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遊進中始終保持身體流線型姿勢
林洪在《對當今世界遊泳運動技術發展趨勢的探讨(下)》中說到:流線型即“直、平、尖、緊”。提高劃水效率和減小阻力可以提高蛙泳成績,遊進中始終保持身體及部分流線型姿勢就是減小阻力的一種體現。同時,身體位置在整個蛙泳動作的遊進過程中的作用很重要,目前大多數蛙泳運動員采用“波浪式”技術,其特征為“追逐波浪”,即運動員盡量将肩部聳起盡量靠近耳朵,身體向前上方拉起進入前仆動作,盡量将髋關節的上下浮動降到最小,使身體重心的運動軌迹始終盡量保持在一個水平位置上,并且維持身體及各部分的流線型姿勢,确保在行進中的身體位置以減少阻力。
高肘寬劃水
蛙泳的手臂劃手動作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現代優秀蛙泳運動員的外劃多采用高肘寬劃水技術。寬劃水目的是為了加長劃水路線,因為劃手階段能夠産生相當大的推進力;高肘動作則是利用“把手”原理保證加速完成内劃及内劃效果。
晚收腿的配合時機
鄭閩生在《競技蛙泳技術發展特點和技術教法研究》一文中指出:傳統配合時機是向内劃時腿已開始屈膝收腿。但北島、羅雪娟都是臂開始前伸時才開始屈膝收腿臂腿配合時機明顯地比傳統技術晚一拍。同時,也正是這晚一拍,帶動了臀部向上,形成了和平式蛙泳基本一樣的收腿結束動作,為加大波浪式蛙泳的蹬腿力量創造了條件。從流體力學角度分析這一配合時機,認為更有利于運動員在劃水時保持身體下肢部分姿勢的流線型,以及在蹬腿期間,使手臂和身體上半部處于高平直的流線型姿勢,減少收腿阻力和增加蹬腿推進力。
快速轉踝
平井伯昌時北島康介的教練,他曾說過:腳踝的快速轉踝技術作為蹬水和滑行獲得動能的催化劑,是蛙泳成功的重要因素。
過去在收蹬腿動作轉換間總會出現一個較短時間的“停頓”現象,而現在采用快速轉踝技術,使動作更加連貫。當蛙泳運動員将腿向身體收攏時,腳踝屈約90°準備向外蹬出;運動員用力蹬腿,伸直膝關節;就在蹬腿動作即将完成之前,運動員腳踝快速轉動,在快速轉動腳踝之後,速度就達到最大值,提高了接下來滑行階段的初速度,同時避免了收蹬腿之間的短時“停頓”現象,更好的保證了動作的連貫性和速度的勻速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