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01:12:30

五十一、柳公權

天岸開張柳帶風,斬釘截鐵守中宮。

青雲姿态天然有,一畫心藏八法通。

注:柳公權,字誠懸。真行皆精,初學二王書,搜悉時見筆法,楷成一格,媚而勁,爽而利,世稱柳骨。穆宗嘗問以筆法,公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帝以為治國之法,亦可見其人性之秉直也,言外之意也見昭昭矣。傳世書迹甚豐,墨本有《送梨貼跋》、《蒙诏貼》、《蘭亭詩貼》,碑著名者有《神策軍碑》、《玄秘塔碑》、《金剛經》等,均為習書者寶。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1

柳公權 《草書蒙诏帖》

五十二、沈傳師

羅池廟裡佛端祥,貝葉承經渡衆蒼。

碑石深刀留筆意,擦丹拓墨夜思量。

注:沈傳師,字子言。真、行時人俱以為善,為書奇倔豪逸,可惜工巧太過,否則可入第一。其所書《柳州羅池廟碑》,餘每觀之,均懔其逼人之氣,确為神來之筆!

唐寅 《自詩詞》

五十五、皇象

篆能分妙美婕妤,急就來風杜度如。

欲運管城天下問,宜名書聖也當居。

注:皇象,字休明。善篆、隸、章草,時有書聖之譽。皇章草學杜度,然能自運,這是他過人之處。唐張懷瓘《書斷》論其書以為草書(章草)入神,八分入妙,小篆入能。書有《吳大帝碑》、《天發神谶碑》(傳)、《急就章》等。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2

皇象《急就章》

五十六、朱熹

學貫先賢荟大家,開壇思想蘊星華。

堂前說論方天後,獨喜魯公争坐嘉。

注: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雲谷老人、滄州病瘦、遁翁,人稱考亭先生。善書,猶愛顔魯公《争坐位帖》。為書面目沉郁,古雅有緻,無意為書而入書境,可稱佳手。

五十七、傅山

妙手回春震杏林,神農百草慰丹心。

獨追董趙書高遠,四毋原将四甯尋。

注:傅山,字青竹、青主、僑山,又署公之它、石道人,号啬廬、真山、朱衣道人、老蘖禅。精醫善書。書法董趙,并有所突破。嘗論書雲:“甯拙毋巧,甯醜毋媚,甯支離毋輕滑,甯真率毋安排。”這四甯四毋是書法理論中的一個有名的論斷,的确大家之言。清包世臣《藝舟雙楫》對傅山書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3

傅山墨寶真迹《哭子詩》冊

五十八、李煜

春花秋月了何時,玉砌雕欄兩怨之。

長歎人生如夢短,聊将翰墨作癡思。

注: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南唐後主。詩詞音樂書畫樣樣精通。作書人謂“金錯刀”,書大字卷帛而書,人稱“撮襟書”。曾自言書有七法,于五法之外加“導、送”二字。惜傳世書迹不多,僅《比事帖》三行,後有米友仁跋。

五十九、裴休

袖墨狂書壁上飛,蒼龍吐露潤芳菲。

泉清如玉新毫勁,硯下雲騰戀翠薇。

注:裴休,字公美。能文善書,書學歐柳,變體而有法度,實大家風範。嘗以衣袖沾墨狂書寺壁,絕倒觀者,皆以為神助。傳世書迹有《圭峰定慧師傳法碑》等,字驚絕,時人多好之。

六十、徐浩

告身紙上透沙痕,箋素無言自與論。

四十二屏龍鳳舞,絕書一代可稱尊。

注:徐浩,季海。精正、行、八分書。初從父徐峤學書,書四十二幅屏冠絕一時,人歎其書為“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現存書迹有:《朱巨川告身》、《不空和尚碑》、《寶林寺詩》、《嵩陽觀碑》等。其中以《朱巨川告身》墨本最為著名,曆代習者頗衆,不愧為絕世名帖。另著有《古迹記》行世。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4

徐浩《不空和尚碑》

六十一、金農

漆書古逸率天真,換骨脫胎姿象新。

用筆方圓無所事,出人意表自如神。

注:金農,字壽門、司農,号冬心先生,别署甚多在此不一。工書法,擅繪畫,精詩文,為揚州八怪之一。其書由《天發神文谶碑》、《華山廟碑》出,參以已意,方圓并用,橫粗豎細,多帶掠意,用筆似漆刷,故号為“漆書”,渾厚古逸,率意天真,與近代出土之漢簡有相似之處。其畫松疏有緻,構圖出人意料,深得六法精要,小品多佳構,清案把玩,便覺人生滋味,妙在其中!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5

金農 《漆書汲古處和四言聯》

六十二、沈曾植

無法源來有法求,一收衆法貫心眸。

北碑南帖觀如是,拂面春風海日樓。

注:沈曾植,字子培,号乙盦、寐叟。博學工詩文書畫。執筆之法全從包世臣,先習黃庭堅自認為不得法,後入锺繇門徑始得法。南帖北碑瓦當、漢磚、鐘鼎器彜全以收羅,心追手摹。晚年書入倪元璐、黃道周,繼以索靖、锺繇,書遂大進,高古之氣奪人眼目,盡掃俗流。王蘧常《憶沈寐叟師》雲其書“參以分隸而加以變化,于是益見古健奇崛”,可謂中的。總而言之,其以“無法”求“有法”,然後“貫衆法為我法”,形成了生辣拙澀、不穩求險的書法風格。我想觀沈公書當作如是觀。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6

六十三、翁同龢

亦碑亦帖見清真,天趣如蓮古調新。

兩殿為師臣十載,精忠護國老殘身。

注:翁同龢,字聲甫,号叔平、均齋、瓶生,晚号松禅老人、瓶廬居士、瓶庵居士。為同治、光緒老師,先後參加了中法戰争、中日甲午戰争、戊戌變法等重大政治事件,世謂“兩朝師傅,十載樞臣”。同時他又是有清一代書法大師。其書學董、米、顔及碑,書風穩健渾雄疏朗有緻,楊守敬評其書曰“老罴當道,百獸震恐”,雄視書壇,影響巨大。

六十四、康有為

烏啼月落閉宮營,百日維新走麥城。

東渡複興中國夢,河山萬裡現峥嵘。

注:康有為,原名祖诒,字廣廈,又字長素。力主“尊碑”之學,潛心漢魏六朝碑版,猶好石門銘、雲峰山諸刻。為書最求“變異”二字。其書渾厚古樸,稚拙天真,筆墨淋漓盡緻,變化自然有度,點畫不斤斤計較,達到了純以神運無意為佳的境界。書法論著有《廣藝舟雙楫》。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7

康有為 《行書對聯》

六十五、梁啟超

猶憶當年開大悟,欲将家國問沉浮。

清霜一枕維新夢,堪笑書生不共謀。

注:梁啟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飲冰室主人。以舉人之身拜秀才康有為為師,始知原來所學竟為無用之學,殷勤于康公左右,是以公車上書最為有名,後因與康公政見不謀而分道,此為曆史憾事也。梁啟超書法可能是受康有為的影響,也是從魏碑入手,真書妩媚可觀,非俗手可比,除草書不善外,餘體皆精。《飲冰室全集》收書法論著《書法指導》一篇,可謂書法要言,習書者當細讀之。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8

六十六、吳熙載

沖刀劃石印心泉,篆法如溪九曲連。

雨後風撩江上柳,新箋落墨一絲牽。

注:吳熙載,原名廷飏,字熙載,因避同治帝諱,遂字讓之,或作攘之,号讓翁、攘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方庵、言甫等。篆隸真草行無所不精。篆法飄逸勁麗,剛柔相濟,婀娜多姿。治印用刀削披自然,筆意潺潺由刀中出,印面布局變化多端,前人無及。傳世書法、篆刻作品頗多,為晚清著名的書法家和篆刻家,學者頗衆。

六十七、鄧石如

客居梅府守八年,石刻吉金筆下緣。

秦漢瓦當歸印意,縱橫阖辟費周旋。

注:鄧石如,初名琰,字石如,因避仁宗顒琰之諱而以字行,又字頑伯,号完白山人、完白、古浣、古浣子、遊笈道人、風水漁長、龍山樵長等。精篆刻書法。梅镠富收藏,石如客其家八年之久,遂得觀曆代吉金刻石并秦漢瓦當。篆主二李,得筆法,分書大可觀,餘體也稱佳構。其書法質妍流美,變化無極。篆刻以漢印為宗,以小篆入之,刀法圓爽遒利如紙上所書,時謂印從書出者也。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9

鄧石如 《隸書論書立軸》

六十八、愛新覺羅永瑆

輕描漫寫有王風,筆勢猶如駿馬雄。

論翰朝中誰對坐,怅然隻向古人同。

注:愛新覺羅永瑆,封成親王,号少廠、鏡泉、诒晉齋主人。工書法,主要學趙孟頫和歐陽詢,偏及諸家,各體均能。其學書數十年不辍,與人論書少有出其右者,時與翁方綱、劉墉、鐵保并稱“翁劉成鐵”。好收藏,故家藏書畫頗豐,資刻《诒晉齋法帖》。

六十九、鐵保

燕閑猶愛小蟲藝,盡夜披燈顔字勾。

人帖刻成傳後世,心藏八法瀉春流。

注:鐵保,本姓愛新覺羅氏,,後改董鄂氏,字冶亭,号梅庵、鐵卿。詩文書畫可稱裡手,楷書從顔真卿入手得運筆之法,然後草書學王羲之,行書則學董其昌。學書用力之深當時天下無及,其為有清書壇一大家,是從練中來,當今學書者當以為警。與翁方綱、劉墉、成親王并稱“翁劉成鐵”。著有《梅庵詩鈔》,刻有《人貼》四卷行世。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10

七十、翁方綱

精賞善考功獨絕,跋碑評書妙連珠。

法心自悟清風透,堆柳春煙問玉壺。

注:翁方剛,字三正、忠叙,号覃溪、蘇齋。書法學顔魯公、歐陽率更、蘇東坡,又精賞證,題跋碑帖可歎觀止。與劉墉、成親王、鐵保、并稱“翁劉成鐵”。然其書及用筆之法人多不解。如包世臣認為其書隻是工匠精細,筆法無聞;劉墉則笑其書法,哪一筆是自已的。其實翁書還是十分有功力、有水平、有創意的,他的成功完全是天資和後天努力得來的。他的正書渾厚雄逸,端莊挺拔,儀态萬方,深得魯公真意,他以後幾無人可達此境。“法心自悟清風透,堆柳春煙問玉壺”,這是我對翁書的評價,這一點也是劉墉無法與之比肩的。

七十一、劉墉

機鋒睿智勝東方,盡粹平生頂上霜。

濃墨美名稱宰相,書壇佳話映海桑。

注:劉墉,字崇如,号石庵。書學董其昌,然能出以已意,不獨守其昌之法,時有過人之處,筆力渾厚。與翁方綱、成親王、鐵保、并稱“翁劉成鐵”。為書最講腕力,筆到腕到,故時有“濃墨宰相”之稱。傳石庵有三姬,亦善書,有求書則以姬代筆,人莫能識焉。刻有《清愛堂帖》。

劉墉 《論書軸》

七十二、王文治

十載寒窗入探花,硯穿杵細伴春華。

毫添淡墨孤燈下,漫寫心箋冷月斜。

注:王文治,字禹卿,号夢樓。乾隆探花,精通詩文書畫。為書别有韻味,清秀宜人,深得唐晉之法,行書最近羲之。吾猶喜其書,每置案頭觀,便覺春霖沐身,清風撞鈴,絲柳拂面。時劉墉為書以腕力勝,而王文治以風神論,故時有諺雲:“濃墨宰相,淡墨探花。”有《夢樓集》傳世。

七十三、林則徐

虎門一怒令硝煙,切恨西夷掠海沿。

揮筆如風驚案動,長空萬裡舞雲箋。

注:林則徐,字少穆、元撫,号竢村老人,書學王羲之、歐陽詢。谪伊犁為書猶甚,遠近争相購之,紙素一空。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11

林則徐作品

七十四、包世臣

藝舟雙楫筆如椽,評品古來優劣篇。

懸腕雙鈎虛掌握,篆章自點韻超然。

注: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小倦遊閣外史。工詩文書畫篆刻。學書三十年,遊于書者之間,探古人筆法之妙而有所心得。其執筆懸腕雙鈎,指實掌虛,平出逆入,順下逆收,體實态豐,人稱包體。所著《藝舟雙楫》最為著名。

七十五、愛新覺羅玄烨

挽弓策馬論英雄,漫卷黃沙破帝宮。

文治武功真大略,佩文新譜墨林崇。

注:愛新覺羅玄烨,清聖祖康熙。特别喜好書法,對董其昌書法更是偏愛有嘉。曾大力搜羅曆代名貼名畫,題後命工裝裱藏諸内府,并敕修《佩文齋書畫譜》,記錄考證書畫頗精。北京中國書店1984年曾據1919年掃葉山房本影印發行。

100首詩批評古今100個書法家(100首詩記錄了100位書法家)12

康熙 《草書八言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