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放學堵他 編輯 | 羊缺牙
春天到了,又到了大爺大媽們挖野菜的季節!
這兩天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可以說是相當熱鬧,一衆大爺大媽們,大包小包在草地上“掃蕩”野菜,不少植株還未長大,地面生長的部分就被整根掐下,草地上被挖得亂七八糟。
▲東壩郊野公園内,二月蘭剛冒頭就被采摘
不過,瑟瑟發抖的不僅僅是野菜,像二月蘭的花,因為也能吃,同樣難逃“魔掌”……
part.1 南北方吃花PK,雲南C位出道由于氣候、地理等原因,南北方在能夠選擇的花的種類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不過論起吃花,“鮮花當蔬菜”的雲南絕對是當之無愧的C位。
一進三月,随着天氣越來越暖和,雲南的菜市場裡就開始有了鮮花的蹤影,跟賣菜一個樣子,一大捧一大捧相當随意地堆在地上,幾塊錢就能買一大包。
▲雲南菜市場裡賣的芭蕉花
雲南人吃花,就跟他們吃菌子一樣野。園子裡種植的玫瑰固然好吃,但畢竟“家花哪有野花香”,應季的野花一年隻有短短的一兩個月吃得到,才最受雲南人青睐,當然要大吃特吃。
以下這些聽過沒聽過、見過沒見過的花們,全都是雲南人最基本的日常菜單。
玫瑰花、棠梨花、茉莉花、石榴花、金雀花、苦刺花、芭蕉花、山茶花、大白花、核桃花、蜜蒙花、海棠花、黑車矢菊、木棉花、百合花……
即便有些有微弱的毒素,那也沒關系,莖有毒就吃葉吃花,或者先煮後泡,把毒素溶解到水裡,繼續吃。
▲對于吃貨來說,與其送她們鮮花,不如把花做成好吃的
相比于雲南人的“辣手摧花”,江浙一帶和再往北的人們,吃花就“乖巧”多了。江浙一般比較常見的有梅花、菊花、桂花,北方則以槐花最為普遍。
作為一個北方人,記得小時候每到春天槐花開了,自己經常會和小夥伴直接從樹上摘下來就吃,甜絲絲的還裹着清香,家裡如果用的多,就在地上鋪個大床單,踹一腳嘩啦嘩啦跟雪一樣,不一會就能積攢一大捧。
part.2 花花的一千零一種吃法當年看了《花千骨》,被桃花羹種草,後來發現,作為一個大吃貨國度,我們對花的做法,其實早就煎炒烹炸樣樣俱全。
吃花的頭号CP是雞蛋,據統計基本80%以上的鮮花都可以跟雞蛋搭配烹饪。小時候拉肚子,我媽就會摘幾朵南瓜花來炒雞蛋,說吃了就能治拉肚子,雖然已經不記得是不是真有效,但味道确實還行。
▲經典雲南菜之金雀花煎蛋 | 圖片來源:微博@Dylan_who
除此之外,就很走“混搭風”了。不過因為花比較清淡,一起炒的配菜往往要選比較油一些的。此處又必須把雲南單獨拎出來說說,給大家來段報菜名,大概就能讓你感覺到花花的搭配有多麼多了:
五花肉炒芭蕉花、金雀花煎土雞蛋、棠梨花拌水豆豉、棕包花炒臘肉、攀枝花炖牛鞭、石榴花炒臘肉、尖椒木耳南瓜花、涼拌豆豉苦刺花、桂花糕、茉莉花炒蛋、茄子芋頭花、涼拌傣味樹花菜、菊花米線、三七花炒肉……
在雲南傣族、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還有一種十分貌美的“五色花米飯”,雖然不算是直接吃花,但米是用了好幾種不同的花汁浸泡而來,吃起來帶着濃郁的花果香氣,好看又好吃。
▲“五色花米飯”裡紫色的是紫香花,黃色的是楊咪咪花,紅色的是紅飯草,黑色的是谷草灰。
清炒菊花腦、菊葉蛋湯都是非常地道的南京吃法,據說南京人驕傲地認為隻有生長在南京地域範圍内的菊花腦才有那有獨特的清香。不過要是第一次吃,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清炒,因為菊花腦特别的氣味,會讓你有一種喝了十瓶風油精的感覺,過于提神醒腦。
以花泡酒,也是南方很多地區都有的特色,像是梅花釀、蘭花釀、玫瑰釀、桃花釀、桂花釀……之前去雲南玩兒,幾乎每個飯店裡都有幾個透明的大玻璃桶,讓你“花酒”喝個夠。毫不誇張的說,那次嘗過的玫瑰釀簡直是我此生喝過最好喝的,顔色秾麗、玫瑰香氣濃郁,一杯又一杯完全停不下來。
part.3 跌宕曲折的“吃花簡史”其實吃花并不是一件新鮮事兒,據考證,它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比如詩人屈原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聽起來感覺分分鐘要成仙了。
老祖宗們吃花,多是當做一件風雅有趣的事情,所謂“以花為馔,含英咀華”——
像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裡記載的“梅花湯餅”、“百合面”;清代《花卉入肴菜譜》裡記載了蘭花火鍋、梅花玻璃鱿魚羹、杏花燴三鮮、玉蘭花扒魚肚等等;慈禧太後喜歡吃用新鮮荷花瓣裹上雞汁調和的面粉後所炸制的爽口小食。
但對于父母那一輩的人來說,吃花卻并不是完全美好的回憶。在他們小時候,物資還不夠豐富,一家分到的米面不一定夠吃,隻能靠在面裡加其他東西來“充數”,比如北方的蒸槐花、榆錢飯,以前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靠這些救命。
▲榆錢窩窩頭
到了現在,吃花則又成了“新晉網紅”。不同品牌都在春天迅速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春季限定”,不論櫻花款還是桃花款,全都粉粉嫩嫩,恨不得掏空大家的錢包。
前段時間星巴克的“貓爪杯”,結合了櫻花和貓爪兩種激萌元素,讓人根本招架不住,快要炒出天價;就連故宮也推出了号稱複原慈禧太後的“萬壽菊花鍋”,勾得吃貨們前仆後繼。
▲之前故宮推出的萬壽菊花鍋(現在已經下架),據說是因為慈禧講究養生,每至深秋,便令禦膳房采摘鮮白菊,
有人說,吃的才不隻是花,而是春天。在這句頗為浪漫的句子驅使下,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在春天來一頓季節限定的“鮮花宴”。
然而街邊的花大多噴了不少農藥,還有人為了吃花破壞城市綠化,讓“雅事”不再雅,一下子成了“采花大盜”,可就不妙了~
你吃過哪種花,味道如何?
歡迎在評論裡分享~
[1]吳洋洋.花馔與宋代文人的尚“清”趣味[J].學術交流,2018(07):181-186.
[2]高歌.中國古代花卉飲食研究,2006:192-198.
[3]殷建忠,周玲仙,王琦.雲南産11種野生食用鮮花營養成分分析評價2007(03):163-165.
[4]劉怡濤,龍春林,雲南各民族食用花卉的初步研究.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2007(10):41-56.
[5]淺析宋代梅花馔[J]. 蒲三霞. 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5(04)
[6]說“清福”:關于晚明士人生活美學的考察[J]. 趙強,王确.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4)
[7]宋代花馔文化探析[J]. 鄭輝,嚴耕,李飛.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