!最近,浙大兒院内鏡中心副主任醫師吳磊為患兒取出一個小小的松子殼,感歎這是近幾年最難取的異物。
“外院一次手術 本院三次手術,硬鏡 軟鏡 激光 冷凍 各種鉗子,總耗時超過9小時,總算取出了右下B9的松子殼,孩子的右下肺保住了!”
“講了很多有驚無險的故事,其實氣管異物更多時候是有驚更有險,家長操碎了心,醫生是窮盡辦法,孩子也是吃盡苦頭,甚至危及性命。以浙大兒院強大的綜合實力為支撐,松子殼幸好取出來了,萬一取不出來,孩子甚至可能失去右下肺,他的未來人生怎麼辦?”吳磊想借這個案例給所有家長提個醒:千萬不可大意!
誤食松子殼 ,一歲多的寶寶出現劇烈嗆咳
一個多月前,一歲多的康康(化名)在家不小心誤食了松子殼,随後出現了劇烈嗆咳。家裡人趕緊帶着他到了醫院,在當地醫院進行了全身麻醉下硬支氣管鏡下支氣管異物取出術,術後進行了抗感染治療,之後康康好轉出院。
不曾想剛過了一個多星期,康康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了發熱、咳嗽的症狀,醫院診斷為急性支氣管肺炎,又再次住院。就這樣短短二十多天,康康因為肺炎已經住了兩次院。
幾天前,康康再次出現了發熱、咳嗽的症狀。這次媽媽決定帶他到杭州的大醫院看看。
在浙大兒院,經過胸部CT檢查發現,肺炎伴右下肺葉實變不張,右肺下葉支氣管顯示不清,遠端似閉塞,右肺門下方可疑小塊,康康住進了浙大兒院呼吸内科病房。
肺炎反反複複,原來體内還有松子殼
接診的内鏡中心副主任醫師吳磊詳細詢問病史後,高度懷疑CT片中右肺門下方可疑小塊的肺部異物,很有可能是一個多月前誤食的松子殼。
“之前已經取了來了啊,怎麼還有松子殼?”媽媽覺得不可思議。
之後的電子支氣管鏡檢查證實了吳磊的猜測。原來導緻康康近一個多月來反複肺炎的罪魁禍首,竟是之前沒取幹淨的松子殼。這松子殼卡在康康右下肺,導緻他的右下肺幾乎變白。如果不取出,會造成反複呼吸道感染,最終肺會壞死,爛掉,可能有切肺的風險。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取出異物,用電子支氣管鏡探查發現,松子殼卡在肺部很深的位置,由于時間久,炎症引起的肉芽組織增生已經将松子殼緊緊裹住,視野不清。
經過呼吸内科、麻醉科、内鏡中心、耳鼻咽喉科等多學科讨論後,最終決定使用在全麻下通過電子支氣管鏡取出異物的方案,該方案的優點是沒有切口,損傷也比較小。但具體操作起來,又是困難重重。
“我們先用激光消除了肉芽,看見松子殼像個瓦片一樣,嚴絲合縫的蓋在兩個氣道的分叉口上,松子殼外表滑溜溜的,異物鉗伸不進去,抓不上來;異物籃也伸不進去,沒法像撈魚一樣撈上來,确實比較難取。”吳磊說。
各種方法、各種鉗子齊上陣,耗時9小時終于取出
鑒于之前碰到過一例瓜子殼異物,也是卡的嚴絲合縫,最後用激光把瓜子殼打成了三瓣後,很快取出的病例。
吳磊副主任醫師團隊決定,同樣用激光在松子殼上打幾個洞,如果松子殼能裂開,那就方便取出。奈何松子殼實在堅硬,激光打一次隻能打一個小洞,鉗子也隻能稍稍松一松,拉一拉。
最終,在輪番使用了硬鏡、軟鏡、激光、冷凍、各種鉗子,三次手術總耗時超過9小時後,松子殼終于取出,康康的右下肺保住了。
取出的松子殼
“這個異物真的太難太難了,從希望渺茫到看到希望,再到最終成功取出,我見證了整個過程,感觸良多。如果不是吳老師的高超技藝和豐富經驗,後果難以想象。”參與了三次手術的呼吸内科醫生陶孝芬也忍不住說道。
術後,康康的情況明顯好轉,現已出院回家。因為松子殼在肺部一個多月,裡面的粘膜有點受損,半個月後,他還将進行複查,之後就能和正常的孩子無異。
浙大兒院呼吸内科吳磊副主任醫師提醒家長,幼齡期兒童的看護非常重要,4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吃堅果類食物,也不要在喂食時逗孩子,孩子一哭一笑,食物就有可能進入氣道,造成意外傷害。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