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未來發展趨勢?前文書我們說到了邊緣計算興起的緣由,本回我們說一下國内外發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邊緣計算未來發展趨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前文書我們說到了邊緣計算興起的緣由,本回我們說一下國内外發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國外發展現狀與趨勢
目前,邊緣計算技術與應用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雲計算巨頭是該領域的領跑者。
2017年,亞馬遜攜AWS Greengrass進軍邊緣計算領域,走在了行業的前面。該服務将AWS擴展到設備上,這樣就可以“在本地處理它們所生成的數據,同時仍然可以使用雲來進行管理、分析數據和持久的存儲”。
微軟公司計劃未來4年在物聯網領域投入 50 億美元,其中包括邊緣計算項目。2017 微軟發布了Azure IoT Edge 解決方案,該方案“将雲分析擴展到邊緣設備”,支持離線使用。該公司還希望聚焦于人工智能應用。
谷歌2017年以來已宣布了兩款相關的新産品,即硬件芯片Edge TPU 和軟件堆棧Cloud IoT Edge,意在幫助改善邊緣聯網設備的開發。谷歌表示,“Cloud IoT Edge将谷歌雲強大的數據處理和機器學習功能擴展到數十億台邊緣設備,比如機器人手臂、風力渦輪機和石油鑽塔,這樣它們就能夠對來自其傳感器的數據進行實時操作,并在本地進行結果預測”。
國際上許多公司也在開發軟件和技術幫助邊緣計算實現騰飛。惠普公司計劃在未來4年内向邊緣計算領域投資40億美元。該公司的Edgeline Converged Edge Systems 系統的目标客戶是那些希望獲得數據中心級計算能力,且通常在邊遠地區運營的工業合作夥伴。其系統承諾在不依賴于将數據發送到雲或數據中心的情況下,為工業運營(比如石油鑽井平台、工廠或銅礦)提供來自聯網設備的洞見。
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偉達于2017年推出了 Jetson TX2,這是一個面向邊緣設備的人工智能計算平台。它的前身是 Jetson TX1,它号稱要“重新定義将高級AI 從雲端擴展到邊緣的可能性”。
有關邊緣計算的标準化工作也逐漸受到各大标準化組織的關注,主要國際标準化組織紛紛成立相關工作組,開展邊緣計算标準化工作。2014年,歐洲電信标準化協會(ETSI)成立移動邊緣計算标準化工作組;2015年,思科、ARM、戴爾、英特爾、微軟、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聯合發起成立開放霧計算聯盟;2017年ISO/IECJTC1SC41成立了邊緣計算研究小組,以推動邊緣計算标準化工作。2017年IEC發布了VEI(Vertical Edge Intelli-gence)白皮書,介紹了邊緣計算對于制造業等垂直行業的重要價值。2018年初,ITU-TSG20(國際電信聯盟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研究組)成功立項首個物聯網領域邊緣計算項目“用于邊緣計算的 IOT 需求”。
二、國内發展現狀與水平
2016年11月30日,我國邊緣計算産業聯盟(ECC,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爾公司、ARM和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成立,首批成員單位共 62 家,涵蓋科研院校、工業制造、能源電力等不同領域。2016年和2017年分别出版了國内的《邊緣計算參考架構》1.0 和2.0版本,梳理了邊緣計算的測試床,提出了邊緣計算在工業制造、電力能源、智慧城市、交通等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
邊緣計算是5G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實現5G性能提升的關鍵。2017年,中國通信标準化協會(CCSA)發起了邊緣計算研究項目。CCSA無線通信技術委員會(TC5)和工業互聯網特設任務組(ST8)都分别立項了有關邊緣計算的項目。在CCSA ST8中,重點讨論面向工業互聯網的邊緣計算和邊緣雲标準化内容。目前,ST8任務組已經立項标準包括:《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總體架構與要求》,《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技術研究》,《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邊緣節點模型與要求》,《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需求》。
在CCSA TC5中,三大運營商分别在邊緣計算領域立項,涉及邊緣計算平台架構、場景需求、關鍵技術研究和總體技術要求。中國聯通發起并主導的“5G邊緣計算平台能力開放技術研究”項目,将結合邊緣計算平台架構以及移動網絡能力,進行5G邊緣計算能力開放的場景分析和方案研究,進一步标準化網絡信息開放框架與内容。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分别牽頭立項《邊緣計算總體技術要求》和《邊緣計算關鍵技術研究》,内容涵蓋了5G MEC的關鍵技術,包括:本地分流、業務緩存和加速、本地内容計費、智能化感知與分析、網絡能力開放、移動性管理和業務連續性保障。
三大運營商在邊緣計算方面已經展開廣泛探索。其中,中國聯通2018年2月宣布正式啟動全國範圍内15個省市的Edge-Cloud規模試點和數千個邊緣數據中心的規劃建設工作;中國移動在江蘇、浙江等地通過核心網下沉網關分流至CDN邊緣節點,并探索了一些商用場景;中國電信在2018年搭建了基于邊緣計算的vCDN概念驗證解決方案環境,測試結果理想。
目前,運營商的邊緣計算主要處于技術研究、實驗室測試,以及相對簡單場景的預商用階段。英特爾和阿裡雲聯合在重慶瑞方渝美壓鑄有限公司打造的工業邊緣計算平台,采用了英特爾開發的深度學習算法和數據采集到協議轉換的軟件,以及阿裡雲開發的基于Yocto的操作系統(AliOS Things)、數據接入雲端Link Edge。該平台可以運行在工業邊緣計算節點本地,并将結果聚合并存儲在邊緣服務器上,再通過阿裡雲的LinkEdge實現數據上雲。該平台采用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在0.695秒的時間内,幾乎可以實時地識别制造缺陷,檢測精度約為100%。
但是總體來說,我國的邊緣計算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
喜歡本文的話,歡迎關注活在信息時代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