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進入六年級後就會接觸到平方和與平方差的題,例如S圓環=π(R×R-r×r),3×3+4×4等,由于“平方”一般用小“2”表示,所以有的孩子就把“兩個數的平方和”與“兩個數和的平方”弄混淆了,例如5的平方 +6的平方應該等于“25+36=61”,就被寫成了“(5+6)的平方=11的平方=121”。對于這個問題,其實結合圖形來區分就特别容易。
如上圖,把一個大正方形的邊長分成“a”和“b”兩部分,再畫兩條線段把大正方形分成4塊,分别标注(1)、(2)、(3)、(4),然後用面積公式分别計算每一塊的面積:S(1)=a×a=a的平方;S(2)=a×b=ab;S(3)=a×b=ab;S(4)=b×b=b的平方,那麼S(1)+S(2)+S(3)+S(4)=a的平方+2 ab+b的平方,即大正方形的面積。而大正方形的邊長是a+b,則面積又等于(a+b)×(a+b)。
因S大正方形=(a+b)×(a+b);又S大正方形=S(1)+S(2)+S(3)+S(4)=a×a+2 ab+b×b;故(a+b)×(a+b)=a×a+2 ab+b×b,很明顯,(a+b)×(a+b)>a×a+b×b,并且多了“2 ab”。這個用字母表示還是比較抽象,如果用圖來表示就很清楚了。(a+b)×(a+b)表示的是整個大正方形的面積,而a×a+b×b表示的是其中的兩個正方形,顯然少了兩塊面積為a×b的長方形。
其實,(a+b)×(a+b)=a×a+2 ab+b×b是完全平方公式,孩子們升了初中以後才能學到,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書中涉及到這點知識,也就是起個鋪墊的作用,為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另外,完全平方還有其他的公式,這裡就不介紹了。此次僅為了說明(a+b)×(a+b)≠a×a+b×b,而是(a+b)×(a+b)>a×a+b×b,讓孩子們辨别清楚,在計算時再不要出錯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