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師父,為什麼凡人的愛裡有情執,而佛的大慈大悲裡沒有情執?情執是什麼,怎麼理解?為何情執重的人,遇到以前的緣分很容易昏頭昏腦?
妙華嚴:阿彌陀佛。情執,是對喜愛的人事物的一種癡迷,是對自我感受的一種執着。情執能生歡喜也能生煩惱和憂傷,比方說喜歡養花種草的,花草的美麗和芳香能帶給他身心的愉悅和舒暢。花草枯萎死亡時就會令他情不自禁地歎息、感傷。如果由喜歡進而深愛,那麼看到它們衰敗(死亡、生病、别離……)的景象時會悲痛欲絕無法釋懷。此地意義上的‘花癡’,也有自稱花奴的。他們對喜愛的事物付出了時間精力和情感,這些喜怒哀樂的變化也就随着人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自己卻是做不得主了。那麼歡喜時不能自已,悲傷時也是淋漓盡緻!就那麼煎熬着。
人到情濃時不飲也會醉,愛的是死去活來分不清誰是誰非。到情薄時卻甚是清醒,各自你我分的清清白白,念起念落皆是對方的是非好賴,并執意糾結,以緻話不投機半句多,久了也就相互之間升起了嫌隙、怨恨、憎惡。凡人的情執是一種颠來倒去的無常,這裡面多的是愛和恨。遇到過去的人事物依然情感連連,那是愛的真了愛的深了。喜新厭舊人多好,念故懷舊有幾人!真肯昏頭昏腦還是愛的真摯了,裡面更多的是唯美的單純。
凡人的情執,是我執是迷執,是瞬息萬變的緣起緣落,身心陷落其中的人自己無法掌握不能自控,遊戲其中煩惱多于歡樂。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是無緣而起無因而果的。沒有任何原因也不會有絲毫的變異,就那樣如陽光普照如大地均擎般的,無時無刻不在作用着。這裡面因無緣而起它不屬于任何理事,一切衆生卻能在一切理事中感受它體會它,若能依佛法修行并可以認識它。因為無因而果就不會有常與無常,不會有任何對立。就像虛空,沒有什麼原因,空無是它的自性,能含藏包容萬有,卻沒有各種情緒是它的慈悲,不會分你的我的好的壞的是不是順我心的是不是如我意的。無始以來無盡未來通通如是,不變不異。
那麼情執不是不慈大悲,大慈大悲一定包含情執。這個不大好理解,我們細細去品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霍然明了了。為度衆生不舍一法,普門示現千手千眼無邊方便。情執可以是度生方便,也能是輪回根本。都在學人是否善學善會善用。情執本沒錯,人天屬性。錯在我不覺,不懂慈悲。
蓮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