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金曰追所處時代

金曰追所處時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11:17:04

金曰追所處時代?“金曰從革”考辯五行理論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成分,它應用于曆法、治國、修身、禮儀、器物、中醫、音樂、武術等方方面面古人根據取象比類、法天象地、天人合一的思想,對天地萬物進行思考總結,并将其歸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性質,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金曰追所處時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金曰追所處時代(金曰從革考辯)1

金曰追所處時代

“金曰從革”考辯

五行理論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成分,它應用于曆法、治國、修身、禮儀、器物、中醫、音樂、武術等方方面面。古人根據取象比類、法天象地、天人合一的思想,對天地萬物進行思考總結,并将其歸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性質。

《尚書×洪範》記有:“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說水的性質是潤濕下行,火的性質是炎熱升騰,木的特性是可彎可直,土的性質是可以種植收獲。這四項并無疑義,唯有“金曰從革”難以解讀。通常把“從”解釋為順從,“革”解釋為皮革,并引申為變革之意,這種解釋令人費解。中醫理論認為肺屬金,有肅殺、沉降、收斂之特性,則更加難以理解。

考察木之“曲”“直”,土之“稼”“穑”,均有相反之意;而水之“潤”“下”,火之“炎”“上”,皆有并列相乘之意。可見金之“從”“革”也應相反或相乘,且反映金屬的性質。

而“從、革”二字正可以從金屬的物理性質解讀。“從”為順從,意味着金屬的延展性和熔融性,能夠鍛造變形、澆鑄成型。“革”原意來自皮革,也有制革之意,引申出堅硬、鋒利、切割的含義,剝皮、鞣制、裁剪則衍生出改變、變革之意。這裡“從、革”二字含義相反,一個是順從、柔軟,另一個是堅硬、鋒利,體現金屬剛柔相濟的特性,正如木曰“曲、直”,土爰“稼、穑”。

由于金屬的堅硬、鋒利,也可以使得其他物體鍛打變形、切割變形,這時“從”字則有使動之意,即“使其他物體變形”,可衍生出變革之意。此時“從、革”二字并列相承,類似水曰“潤、下”,火曰“炎、上”。

另外“從”字還有跟随相聚之意,同“叢”,也符合金屬礦體的形成,與“革”的分割之意相反。

金屬堅硬、鋒利,可作為刀具、兵器等,因此很好地解釋了五行中金的肅殺之性,嚴而有威,對應秋天。《黃帝内經》認為肺屬金,有肅殺、沉降、收斂等特性。這裡的肅殺顯然來自金的堅硬、鋒利、可做刀兵之器。而沉降、收斂則來自金的凝固成形。從現代科學來說,肺主呼吸,吸入氧氣使得生物體内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産物,并釋放出能量,也符合肅殺特性。

進一步考察“革”的字義,我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從、革”的意思。通常“革”字有下列含義:

(1) 去了毛經過加工的獸皮:皮革、革履、革囊。

(2) 改變:革新、革命、改革、變革。

(3) 取消,除掉:革除、革職、革故鼎新。

(4)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漢字教學過程中常常孤立地講授詞義,其實這四個含義彼此關聯,加工獸皮制革、制器均涉及剝、削、切、割、鞣制、裁、剪等工藝,自然就有取消、去除、改變的含義。而鼓為皮革所制。

考察“革”字的金文 與篆文 ,均為動物剝皮之形。《說文解字》:“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

為了更好地理解“革”字的本義,我們接着考證“韋”字,其意為去毛熟治的皮革。《韻會》雲:“皮熟曰韋,生曰革。”《字林》:“韋,柔皮也。”可見韋與革的區别是一個是熟皮(韋),一個是生皮(革)。前者柔軟,後者較硬。《說文解字》曰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韋。”段玉裁注:“從革,見鴻範,謂順人之意以變更成器,雖屢改易而無傷也”這裡“從”就是順從人意經過鍛打或澆鑄成形,其後變硬(革)再不輕易變形(韋,柔軟)。

“革皮”與“裘皮”是兩種并列的商品,其中革皮為堅硬、結實、有一定厚度的硬皮,如牛皮、豬皮等,通常去除硬毛,用于制作鞋、皮帶、皮囊、铠甲等物品。而裘皮則是有軟毛且柔軟的皮張,如水貂皮、黃狼皮等,可用于制作保暖的衣服和帽子等。甲骨文裘 也可以看出其為帶毛之皮衣。

此外,考慮到聲母k、g的相通性,漢字戈、割、隔、格、個、各、刻、顆、塊、科、課等有鋒利、切割,切成一粒、一塊,分成一科、一課的意思。從發音上說,“革”與“割”也有相通性。

再看一個以革字為偏旁的“勒”字,解釋為下列含義:

 (1) 套在牲畜上帶帽子的籠頭:馬勒。

 (2) 收住缰繩不使前進:懸崖勒馬。

 (3) 強制:勒令、勒索。

 (4) 統率:勒兵。

 (5) 雕刻:勒石、勒碑、勒銘。

過去認為“勒”字從“革”,表示與皮革有關,本義是套在馬頭上帶嚼子的籠頭,如《說文解字》:“勒,馬頭絡銜也。”前四個含義都與勒馬的籠頭相關,但很難解釋其與“雕刻”的關系。

筆者以為,盡管“革”的本義為皮革或制革,但同時也有“割、鋒利”等含義,衍生出“刻”的含義。從金文“勒” 來看,左“革”右“力”,也可解為用力雕刻。

李斯《峄山碑》文:“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複起……群臣頌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其中“樂”字頗不易解,章樵注:“石之精堅堪為樂器者,如泗濱浮磬之類。”将其解為一種可做樂器的石頭。筆者以為,此處“樂”應通“勒”,“樂石”解為可用于雕刻的堅硬的石頭似乎更為合理。

金石常常并列而言,如《峄山碑》其後秦二世所言:“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令襲号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于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禦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诏書,金石刻因明白矣。’”

《荀子·勸學》:“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墨子·兼愛下》:“以其所書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盤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

清龔自珍《阮尚書年譜》:“公謂吉金可以證經,樂石可以劻史,玩好之侈,臨摹之工,有不預焉。”

以上可知,金石用于雕刻文字,以紀念帝王或歌頌國事等。其中金為青銅器,用于祭祀之吉禮,故稱吉金,以為精純、美好、神聖的青銅(器)。石則堅硬,取其長久永恒之意。李斯《峄山碑》中的“樂石”解為“勒石”較為合理。将對始皇帝的頌詞雕刻于這堅硬、美好而神聖的石頭,期望其江山永固,堅如磐石,世代傳承。

綜上所述,漢字“革”本義為皮革、制革,衍生出切割、雕刻、改變、變革等含義。從而很好地解釋了五行理論中“金曰從革”以及《峄山碑》中“樂石”的含義。

參考文獻

1. 張敏娜, 彭學傑 2014《“金曰從革”探赜》,《遼甯中醫藥大學學報》第6期。

2. 陳雄, 陳莎莎,2017《“金曰從革”漢譯英辨析》,《亞太傳統醫藥》,第5期。

3. 魏偉, 吳成,2004《“金曰從革”釋疑及應用》,《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第9期。

5. 張學義, 徐偉,1999《“金曰從革”辨》,《内蒙古中醫藥》,第3期。

6. 卓廉士, 張奇,1998《釋“金曰從革”》, 《實用中醫藥雜志》,第1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