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精神?日前,在2021年福建省科學學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暨科學教育改革培訓班上,衆多學員親曆了一場“有理論、有案例、有實操、有互動”的頭腦風暴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李迅表示,科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通過科學素養的養成,讓孩子樹立正确的價值觀、人生觀,繼而将擔當、堅持、果敢的科學家精神塑造成一種文化,為創新與創造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精神?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日前,在2021年福建省科學學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暨科學教育改革培訓班上,衆多學員親曆了一場“有理論、有案例、有實操、有互動”的頭腦風暴。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李迅表示,科學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通過科學素養的養成,讓孩子樹立正确的價值觀、人生觀,繼而将擔當、堅持、果敢的科學家精神塑造成一種文化,為創新與創造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提高科學學科含金量很有必要,但也很有難度。科學大衆化之難至少包括三個維度:一是科學本身難,門檻高;二是講授難,想讓高難度的科學變得通俗易懂難;三是傳播難,在科普基礎上還得有趣、好玩,吸引學生是難上加難。
回溯曆史長河,人類追求真理的足音一次次響起,從哥白尼為“日心說”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到伽利略的“兩球實驗”推翻了物體下落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錯誤理論……正如原中國科學社社長任鴻隽在《科學精神論》中談到,“科學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
如何讓科學精神散發出理性光輝?首先要着力培養學生崇尚真理的科學精神,并将其滲透到課程教育的全過程中。青少年階段是培養科學興趣、形成科學精神的“拔節育穗期”。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顯性基因,是科學精神的外顯表達,學生科學精神的養成往往是基于老師創造性地傳授科技知識的“潤物細無聲”。科學學科課程不能僅流于“課表”,而要注重“事實”。要在科學學科的課程、活動、競賽中搭建提升青少年創造力成長的舞台,為學生的探究設置“腳手架”,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成功、感受快樂,從而使他們形成信奉真理至上的科學精神。
在進行科學學科教育的課程設計時,可以設計相關引發學生深度思考的環節與内容。例如,為什麼發光二極管正負極接反不會發光;為什麼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的結構特征;為什麼面部識别可以認清每一個人……曾記否,一本小小的《十萬個為什麼》,開啟了幾代中國人的科學夢,那曾是我們最好的科普讀物。如今,我們的科學學科課程也可以做成影響未來一代年輕人的課程,關注講科學、愛科學的社會話題、社會價值,從而形成一種“社會向善、處處求真”的科學氛圍。
新時代的科學教育不僅要“輸出”科學知識、技術與方法,更重要的是讓科學精神和愛國主義交相輝映。要讓青少年“觸摸”當下,感悟中國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科學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将德育的種子播撒在每一位學生的心田。
如今,新冠疫情的陰霾仍然沒有散去,所有中國人見證了最美逆行者在這場戰鬥中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這也是擔當、堅持、果敢的科學精神的體現。奧斯卡·王爾德曾有言:“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總有人燦若星辰,就如同月黑之夜的最後一道曙光,閃耀着人性的光芒。”不論是院士,還是最普通的科研人員,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以生命高貴的純白,托起阻擋病魔的驕陽。這些生動鮮活的科學精神案例,都可以成為科學學科課程活動中的教育内容。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要以科學精神承載國之自信。“賽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面精神旗幟,梁啟超也曾談到“非科學”的科學觀:“其一,把科學看得太低了、太粗了。其二,把科學看得太呆了、太窄了”。現在看來,這些問題的痼疾仍然存在。世界科技競争方興未艾,弘揚科學精神任重道遠。當代中國的發展正處爬坡上坎階段,仍存在制約國家科技發展速度和水平的“卡脖子”難題,需要我們時刻銘記“落後就要挨打”。讓科學之花向陽綻放、常開長盛,既是科學老師的責任擔當,更是知識分子的神聖使命。
(作者系南京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1年05月11日第2版
作者:姜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