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前一篇文章裡,分享了從這套《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可以學習到的三層誇獎孩子的技巧。
限于篇幅,還沒來得及好好分享這套特别值得分享的童書。
今天這篇,好好說說這套書,是如何打動人的。
提升自信,隻需一個小動作《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是英國兒童教育系列的“獎章讀物”。随書附贈的星星貼紙就是“獎章”,孩子們每完成一頁的閱讀任務,都可以給自己貼上一枚星星貼紙。
一頁閱讀,一枚貼紙,是孩子與書籍的一種互動,也是建立自信的一種方式。
《讓書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 裡,提到大人們要“鉚起來稱贊”孩子。怎麼稱贊?最容易入手的方式,就是稱贊自己看到的事情。
可惜的是,大多數的我們,很難真正看到孩子在做的事情。因為那些事情,比如我,好多時候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内心真實的想法是“這有什麼好稱贊的?”所以,不太會誇的我,從這套《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裡,得到的最大收獲,就是學習誇孩子的技巧。
一枚小小的獎章,代替了平日大人誇不出來的嘴巴。我家老二在讀這套書的時候,熱情是極大的。他的閱讀狀态是:巴不得一口氣把這套書全都讀完!
《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不僅激發了孩子的閱讀熱情,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因為一枚獎章,就是對孩子的一次肯定。
跨學科閱讀,一點都不枯燥被孩子催着完成一套書,既欣慰又痛苦。欣慰的是,孩子能對閱讀有如此的喜愛。痛苦的是,這套《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裡面的很多内容,對于字還沒認全的孩子來說,真的很費媽。
撇開孩子想要急切讀完的狀态,這套書用做親子閱讀的書籍材料,是非常好的選擇。《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的閱讀内容,豐富多彩。
豐富在哪?讓孩子真正體會到“跨學科閱讀”的樂趣。在每一冊的封面上,都能看到“5-9歲,寫給兒童的跨學科科普讀物”這一行字。跨學科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最大的好處是:擴大閱讀視野。
《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一套四冊,每一冊都有不同的作者。《我們的身體》和《生活小實驗》,是由英國的科普作家海倫·耶格爾所寫。《保衛地球》是海倫·耶格爾和英國藝術教師帕特裡克·科裡根合著。《地球與太空》則是英國作家,同時也是音樂家的梅爾·普列霍夫所寫。
在《我們的身體》裡,能了解到這些内容
《地球與太空》的知識面
《保衛地球》裡,會看到的内容
《生活小實驗》的實驗
這4冊,我家孩子最愛的,是這冊《生活小實驗》。雖說封面上寫着“5-9”歲,但我家上六年級的老大看了,忍不住感慨“怎麼能是5-9歲呢?有幾個知識,我們上課才剛剛學到,太不可思議了。”
不可思議嗎?這套書帶給孩子更多的,是跨學科閱讀的樂趣。
從薄到厚的讀法,激發閱讀力《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的書名,起得很貼切。書中的内容設置,做到了“邀請”孩子“一起探秘”。
《我們的身體》裡,是這樣“邀請”孩子來“探秘”
《地球與太空》
《保衛地球》
《生活小實驗》
每一頁内容的互動,是對孩子閱讀上的主動“邀請”,這份邀請,從知識層面上來說,擴大的是孩子的閱讀視野,從閱讀的技能上來說,可以真正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什麼是真正的“閱讀能力”?《閱讀力:文學讀物的閱讀策略》裡提供了一個閱讀力模型,在這個閱讀力模型中,包括了五種能力:• 提問力• 聯結力• 圖像化力• 推測力• 轉化力
提問力,在這套《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裡,随處可見。各種提問,一翻開就能看到
聯結力,所有能引起孩子思考的内容,都是聯結的部分。跟随着提問,孩子們的回答,就是直白的聯結。
圖像化力,不用說了,這套《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裡,圖像已經直接呈現在孩子們眼前。不僅僅是那些簡單的圖像,還有做筆記的模闆。這是圖像化力的示範,也是引導。
推測力與轉化力,相比前面三個能力而言,更為複雜。推測力在這套《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裡的呈現,其實跟在“提問”後面,孩子的聯結中包括了一定的推測。
轉化力,則是看每個孩子。也許看完一本就有了轉化力的改變,也許看完四本也還沒顯現出來,但是跟随着四本的思路,一個個内容消化掉之後,轉化力哪怕不是在眼前,在日後的某一個時間,也一定會轉化為孩子自身的能力。
《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看起來每一冊都很薄,可是這套書非常能體現“從薄到厚”的讀法。
寫在結尾的話每一次,當遇到特别動人的童書時,會發覺自己寫下的文字,如此蒼白。這種感覺,面對《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又來了。所有的語言,都不及親自打開它帶來的收獲。
《一起來探秘:隻寫了一半的科學問答遊戲書》,值得與孩子們相遇。
我是彌小木,一位真誠的閱讀分享者,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