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稅籌的建議

關于稅籌的建議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7 15:16:46

關于稅籌的建議?說到稅籌,最近幾年很多做HR的朋友經常接到這樣的營銷電話,号稱可以幫助員工節約高額個人所得稅以及幫助企業節約企業節約企業所得稅,真的有那麼神奇服務嘛?今天我來帶大家來深入了解下市面那些常見的稅籌服務的本質,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關于稅籌的建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關于稅籌的建議(10分鐘帶你搞懂稅籌)1

關于稅籌的建議

說到稅籌,最近幾年很多做HR的朋友經常接到這樣的營銷電話,号稱可以幫助員工節約高額個人所得稅以及幫助企業節約企業節約企業所得稅,真的有那麼神奇服務嘛?今天我來帶大家來深入了解下市面那些常見的稅籌服務的本質。

其實稅籌這事要是放在10年前,其實是件很高大上的活。那時的稅籌指的是稅務專家利用他們對稅務知識以及稅法的深刻理解,幫助個人以及企業在勞動或經營的過程中通過在合法的前提下優化稅收結構,充分利用稅收政策,以及納稅所在地的扶持政策等,降低個人和企業的納稅金額的咨詢業務。但是到了今天,市面上的稅籌發生了質的變化,很多企業偷換概念,違法違規進行所謂的稅收優化,工作量小,收益巨大,使得很多外行人被吸引加入其中。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些企業常用的手段。

1、工資性收入變個體工商戶經營性收入

直白一點說,就是服務商讓企業内部高收入員工以自己或他人名義在外部成立一個個體工商戶(很多服務商在一些城市提供集群注冊,網上辦理全流程),把原來高額工資拆分為一部份工資收入,還有另外一部分讓公司支付給指定的個體工商戶,然後利用國家對個體工商戶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原本屬于工資性收入稅收,工資越高,這個差額是非常可觀的。舉個例子,原本月5萬的工資性總收入,拆分為2.5萬工資性收入加上2.5萬個體工商戶收入,按照月5萬工資性收入年個稅在109080元,經過拆分後,工資性收入年個稅在31080,個體工商戶年稅收合計10000元上下(主要是30萬開票所産生增值稅和附加稅),拆分後稅收總合計41000元,與原來相比降低了68000元,降低幅度超過60%,因此此類方案對于很多企業非常具有吸引力。

看似省錢了,風險也随之而來。

首先,工資性收入變為經營性收入本身就有違稅法,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定義,不是我們随意想調整就調整的,得依據事實。

其次,企業支付費用給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開票給企業,企業作為受票方,這類發票容易引起稅務部門的稽查,原本就有違事實,一旦監查問題必然暴露,因為沒有事實的承攬行為,定性基本上都屬于虛開增值稅發票,這類金額一般情況下都夠得上刑法啦!

因此要是再有服務企業來和大家提類似方案,你就明白啥意思啦。當然作為服務提供方,業務人員也是要注意,這類行為屬于違法行為,要懂得拒絕營銷此類業務。

當然,外部的獨立顧問之類的很适合用這類方式,合法合規,且可以降低成本。

2、工資性收入轉為經營性收入(自然人臨時經營性收入)

模式上和上一種情況差不多,但是這類的經營性收入不是通過注冊個體工商戶來取得,而是采用《稅收征收管理辦法》裡面提到的自然人獲得的臨時經營收入,和前一種相比不如前一種形式上來得規範。臨時經營收入(不超過6個月)在稅務征繳過程中理論上要進行臨時稅務登記,否則不能享受國家相應的稅收減免政策,例如月10萬以下免征個人所得稅和個人增值稅。但是在地方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往往稅務沒法對個人進行逐一進行稅務登記,因此變相參考個體工商戶的減免政策對這些業務進行稅收減免。以上操作辦法在實際的業務過程中正常情況下不存在什麼大的問題。

隻可惜,在很多服務企業在業務過程中,業務人員誤導客戶将全職或兼職員工轉化為自然人臨時經營者,将工資性收入偷換概念轉為經營性收入,從而降低個人所得稅以及企業應承擔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第一種情況一樣,一旦認定,都屬于虛開增值稅範疇。

但是有一類企業是可以合理運用的,即平台型用工企業,例如美團餓了嗎衆包騎手,平安好醫生平台上兼職醫生,滴滴平台上的專車司機等,這類人員與平台建立的是合作關系,業務頻次都是個人決定的,不固定。由于法律的滞後性,這類群體目前在稅務部門認知裡,可以參考臨時經營收入,很多地方為了吸引這類業務入駐,放寬了對這類業務的稅收征繳形式。這類業務盡管不能完全參照現有的法律法規,但是風險可控,因為收入定性沒有問題,隻是存在征繳方式和入賬憑證等問題。

3、企業稅前收入通過交易轉為個人經營性收入

這個就是所謂的洗錢,要吃牢飯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趨之若鹜。

解釋起來就是企業在所得稅繳納之前,把大量利潤通過虛拟交易轉為個體工商戶或者自然人的經營性收入,從而達到降低稅收的目的。按照稅法要求正常企業的稅前利潤需要繳納25%企業所得稅,但是通過這種操作後隻需要繳納不到4%的稅收,看起來節約了大量稅收,實質風險無限。且不說稅務監察到公司,這類風險也很容易從内部爆發,例如涉及到的内部人員舉報,到那時就真是悔不當初了。因為針對這類的方案,不僅我們的企業要拒絕,我們的服務方案的提供者也要拒絕提供。

以上就是市面上常見的“稅籌”套路服務,如果你是企業負責人,可要多加小心了,一不小心掉坑裡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還有其他的套路,改天有空再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