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留下來許多的名言和俗語,這些俗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常常被提到,也是一些老輩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就有一句“淋了母伏頭,炕上長蘑菇”的俗語,很多人對于這句話可能就比較費解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句經典俗語。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母伏”這兩個字,其實‘母伏’這兩個字指的是入伏的第一天的時候根據農曆時間來确定的,如果入伏的這一天屬于雙數那麼成為“母伏”而如果入伏的這一天屬于單數的話屬于“公伏”,而今年的入伏其實為農曆的六月十八日,而十八又是雙數所以今年就成為‘母伏’。
通過上面的了解我們知道了‘公伏’和‘母伏’那麼下面了解一下今年的三伏天有多少天,其實三伏天是分為三個階段分别是頭伏,中伏和末伏。而今年的三伏天通過計算出來的時間是頭伏為7月16日——7月25日,中伏時間為7月26日——8月14日,末伏是8月15日——8月24日總計下來一共是40天。
意思也就是說在這四十天的時間裡氣溫是相對比較高的,其實對于一年裡面一些特殊的時候從古至今也都有一些很經典的俗語,其實就有一句“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也就是說每年的到了冬季三九時期和夏季的三伏時期都是氣溫比較特殊的時候,而剛好三九時節非常冷三伏時節非常熱。
而我們要說的這句“雨淋母伏頭,炕上長蘑菇”的這句話,這句話字面表達的意思就是在入伏的這一天如果是母伏的時候,再趕上下雨的時候那麼炕上就會想出來蘑菇,對于蘑菇相信大家都也不陌生一般這種東西往往喜歡生長在一些潮濕和濕潤的地方,所以結合前面的話就能推斷出假如母伏到來時又趕上下雨往往在後面的時間裡雨水也就比較多,而且炕頭作為人們日常使用的地方肯定是會讓它保持的比較幹燥,而後根據半句說的“炕上長蘑菇”這段,就很能看出後面的天氣會造成潮濕和濕潤的氣候,而作為高溫的三伏天的時候往往隻有連日的降雨才會造成這種環境,也就預示着後面雨水比較多。
其實對于三伏天的俗語還有很多就比如“公伏兇,母伏爽”,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趕上公伏的時候天氣往往都是比較炎熱,而母伏想比于公伏來說是比較涼爽的,加入再趕上入母伏下雨的情況的話,那麼往後的三伏天氣溫也是會産比較涼爽些的。
還有一句諺語說“雨打母伏頭,伏裡要穿棉”的俗語,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母伏的第一天如果出現了強降雨的天氣,那麼在後來的時間往往因為雨水多而使得氣溫比較涼人們在早上和晚上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氣溫比較低,所以說假如母伏天氣趕上下雨的話,其實在以後的三伏天裡氣溫都是比較涼爽的。
還有一句諺語說“母伏頭動了流,三伏裡水長流”,第一個‘流’說的是氣流的意思,其實也就是說母伏頭幾天如果屬于下雨的天氣那麼再後來的三伏天裡面河道裡的水往往川流不息的長流,其實也是說假如女伏趕上下雨天氣的話那麼在以後整個三伏時間段雨水是特别的多,所以這幾句俗語其實都是對于入伏時候的預兆,其實很多的俗語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能被接受,說明裡面包含的道理對于人們來說還是非常有用的。
還有一句諺語是“淋了母伏頭,伏裡涼嗖嗖”這句話其實根據上面的理解也能看看出這句話想表達的也是如果入伏時候趕上母伏下雨的話,那麼在本該酷暑的夏季而氣溫會發生變化。
▶總結:其實這句“淋雨母伏頭,炕頭長蘑菇”的俗語,主要也就是想表達對于入伏的時候如果天氣是下雨的那麼在後來的三伏天裡氣溫也就比較涼爽,而且再加上其它的幾句諺語的驗證,由此看來這句“淋了母伏頭,坑頭長蘑菇”這句話還是比較有道理的,其實生活中對于很多的俗語如果我們仔細研讀的話能從裡面學到很多古人總結就來的智慧,有時候雖然隻有短短的幾個字但是裡面所蘊含他們許多的生活經驗,而且很多的俗語也能讓後人在日常生活中少有許多的彎路,往往很多俗語也是對人們幫助比較大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